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渗氮又称为辉光离子渗氮或等离子渗氮,是利用辉光放电现象,将含氮气体介质电离进行渗氮的工艺。目前在世界各国,离子渗氮已获得广泛应用并在不断发展。离子渗氮实际上是在正常辉光放电区与异常辉光放电区间的过渡区进行的。......
2023-06-24
(1)真空度 空气在渗氮过程中会使金属表面氧化,影响渗氮质量,故真空度一般抽至(1~5)×1.33Pa才能送电起辉。
(2)气体成分 一般采用氨气,也可用氮和氢的混合气体。改变氮和氢的比例,可使渗氮层的结构和ε相层的厚度发生变化,氢气所占的比例越大,则渗氮层中ε相层越薄。
(3)气体压力、气体流量与真空泵的抽气率 它们为相互关联的三个参数,在气压一定的条件下,真空泵的抽气率越大,氨气的消耗量越大。气压对电流密度有直接的影响,气压增大电流密度加大,同时又影响到升温速度和保温温度。气压在(1~10)×133Pa范围内时,对渗氮层的质量基本无影响。
(4)电流密度 根据渗氮温度的要求来选择电流密度,通常遵循下列原则:升温阶段,电流密度需要大一些,加快升温速度;在保温阶段,能量消耗低,电流密度可以小一些。电流密度在0.5~20mA/cm2变化对渗氮层的质量没有明显影响,常用0.5~15mA/cm2。
(5)阴、阳两极之间的距离 两极间的距离大于辉光厚度就可以维持辉光放电,两极间的距离以30~70mm为宜。
(6)辉光电压 离子渗氮所需电压与电流密度、炉内气压、工件表面的温度、阴阳两极间的距离等诸多因素有关。一般通过调节电压和气压来达到一定的温度,在上述参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气压增大,则电压下降;而电压升高,会造成电流密度增大。一般保温阶段常用的电压为500~700V,其表面功率密度为0.2~0.5W/cm2。
(7)渗氮温度和保温时间 渗氮温度和保温时间是离子渗氮的重要工艺参数,对渗氮层的质量影响很大。450℃离子渗氮后表面硬度很高,形成了弥散度很大、与基体相共格的合金渗氮物,在不形成化合物层的条件下,改变渗氮炉内的氮、氢比例,可调整渗氮层硬度。根据钢种的不同,离子渗氮温度通常在450~650℃范围内选择,但要低于钢调质时的回火温度30~50℃。渗氮层厚度为0.2~0.6mm时,渗氮时间为8~30h。
有关汽车零件热处理实用技术的文章
离子渗氮又称为辉光离子渗氮或等离子渗氮,是利用辉光放电现象,将含氮气体介质电离进行渗氮的工艺。目前在世界各国,离子渗氮已获得广泛应用并在不断发展。离子渗氮实际上是在正常辉光放电区与异常辉光放电区间的过渡区进行的。......
2023-06-24
球磨机和轧齿机齿轮、重型机械齿轮、蜗杆等只要设计合理,选材适当,经离子渗氮后的渗氮层就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齿轮剃齿后进行离子渗氮,减少了磨齿工序,优于高频感应淬火齿轮,降低噪声1~2dB。齿轮深层离子渗氮常用材料及预备热处理工艺见表7-60。......
2023-06-29
离子渗氮主要在此区间进行,放电电压与电流成线性关系,过了G点电压下降,电流迅速增大,会烧化工件。由此可见在离子渗氮过程中辉光放电对形成渗氮扩散层具有重要作用:活化气相,加快氮原子的吸附和扩散。......
2023-08-18
对锻模而言,磨损为主要的失效原因,采用有一层4~6μm厚的γ渗氮层和约0.3mm的扩散层结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锻模离子渗氮可使成形面的粘着性降低,使热疲劳强度和冲击韧度提高,因而使用寿命延长。钢压铸模具、铝挤压模具离子渗氮后可提高寿命2~3倍。如用Cr12MoV钢制造的蜗壳拉深成形模,500℃×5h离子渗氮,表面硬度为1200HV5,化合物层厚度为0.015mm,渗层深度为0.12mm,使用寿命提高25倍。......
2023-08-18
渗剂为NH3,渗氮温度为500~600℃,渗氮速度快,渗氮层质量好。例如,碳的质量分数为0.24%的NiCrMoAl钢应用压力渗氮时,540℃×4h可得到深度为0.22mm、硬度达1040HV的渗氮层。采用离子渗氮工艺,在渗氮层较薄时,离子渗氮的渗氮速度快、工艺周期短、工艺过程易于控制。对此,可采用真空高压快速深层离子渗氮工艺。......
2023-06-24
与渗碳和渗氮相比,碳氮共渗在工艺与渗层性能两方面均有其独特之处。碳氮共渗兼有两者的优点。碳氮共渗可分为固体碳氮共渗、液体碳氮共渗和气体碳氮共渗,目前主要为气体碳氮共渗。为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必须严格控制碳氮共渗表层的碳氮含量。图5-361018钢和8620钢在845℃碳氮共渗4h后渗层中的碳、氮含量和硬度梯度2)气体碳氮共渗工艺在共渗剂一定时,共渗温度不同,渗层中碳、氮含量及渗层深度将不同。......
2023-06-24
工件表层同时渗入氮和碳,并以渗氮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氮碳共渗。根据渗剂不同,可以分为固体氮碳共渗、液体氮碳共渗、气体氮碳共渗。氮碳共渗温度 氮碳共渗温度一般为570℃。对于高速钢刀具,氮碳共渗时间一般不要超出1.5h,目的是减少脆性。渗后冷却 氮碳共渗后工件一般应快冷。图2-41 氨气分解率与白亮层厚度的关系注:渗剂为氨+酒精,氮碳共渗工艺为570℃×3h。表2-26 常用材料气体氮碳共渗后渗层深度和表面硬度(续)......
2023-06-24
表5-110 预氧化两段快速渗氮工艺及效果5.齿轮的深层渗氮工艺齿轮接触疲劳强度与其硬化层深度/模数之比密切相关,为了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和扩大应用范围,因而发展了深层渗氮工艺技术。常规渗氮层深度一般都小于0.6mm,而齿轮的深层渗氮可达1.1mm左右。美国费城齿轮公司生产的高参数齿轮中有43%采用渗氮处理,层深1mm的渗氮工艺周期为150h。......
2023-06-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