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喜鹊:动物的流金岁月,外貌和鸣叫引人注目

喜鹊:动物的流金岁月,外貌和鸣叫引人注目

【摘要】:灰喜鹊俗称山喜鹊,和乌鸦、喜鹊都属鸦科鸟类。喜鹊的羽毛颜色清晰爽目,只有黑白两种,除腹部为白色、两肩各有一大块白斑外,其余部分都是黑色。喜鹊在鸣叫的同时,尾巴也随之上下翘动,活泼动人惹人喜爱。清晨,门窗打开,迎面树上喜鹊连声鸣叫,顿时精神有所振奋,难怪使人产生喜事的预感。每年到七月初七前后,有时真难以见到喜鹊,当然不会是到天上去了,可是究竟去什么地方了呢?

喜鹊俗称山喜鹊,和乌鸦、喜鹊都属鸦科鸟类。头和颈黑色,背部土灰色,翅膀和尾巴天蓝色,下体是灰白色,给人以雅致、洁净的感觉。它们常年留居在东北及华北地区,属平原鸟,活动在山麓和公园内的不很稠密的林中。

喜鹊的羽毛颜色清晰爽目,只有黑白两种,除腹部为白色、两肩各有一大块白斑外,其余部分都是黑色。飞行时,拖着一条长尾巴,黑白更加分明醒目;再听听它的叫声,“喳、喳喳”的声音,韵调虽然简单,但清脆响亮,不象乌鸦那种“啊、啊”的单调叫声,给人一种沉闷之感,加之全身乌黑,更觉厌恶。喜鹊在鸣叫的同时,尾巴也随之上下翘动,活泼动人惹人喜爱。清晨,门窗打开,迎面树上喜鹊连声鸣叫,顿时精神有所振奋,难怪使人产生喜事的预感。

喜鹊不单是地球上的人喜欢它,就连传说中天上的织女也离不开它,织女思凡下界,与牛郎结成美满姻缘,并生下一男一女,正当他们过着幸福生活的时候,天神将这对恩爱夫妻拆散,天神逼迫织女往天上走,牛郎闻讯在后面紧紧追赶,行至途中,王母娘娘用玉簪划成一道天河,把织女和牛郎强行分开,让他们隔河相望,这件事感动了喜鹊神,它命令所有喜鹊,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都飞到天上去,一只只头尾相接,在天河上架起一座“鹊桥”,使他们夫妻得以相会。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一直流传到今天。每年到七月初七前后,有时真难以见到喜鹊,当然不会是到天上去了,可是究竟去什么地方了呢?要想了解这问题,需从它们的生活习性说起。喜鹊属于留鸟。常年栖居在山区、平原的村庄及林缘地区,很少结成大群,多成对或3~4只一起活动在较为空旷的地方。2~3月份进入繁殖期,巢多建在高大的树杈上,用许多枯枝搭成,上面还搭有防止露雨的盖子,做工精巧,工程之大,令人赞赏。5~6月雏鸟问世,老鸟还要带领着“子女,学会飞翔、寻食以及如何对付敌害等技能。8月前后,喜鹊经过了炎热的夏天和繁殖过程中的辛苦劳动,进入了换羽期,把残缺不全的春羽脱下来,换上一身柔软多绒的冬装。就在这新旧羽毛交替的过程,它们的飞翔能力减弱了,活动不能像以前那样频繁了,范围也缩小了,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其他动物的伤害。因此,这时候我们能见到它们的机会也就少多了。

喜鹊不只是给人们留下良好印象,更重要的是,它能吃大量害虫,如金龟、象、蝼蛄、蝗虫、天蛾幼虫、地老虎、蝉和蝽象等,3月份解剖了10个胃,内中81%为农林害虫,4~6月份所吃害虫量占总食量的70%以上。不言而喻,它给农作物带来不小的益处。近些年来,有的林场用驯养灰喜鹊的办法防治松毛虫,取得可喜效果。山东省日照市,1970年松毛虫危害面积达1.3万公顷左右,1973~1975年连续3次飞机洒药灭虫,结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虫害,反而杀伤了大量益虫和益鸟。1982年以来,人工驯养灰喜鹊380只,虫害面积由过去的1.3万公顷,下降到0.7万公顷,每年节省治虫资金10万余元,既维护了生态平衡,又避免了环境污染。安徽省有个林场,自1982年以来,只用驯养的灰喜鹊消灭松毛虫,虫口密度被控制在0.2条/株以下。

在《灰喜鹊》科教片内有这样一个镜头:饲养员吹着哨子在前面走,一群灰喜鹊从笼内飞出跟在后面,连绵不断奔向林中“战场”。松林内群鹊飞舞,各自施展捉虫本领,真好似一只走向无故的千军万马,非常壮观,使松毛虫无藏身之地,终将葬身鸟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