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鸟发情时,露出头部的一对淡蓝色肉质角,喉下肉裾胀大,中央橙色,带绛褐色细纵纹,外周宝蓝色,带数枚宽大的赤红色横斑,故古时被称为“吐绶鸡”,也因肉裾上图案形似传统的“寿”字图案而又得名“寿鸡”。在古代,人们将相似种红腹角雉和其他角雉也称为“吐绶鸡”,近现代才改称外国物种火鸡为此名。主食植物嫩叶、芽苞、果实、种子等。分布与居留我国特有鸟种,仅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到两广一带的山林里。......
2023-11-03
白马鸡又名藏马鸡、雪雉。白马鸡雄鸟体长为69~100厘米,体重1,017~3,000克;雌鸟的体长为73~102厘米,体重1,250~2,050克。体型比环颈雉大,在三种马鸡中它是最大的一种。头顶具黑色绒羽状短羽;耳羽簇白色,向后延伸呈短角状,但不突出于头上(有耳羽簇是马鸡类最显著的特点);脸部裸出呈绯红色;体羽大都白色;尾羽特长,辉绿蓝色,中央尾羽羽枝大都分散下垂,末端具紫色金属光泽(尾羽20-22枚,尾羽的基部灰色,向后渐渐变成紫铜色,及至末端则变成暗绿色和深蓝紫色,而呈现金属光泽)。虹膜橙黄色;嘴粉红色;腿、脚红色。雌、雄羽色相似。
白马鸡是中国特产,分布于四川、西藏东部、甘肃东南部、青海南部和云南西北部一带。白马鸡共分化为4个亚种,昌都亚种可以说是真正的白马鸡,除头顶为绒黑色,尾羽末端辉绿蓝色外,全身羽毛几乎全是雪白的颜色,它分布在四川西部的德格,青海南部的玉树、杂多、囊谦和西藏东部的嘉黎、比如、索县、昌都、类乌齐、丁青等地;玉树亚种则全身体羽都呈深浅不等的灰色,仅分布于青海南部的玉树;丽江亚种体羽大部分是白色,只是翅膀端部淡灰褐色,分布在四川南部的木里,云南西北部的丽江、中甸、德钦等地;指名亚种与丽江亚种近似,只是背部也略沾灰色,翅上灰褐色更暗一些,分布在青海东南部的班玛、达日,甘肃南部的玛曲,西藏东北部的芒康、贡觉、左贡、江达、察雅和四川西部和北部的23个县境内。
白马鸡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这里的主要树种有红杉、岷江冷杉、云杉、高山栎、油松和高山松;有时也上到林线上林缘疏林灌丛中活动,冬季有时可下到2,800米左右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带活动;高山灌丛和草甸是白马鸡垂直分布的上限。喜欢集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至春季,有时集群多达50~60只。白天活动,通常从清晨一亮天即开始活动和觅食,一直到黄昏。中午多在树阴处休息,晚上栖于树上。常在早晨和傍晚鸣叫,鸣声洪亮而短促,好象“咯……咯……咯……”的声音,很远都能听到。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根、花蕾、果实和种子为食,种类包括瑞香狠毒、唐松草、毛香火绒草、四川忍冬、野苹果、野豌豆、杜鹃等。此外也吃昆虫、蜘蛛、蜈蚣、步行虫等鞘翅目昆虫及鳞翅目幼虫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在繁殖季节。(冬季多吃树根和种子,春季以绿色植物的嫩根、嫩叶为主,夏秋季以植物的叶蕾、花、果子为食。幼鸟以昆虫为主,随体重增长,食物中昆虫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繁殖期为5~7月。4月中旬群体即开始逐渐分散成小群,然后进行配对。通常为一雄配一雌。营巢于3,000米~至4,000米左右的向阳坡针叶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灌丛中地面上或倒木下或林中岩洞中。巢周围均有灌木或高草隐蔽。5月下旬到6月初产卵,每窝4~7枚,多时达16枚,卵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光滑无斑,孵化期为24~25天。
有关动物的流金岁月的文章
雄鸟发情时,露出头部的一对淡蓝色肉质角,喉下肉裾胀大,中央橙色,带绛褐色细纵纹,外周宝蓝色,带数枚宽大的赤红色横斑,故古时被称为“吐绶鸡”,也因肉裾上图案形似传统的“寿”字图案而又得名“寿鸡”。在古代,人们将相似种红腹角雉和其他角雉也称为“吐绶鸡”,近现代才改称外国物种火鸡为此名。主食植物嫩叶、芽苞、果实、种子等。分布与居留我国特有鸟种,仅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到两广一带的山林里。......
