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区长江干流季节性悬浮物样品的CIA 分析结果见表3-4。总体来看,南通悬浮物CIA 季节性变化不大,枯季比洪季CIA 略高,而平均粒径几乎没有差异。一年总的CIA 平均为74,变异系数为3%。4月份的CIA 较高,全年最大值出现在2008年4月18日的样品中。5月—6月份CIA 在平均值上下有较大波动。从6 月底—9 月,CIA 明显逐渐降低,一直持续到9 月底。之后又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在11 月份达到稳定。......
2023-08-17
南通地区长江干流悬浮物的平均粒径为7.4±0.3Ф,明显比流域悬浮物要细(5.7±1.6Ф)。相比长江流域干、支流沉积物中CIA 与平均粒径的关系,南通干流季节性悬浮物CIA 与平均粒径的相关性更高(图3-6),暗示了细粒级组分中CIA 与平均粒径的相关性更好。
根据上一节分析可知,在长江流域干流不同地区悬浮物的CIA 有明显差别,上游悬浮物的CIA 平均值为71±2,中下游干流悬浮物平均值为74±2。南通干流悬浮物在不同季节来源上的差异,推测是导致其CIA 产生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东亚夏季风的影响下,长江流域的雨季每年从4月—5月份开始,10月份结束,雨带由东南向西北推进。通常情况下,4月份期间,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尤其是洞庭湖、鄱阳湖流域雨季最先开始。5月份上游雨季也逐渐开始(张录军等,2004)。气象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4月份,长江下游安庆降雨已经开始增多,而此时上游宜宾地区降雨量还较低,南通悬浮物物源组成上、中下游供应所占比例较高,因此,CIA 相对较高;进入5月,各流域降雨继续增加,而上游的宜宾地区降雨增加更为显著(图3-8)。所以,此时整个流域内降雨由中下游地区渐渐向上游推进,沉积物来源也相应改变,上游贡献逐渐增加,表现为CIA 逐渐降低(图3-7)。
图3-8 2008年1月—12月长江流域主要城市的月降水量
6月—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经历梅雨季节,雨带徘徊于干流两岸,东西分布。同时雨带继续向西北移动,长江流域全面进入雨季。中游宜昌地区降雨突增,在强降雨冲刷下,下游供应有所增加,上游和中下游供应的物质相当。因此,6月—7月期间南通的悬浮物CIA 值有短暂升高趋势,但还是基本维持在全年平均水平上下波动(图3-7,图3-8)。
7月末—8月,雨带移至四川和汉江流域,呈东北—西南方向向分布,此时长江中下游和川东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张录军等,2004)。降雨数据显示(图3-8),中游、上游的宜昌和宜宾降雨都达到全年最大值,上游物质贡献显著增加,此时,南通的CIA 明显低于全年平均值。9月份,中下游地区如宜昌和安庆降雨量相对8月份开始回落,尤其宜昌地区降雨大幅减少。上游宜宾降雨量虽然较8月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中下游城市降雨量。上游供应在南通入海物质中达到全年最大,南通CIA 出现全年最低(2008-9-19样品,图3-7)。
10月份,全流域雨季先后结束。降雨数据显示,各城市降雨量基本降至4月份水平甚至更低。上游物质的供应恢复到雨季前的水平,南通悬浮物中来自中下游物质显著增多甚至主导,所以CIA 逐渐升高,并稳定在下游平均水平左右(CIA 大约为74),一直持续到第二年4 月份。另一方面,随着三峡大坝在2008年9月28日175 m 蓄水开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2008),上游泥沙逐渐在水库淤积而难以到达下游。宜昌和大通水文站输沙量数据显示,10月份大通输沙量约为900万t,而宜昌水文站显示输沙量则不足100万t(图3-9),说明上游供应的入海物质可能不足10%。
图3-9 2008年长江宜昌、大通水文站月输沙量变化(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2008)
总之,CIA虽然是反映化学风化强弱的指标,但长江下游南通地区干流悬浮物CIA的季节性变化并不是反映季节性季风气候影响下的流域“瞬时风化”,并未出现夏季高而冬季低的趋势,甚至表现出相反趋势,这说明长江干流悬浮物的CIA主要反映了流域降水时空上的不同,及三峡蓄水导致入海物质来源的改变。这一结论也再次证明沉积物中CIA反映的是累积的化学风化历史,因此,CIA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间尺度的问题。
南通地区长江干流季节性悬浮物样品的CIA 分析结果见表3-4。总体来看,南通悬浮物CIA 季节性变化不大,枯季比洪季CIA 略高,而平均粒径几乎没有差异。一年总的CIA 平均为74,变异系数为3%。4月份的CIA 较高,全年最大值出现在2008年4月18日的样品中。5月—6月份CIA 在平均值上下有较大波动。从6 月底—9 月,CIA 明显逐渐降低,一直持续到9 月底。之后又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在11 月份达到稳定。......
