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样品中加入1∶1的HNO3,约1 m L,再加入纯HF约3 m L,超声震荡1 h。超声振荡之后,在电热板上保温24 h,将样品蒸干;再加1 m L 1∶1 HNO3,5 min后加3 m L HF。用2%的HNO3稀释样品至样品重量的1 000倍,作为主量元素的待测溶液;在稀释1 000倍后的溶液中取出4 g左右,稀释10倍,作为微量元素的待测溶液。测量结果显示,常微量元素的分析误差为5%~10%。......
2025-09-29
本书主要借鉴了Poulton和Raiswell(2002,2005)的研究方法,根据沉积物中的Fe 与可溶硫化物的反应性,分别定义了高活性Fe(Fe HR),低活性Fe(FePR)和不活性Fe(Fe U)三种化学相态,三种化学相态的总和即为总Fe(FeT)(具体描述见前言论述)。所有操作于2025年11月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检测仪器为ICPOES(IRIS Advantage)和ICP-MS(PQ3,Thermo Elemental)。
具体实验方法如下,详细操作过程如下:
(1)样品烘干,研磨至小于200目左右。
(2)提取Fe HR-连二亚硫酸钠的铁,步骤如下:
①配制500 m L的p H=4.8的缓冲溶液。在500 m L 细口瓶中加入10 m L的冰醋酸(96%,MERK KGa A),称取29.4 g的柠檬酸钠(分析纯,国药),以去离子水稀释至500 m L;
②称取0.5 g连二亚硫酸钠(分析纯,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放入小烧杯中,加入10 m L刚刚配好的缓冲溶液,用玻璃棒搅拌;
③在50 m L离心管中加入0.1 g样品,再加入10 m L 连二亚硫酸钠缓冲溶液,充分搅拌分散。在2 h的提取过程中,将离心管放入25℃水浴锅震荡;
④经过2 h的反应之后,将离心管在离心机中以7 500转的速度离心10 min。将上层清液全部转移至预先称过质量的小瓶中,为待测液A。扣除空瓶的重量,计算出溶液的净重。溶液A 用ICP-OES测定,经换算得Fe HR。
(3)提取FePR-盐酸的铁(热浓盐酸法),步骤如下:
①用去离子水将上一步操作离心管中的残渣转移到聚四氟乙烯烧杯中;(https://www.chuimin.cn)
②将烧杯放在电热板上把水蒸干;
③加入10 m L浓盐酸(37%,MERK KGa A),在200℃的电热板上加热至沸腾;
④沸腾后持续反应2 min以上;
⑤冷却至室温后,将上层清液转移至已称重的小瓶,得到待测液B,残渣留作下一步分析;
⑥用ICP-OES测定待测液B中铁的含量,得到FePR。
(4)Fe U-HF和HNO3完全消解提取的铁
①将上一步操作的残渣烘干,重新研磨,放入小坩埚中在600℃温度下灼烧2 h,去除有机质;
②冷却后,称取约30 mg 样品,向样品中加入1∶1 的HNO3约1 m L,纯HF约3 m L,密封后在电热板加热保温约7 d,期间多次用超声波振荡;
③7 d保温结束,用2%的HNO3稀释样品,并用ICP-OES测定溶液的铁的含量,得到FeU。
相关文章
向样品中加入1∶1的HNO3,约1 m L,再加入纯HF约3 m L,超声震荡1 h。超声振荡之后,在电热板上保温24 h,将样品蒸干;再加1 m L 1∶1 HNO3,5 min后加3 m L HF。用2%的HNO3稀释样品至样品重量的1 000倍,作为主量元素的待测溶液;在稀释1 000倍后的溶液中取出4 g左右,稀释10倍,作为微量元素的待测溶液。测量结果显示,常微量元素的分析误差为5%~10%。......
2025-09-29
关于河流中Fe 的循环,最早可以追溯到Gibbs的研究。随后,很多学者相继调查了全球河流入海颗粒物质中痕量金属元素通量及其控制因素。例如,Martin和Meybeck调查了全球7条主要河流40多种金属离子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含量。相比较而言,海洋沉积物中Fe HR/Fe T约为0.26,以河流供应为主,大气来源以及热液贡献较小。......
2025-09-29
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铁矿物含量一般很低,而且颗粒总体比较细小、结晶度差。漫反射光谱对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矿物十分敏感,被认为是一种识别和估计土壤、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矿物的重要手段。Deaton和Balsam同对人工合成矿物和沉积物研究,发现在漫反射光谱曲线一阶导数图谱中,针铁矿和赤铁矿有不同的特征峰。......
2025-09-29
国际上的早期文献中,都有对我国河流入海颗粒物Fe含量的报道。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入海沉积物总Fe含量上,且样品较少,没有对我国河流沉积物Fe的地球化学循环做系统的研究。如前所述,河流和海洋Fe循环是当前国际海洋科学界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非常薄弱。......
2025-09-29
随着铁盐实验的开展,Fe如何有效地被生物吸收和利用,即Fe的生物利用有效性越来越受科学界关注。最新的研究表明,燃烧也是可溶性Fe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Journet等认为,粉尘中大部分生物可利用的Fe并不是Fe的氧化物,而是黏土矿物中的Fe,这部分Fe占所有生物可利用Fe的90%。另外,人类活动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气中可溶性Fe的含量。Luo等的结果显示,燃烧供应的可溶性Fe约占大气总可溶性Fe的50%。......
2025-09-29
长江流域的年平均气温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其中,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江南高于江北,江源地区是全流域气温最低的地区。长江流域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4月和10月是冷暖变化的中间月份。图2-4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分布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6℃~18℃之间。......
2025-09-29
以Fe元素作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标识物”或环境替代性指标,从河流沉积物质“源—汇”的过程入手,研究其在流域风化剥蚀、河流搬运入海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及其对流域风化环境的响应。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对今后深化长江沉积地球化学研究,尤其是从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将长江流域、河口及陆架海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系统的陆源入海物质的“源—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实验室应充分考虑可能的基质效应影响,排除其对校准曲线的干扰。基质效应的评价是化学分析方法确认的重要内容。在校准曲线法评价基质效应中,是对代表基质与试剂得到的校准直线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法比较不同校准直线的斜率的差异,从而评价基质效应影响的显著性。......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