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汽车主要零件选材与热处理技术

汽车主要零件选材与热处理技术

【摘要】:表1-3汽车主要零件的材料选用情况(续)

1.发动机缸体、缸盖和缸套

考虑到发动机的缸体、缸盖要承受燃烧过程中高温、高压和高速运动件的振荡力和摩擦磨损,同时要承受重力以及螺栓拧紧时局部巨大的压应力等作用,其应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铸造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缸体材料多采用灰铸铁(HT200或HT250)和铝合金等。轻型化和小型车的缸体、缸盖多采用铝合金,用铸铝件代替铸铁件。

缸套采用耐磨材料,一般采用高磷铸铁、硼铸铁、合金铸铁等耐磨铸铁等制造,采用镀铬、表面淬火、喷镀金属或其他耐磨合金的方法对缸套进行表面处理,目的是提高其耐磨性

2.发动机曲轴

发动机曲轴在工作中承受弯曲、扭曲、剪切、拉压、冲击等交变应力的作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疲劳断裂和轴颈磨损等,锻造曲轴和铸造曲轴采用的材料是不同的,锻造曲轴一般采用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制造,如30、45、35Mn2、35CrMo、40Cr等。铸造曲轴多采用铸钢、球墨铸铁珠光体可锻铸铁及合金铸铁等,如ZG230-450、QT600-3、QT700-2、KTZ450-06、KTZ550-04等。

3.活塞组件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活塞组件受到周期性变化的高温高压燃气的作用,其工作温度高达2000℃,同时在气缸内高速往复运动时产生很大的惯性力,并承受交变侧向力,工作条件十分苛刻。

(1)活塞材料 要求活塞材料具有耐热性和导热性好,吸热少,膨胀系数小,减摩性、耐磨性、耐蚀性和工艺性好的特点。由于铝合金导热性好、密度小,而硅能使膨胀系数减小,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并能提高强度、硬度和刚度等,故活塞材料常选用硅铝合金,并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2)活塞环材料 要求耐磨性与耐热性好、韧性佳、易磨合,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目前活塞环多采用以珠光体为基体的灰铸铁,或采用在灰铸铁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铜、铬、钼、钨等元素的合金铸铁,也可采用球墨铸铁或可锻铸铁。为了提高活塞环的使用寿命,还要进行镀铬、喷钼、磷化、氧化等表面处理,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为表面镀铬,可提高寿命2~3倍。

(3)活塞销材料 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耐磨性,并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韧性,一般选用20、20Cr、18CrMnTi等低碳合金钢(渗碳钢),并进行渗碳或液体碳氮共渗的表面处理,以满足其工作需要。

4.气门

气门在发动机内工作时,承受较大的机械载荷、热负荷和相当大的冲击,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因此要求材料具有耐热性、耐磨性、耐蚀性等特点。因进、排气门的工作条件不同(进气门工作温度为300~400℃,排气门则达到650~850℃),故选用的材料不同。按QC/T 469—2002《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可知,进气门采用合金结构钢和部分马氏体耐热钢,而排气门则选用马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以及高温合金等。

5.齿轮

汽车用齿轮数量较多,其受力较大、冲击频繁,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磨损、疲劳断裂、齿面接触疲劳破损等,故要求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疲劳强度,并具有良好的冲击韧度和耐磨性。目前国内汽车齿轮用材多选用20Cr、20CrMnTi等合金渗碳钢,并进行渗碳、淬火以及低温回火处理等,个别采用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材料制造。

6.螺栓、铆钉等连接零件

螺栓、铆钉等连接零件主要起连接、紧固、定位等作用,连接零件不同,工作条件和受力也不同,故材料的选用是不同的。通常螺栓、铆钉等连接零件采用一般冷镦钢材,而高强度螺栓采用回火马氏体钢和贝氏体钢。

7.半轴

半轴主要承受扭转力矩和一定的冲击载荷,要求其材料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即具有很高的抗弯强度、疲劳强度和良好的韧性。通常半轴采用调质钢,并进行喷丸处理及滚压凸缘根部圆角强化处理。一般中小型汽车半轴采用45和40Cr钢,重型汽车则采用40MnB、40CrNi、40CrMnMo等淬透性较高的合金钢。

汽车主要零件(发动机与底盘)的材料选用情况见表1-3。

表1-3汽车主要零件(发动机与底盘)的材料选用情况

978-7-111-41987-7-Chapter01-3.jpg

(续)

978-7-111-41987-7-Chapter0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