2023-08-17
南通季节性悬浮物样品漫反射光谱分析结果见表6-2。图6-6南通干流季节性样品漫反射光谱数据与平均粒径的关系图6-7南通季节性样品漫反射光谱数据与CIA的关系洪季样品和枯季样品各一阶导数特征峰峰高与CIA 均没有明显相关性,针铁矿一阶导数特征峰高与CIA 的相关性比赤铁矿一阶导数特征峰与CIA 的相关性略高。南通季节性样品漫反射光谱赤铁矿和针铁矿一阶导数特征峰之间的关系见图6-8。......
2023-08-17
在表7-1中,重庆长江悬浮物和南通长江悬浮物的搬运时间分别为26 kyr和78 kyr。与以往报道数据相比,长江沉积物搬运时间,在世界主要河流搬运时间变化范围内。表7-2的结果显示各河流颗粒物停留时间从1 kyr到500 kyr不等,停留时间最短的是冰岛河流。复杂的流域岩性、气候环境、河道地形和局部构造活动性等都增加了悬浮颗粒物在长江的搬运过程的不确定性。而下游南通地区离河口直线距离只有约150 km,基本上代表了长江入海悬浮颗粒物的平均组成。......
2023-08-17
图5-3长江干、支流沉积物的磁学参数与平均粒径Mz的关系质量磁化率χ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 通常被认为是样品中磁性矿物含量多少的反映,长江不同流域干流和支流样品中χ和SIRM 的变化也较为一致。由于各磁学参数的变化主要反映的是磁性矿物组成和含量的差异,长江沉积物的磁学参数分布主要反映的还是物源区的岩性和铁磁性矿物组成特征。本书长江中下游支流沉积物与干流沉积物环境磁学参数的差别并不大。......
2023-08-17
在全球范围内从源到汇的研究广泛开展的同时,亚洲大陆边缘的源到汇过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目前,NSF又成立了一个新的为期12年的研究计划“GeoPrism”,从2010 年10 月1 日起正式执行。同时,大会也认为,虽然S2S计划已经结束,但这种从源到汇的研究思路应该继续下去。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源到汇”研究思想已经在海陆相互作用,尤其是河口地区海洋沉积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认可。......
2023-08-17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9 034亿m3和4.14亿t。相对径流量,长江近50年以来输沙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1985年之前的年均5亿t降至2006年的不足1亿t。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大通水文站实测输沙量有所上升,但也仅有1.30亿t和1.11亿t,所以,长江的泥沙问题依旧十分严峻。图2-7长江干流各水文站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图2-81950—2009年大通站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年际变化改绘自,2004年—2009年数据,来自......
2023-08-17
图4-14不同环境下颗粒物Fe的不同化学相态组成比较相比长江样品,黄河悬浮物样品的Fe HR/FeT更低而Fe U/FeT更高,反映了黄河样品中的Fe主要以硅酸盐结合态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粉尘样品不同化学相态Fe的组成与黄河样品较为接近,推测与黄土高原的影响有关。......
2023-08-17
南通长江干流样品赤铁矿特征峰明显,出现在565 nm 处;针铁矿主峰出现在505 nm 处,次峰出现在435 nm 处,次峰高于主峰。长江干流、支流一阶导数图谱的差异,反映了干流、支流赤铁矿和针铁矿组成的不同。由峰的位置和高度可知,岷江样品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最低。结果显示,长江沉积物赤铁矿和针铁矿变化范围较大,雅砻江、岷江和大渡河显示出极低的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与长江沉积物相比,黄河沉积物的赤铁矿含量普遍较高。......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