2023-11-03
中文名 灰头麦鸡拉丁名 Vanellus cinereus英文名 Grey-headed Lapwing分类地位形目科体长 32~36cm体重 236~413g野外识别特征 中型涉禽,头、颈和胸灰色,胸下缘具黑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背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具黑端斑,喙黄色带黑色先端。幼鸟头颈和胸部褐色,喉白色,胸部无黑色条带。主食水生昆虫、蝗虫、蚂蚱、螺、虾等动物性食物。窝卵数3~4枚,雏鸟早成。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在我国繁殖于东北和内蒙古东部,越冬于云贵、两广和香港。......
2023-11-03
我们很难探寻出鸡在早期进入欧洲的真实情况。那些早期的“先驱者”抵达欧洲之后,就接受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有的鸡群死于疫病,进而被取代;人们又从远方引进了另一些鸡。但是,实际上,这些东方血统的鸡品种之间甚至没有紧密的关联,它们很可能距今更近。英国鸡的最早证据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00多年的铁器时代,但还是罗马人使鸡在欧洲西北角的这片土地上广泛传播开来的。在英国罗马时代考古遗址发现的鸟类中,鸡是最具代表性的。......
2023-10-31
现按由南向北的布局,分别说明城内各厢所属各坊的位置和分布排列,以便下文叙明杭城街市的繁华情况以及瓦子分布情况等等。保民坊,在天庆坊北。与左三厢的清和坊不同。融和坊,坊内原有小丘称灌肺岭,俗称灌肺岭巷。新街坊,南宋中期从融和坊与太平坊之间新开的街坊,坊内有中瓦子,明代称为中瓦巷,今名木瓜弄。寿安坊,秀义坊以北,与羲和坊相对。睦亲坊,在定民坊以北。明代以来称弼教坊。保和坊,俗称砖街巷,坊内多......
2023-10-12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悖论就是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其表述是白马不是马。西方的著名悖论是芝诺悖论。经典的芝诺悖论有以下四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阿基里斯一定追得上乌龟,芝诺也很清楚这一点。芝诺等人提出种种悖论,其目的固然有展示其个人聪慧的因素,但从根本上说,则是为了指出我们认识世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尤其是其中的逻辑矛盾。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无法反驳芝诺的悖论。......
2023-08-01
(一)云南人所建会馆在京城的分布京城是全国会馆云集之地,众多省份均有大量官、商、试子会馆,云南在京城的会馆数量较少,至于具体的数量,学者们的说法不一。[198](二)云南人所建会馆在国内其他地区的分布京城以外的商业都会、城会及其他商业城镇中偶然可见到云南会馆。其中,与京城一并被号称为“天下四聚”的苏州、汉口等全国商业都会中也有云南商人的活动。......
2023-10-30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蝙蝠物种最多的四大科主要分布在哪里。蹄蝠科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形中等,擅于捕捉飞虫,因为有马蹄状叶鼻而得名。目前研究发现,分布在我国的蝙蝠物种多达150种,其中,蝙蝠物种数排在前三的省分别为云南、广东和广西。我国现有的蝙蝠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亚伏翼和中华菊头蝠。我国目前最大的蝙蝠种群是单一种群的皱唇蝠,栖息在广西桂平一个丹霞地貌的大裂缝内,保守估计有上百万只。......
2023-10-30
雄鸟头部具红色火焰状肉冠,喉下有红色肉垂,头颈和背部金红色,尾黑色,带蓝绿金属光,中央一对尾羽较长,呈镰状,下体黑褐色,跗跖后有一长距;雌鸟较小,上体斑驳暗褐色,下体棕黄色,无距。雌鸟较小,脸周形成一圈深褐色项领,颈被金棕色矛状羽,上体至尾为暗褐色,带黑色虫蠹斑,下体金棕色;虹膜褐色,头部肉冠较小且较为黯淡,与脸部裸露皮肤的颜色均为皮红色,喉部无肉垂,跗跖后无距。......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