首页 理论教育百年董府修缮工程报告:董福祥生平及对外抗暴战绩

百年董府修缮工程报告:董福祥生平及对外抗暴战绩

【摘要】:清同治初年,朝政腐败,烽烟四起,陕甘抗清斗争尤甚,董福祥遂借机倡集团练,率众十余万据安化反清抗暴,活动于陇东、陕北一带,声势颇大。董福祥所部甘军奋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围攻外国使馆,在廊坊大败八国联军,杀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和德国公使克林德,获罪洋人。清光绪三十四年,董福祥病故于金积府邸,享年69岁。董福祥担任武卫后军统领时照片《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五列传二百四十二董福祥,字星五,甘肃固原人。

董福祥,字星五,汉族,清末著名将领,是中国近代史颇具影响的风云人物,《清史稿》有传。

清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五(1840年1月9日),董福祥出生于甘肃固原州王朝山毛井乡(清属宁夏固原,今甘肃环县辖地),世代以农为业。卒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初九(1908年2月10日),官至尚书衔提督(正一品武将),因其曾官加太子少保,故人称董宫保。

董福祥

董福祥少时家贫,读书未竟,喜谈兵法,性情好强硬直,慨然有大志。清同治初年,朝政腐败,烽烟四起,陕甘抗清斗争尤甚,董福祥遂借机倡集团练,率众十余万据安化(今甘肃庆阳)反清抗暴,活动于陇东、陕北一带,声势颇大。清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督办甘肃军务,进剿西北,董福祥部被左宗棠部下刘松山击败,投降清军,所部被编为“董字三营”,为近代甘军的雏形。

清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董军为西征先锋,屡立战功,收复并戍守新疆二十载。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擢升喀什噶尔提督,后调任甘肃全省提督,皇清诰授尚书衔、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加封太子少保。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董福祥奉调率甘军防卫京师,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所部甘军编入荣禄所辖武卫军,成为北洋三军之一,董福祥任武卫后军统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董福祥所部甘军奋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围攻外国使馆,在廊坊大败八国联军,杀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和德国公使克林德,获罪洋人。《辛丑条约》签订后,董福祥被指为首凶,清廷因董福祥拥有军事实力,担心西北激变,仅予以革职,保留太子少保衔,遣归故里。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01年2月13日),董福祥返回甘肃,暂居固原老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申报朝廷准许后,董福祥定居金积堡,并开始营造府邸,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府邸竣工后旋即迁入,从此定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董福祥病故于金积府邸,享年69岁。

董福祥担任武卫后军统领时照片

《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二

董福祥,字星五,甘肃固原人。同治初……福祥亦起安化,与其州人张俊、李双良蹂躏陕、甘十数州县,窃据花马池,犯绥德,窥榆林,溃勇、饥民附之,众常十余万。嗣为刘松山所败,其父世猷降,福祥亦率众乞归款。乃简其精锐者,编为董字三营:福祥居中营,俊居左,双良居右。从攻金积堡……超授都司。十一年,从刘锦棠至碾伯,趋峡口,与陕回禹得彦、崔三大战,破之。进击白彦虎于高家堡,焚其垒而还。已而伪知府高桂源构彦虎围西宁,扑双良营,福祥又大败之,围解,迁游击。徙守向阳堡城,复讨平河州叛回,积功至提督。

光绪元年,从出关,战天山,会大风昼晦,吏士弗敢进。福祥率众先登,一鼓歼之,又破之木垒河、古牧地,进复乌鲁木齐诸城及玛纳斯南城。是时彦虎犹据开都河西岸,觊入俄。福祥自阿哈布拉缘涂置哨垒,至曲惠而营,士卒储薪草,濬井泉,以俟锦棠军至,破之,复喀喇沙尔。是冬,克和阗,南疆西四城告宁。繇是董军名震西域。论功,赏黄马褂、世职,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

安夷既就抚,布鲁特酋阿布都勒哈诱之,复入寇色勒库尔,北走库伦,福祥驰之,抵空谷根满,步卒足重茧,乃遴健者乘骡队,从骑旅及之木吉。寇方解鞍秣马,惊起,依山而阵,俊败之,福祥纵兵搜捕,复斩三百余骑。自此寇不敢犯边。授阿克苏总兵,驻防喀城。未几,而所部索饷哗变,戕营官胡登花,或请击之,福祥曰:“营勇与叛勇有约,如昏夜响应,将奈何?不如闭城守,彼势孤必自毙也。”越三日,悉为兵民擒献,乃分别诛宥之。事定,领俊及夏辛酉移驻叶尔羌、和阗。

十六年,擢喀什噶尔提督。二十年,加尚书衔。会德攘胶澳,命率甘军入卫。明年,西宁、碾伯又告警,督师还抵狄道。河州马永林叛,渡洮战却之,连破高家集、三甲集,道始通。事宁,调甘肃。福祥自请援西宁。又明年,克上下五庄,乘胜复大通、多巴。朝命驻西宁专剿抚,以魏光焘二十七营属之。会巴燕戎格、刘四复奔关外,福祥亟遣骑踵之,拔卡尔冈,先后夷海城、冶诸麻、甘州南山寇堡,关内外及青海悉平,加太子少保。

二十三年,入觐,命领武卫后军,召对,福祥曰:“臣无他能,唯能杀外人耳。”荣禄颇信仗之。拳乱起,日本书记杉山彬出永定门,福祥兵杀之。于是董军围东交民巷,攻月余不下。敌兵自广渠门入,福祥走彰仪门,纵兵大掠而西。两宫西幸,充随扈大臣。和议成,外人坚欲诛福祥。李鸿章曰:“彼绾西陲军寄久,虑激回变,当缓图之。”乃褫职锢于家。

荣禄在西安综大政,福祥移书让之,略谓:“辱隶麾旌,任公指使,命攻使馆,祥犹以杀使臣为疑。公言‘僇力攘外,祸福同之’。祥本武夫,恃公在上,故敢效奔走。今公执政而祥被罪,祥死不足恤,如军士愤懑何!”荣禄得书,置不答。三十四年,卒。其子天纯,输银四十万济帑复官。

…………

论曰:初讨陕回,福祥以降军效力,名震西域,何其悍也!运昌统卓胜军,万鹏领旌善营,与虎恩、锡桢、友升转战宁、肃,皆以骁勇名,各著奇绩,其勇略亦有可传焉。其后福祥终以骄妄败,助乱启衅,竟免显戮,岂非幸欤?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第126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