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汽车零件半轴热处理工艺:分析与操作要点

汽车零件半轴热处理工艺:分析与操作要点

【摘要】:而检测发现调质硬度为20~21HRC,淬硬层深度为2.05~3.0mm,表面硬度为52~56HRC,断口处没有淬硬层,断口处为淬硬层过渡区,此处受到感应淬火时的热影响,造成表面比基体硬度更低,此处强度大大降低,这是造成半轴断裂的主因。5)半轴的热处理质量检验具体参见表4-47和表4-48执行。

1)为了防止淬火开裂,采用浸油或浸水的冷却方法,中频感应淬火采用水、聚乙烯醇或聚醚溶液作为淬火冷却介质,可有效抑制淬火裂纹的产生。

2)资料介绍,对于整体淬火时在盘部与万向节处出现开裂的情况,可将盘部首先在油中冷却8~10s,取出空冷15~20s后使半轴全部浸入流动的水中,此时杆部的硬度为46~48HRC,表面组织为马氏体+托氏体,心部为索氏体+少量铁素体。

某40Cr钢叉车桥半轴装机后短时间内断裂,断口位置在盘部与万向节处,其采用中频感应淬火,技术要求为调质处理硬度28~32HRC,花键及杆部至法兰处的表面硬度为52~57HRC,淬硬层深为3~6mm。

而检测发现调质硬度为20~21HRC,淬硬层深度为2.05~3.0mm,表面硬度为52~56HRC,断口处没有淬硬层,断口处为淬硬层过渡区,此处受到感应淬火时的热影响,造成表面比基体硬度更低,此处强度大大降低,这是造成半轴断裂的主因。将淬硬区延伸到法兰盘内,同时保证调质处理后硬度符合要求,则可避免此缺陷的发生。

3)半轴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对半轴的静态性能极为重要,在淬火操作时应将轴直径的15%作为有效硬化层深度来控制,总硬化层深度(包括硬化过渡层)对于轴的疲劳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经验表明将轴直径的25%作为总硬化层深度是合理的。

4)半轴应尽可能采用冷校直,因用氧乙炔热点加热后,一旦温度高于相变温度,在急冷后会形成粗大的马氏体,应力很大,半轴在受到反复载荷的作用时,会逐渐扩张出现疲劳断裂。

5)半轴的热处理质量检验具体参见表4-47和表4-48执行。

表4-47常见合金结构钢半轴调质质量检验

978-7-111-41987-7-Chapter04-73.jpg

表4-48半轴表面淬火质量检验

978-7-111-41987-7-Chapter04-74.jpg

(续)

978-7-111-41987-7-Chapter04-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