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印度公司历史及终结,林树惠史学文集

东印度公司历史及终结,林树惠史学文集

【摘要】:最初英国有两个东印度公司,最老的一个是于1579年成立的。在1600年两个公司合并,经伊丽莎白女王批准,给予章程。自此遂改称“联合东印度公司”,商标是两个支柱穿过一条心,四空格中填入V.E.I.C.4个字母。华人称此社团为“公司”,即公共司事之意。但是,光荣的东印度公司不自觉地快要终结了,它存在了250年了。英政府限东印度公司于25年中将这些富于冒险性的商人们所建立的帝国交与政府,因之到了1858年,公司的政治命运也告一结束。

最初英国有两个东印度公司,最老的一个是于1579年成立的。在1600年两个公司合并,经伊丽莎白女王批准,给予章程。自此遂改称“联合东印度公司”,商标是两个支柱穿过一条心,四空格中填入V.E.I.C.4个字母。(译者按:即联合东印度公司之缩写,拉丁文U作V)后来这个商标在广州很负盛名,凡贴有这商标的货品,买者不再启封检验。购货者略加检查,即行成交,原封流通全国,不再启封。公司的船只最初来中国是在1650年到1660年间,1666年英人始饮茶。

华人称此社团为“公司”,即公共司事之意。商州社区通称公司代表们为“商馆”,其机构远较其他组织为庞大。在1825年设主任1人,委员会3人(主任在内)、职员(称大写)20人,验茶员1人,牧师1人,外科大夫2人,翻译1人,即马礼逊博士牧师……(其他姓名从略)

公司布置豪华,待客奢靡严如公侯。他们的宴客厅背山面湖,极为宽敞。左为书库,插架极富,图书馆员为皮儿森博士。右为弹球房,在饭厅一端高悬英王乔治四世巨像,王冕服,手执王杖,大小与生人略等。这就是以前安阿美士德爵士前往北京,而被拒收,带回广州的。对面悬着安阿美士德爵士的画像。

天花板上悬着大簇蜡架,插上蜡烛。桌上也满布蜡架,照耀着桌上盛在银器中的山珍海错。

我很高兴曾经参加过这种大宴会,在那遥远的地区,是唯一的巨观,并且并非寻常人能参加的盛典那。我到广州不久之后,即被“商馆”第一次邀请,坦白说,我虽答应,但不免心中有些害怕。一位戈登先生,也是一位被邀请者之一,陪伴着我一起去。我们进了大门穿过礼拜堂(礼拜堂屋顶上的四面钟是广州唯一的大钟,每个人都照它拨表),登上宽大的石级,通过长廊,走过图书屋,才进了客厅。等到主人宾客们到齐,打开叠门,我们走进了大餐厅看到了光明灿烂,珍异满桌,满屋腾欢的景象。大厅的这一端是公司与宾客的中国侍役,等到身着礼服的宾主们入座后,他们就站在自己主人们的后边。

到会的一共有30位客人,包括荷兰东印度公司经理布利特曼先生、“被批准的”麦尼克公司的鹤龄斯·麦尼克先生(他的公司是现今查顿·孙地臣公司的前身)、汤姆·颠地先生(是另一家“被批准的”的颠地公司的经理),几个美国人,包括本家明·细·瓦利克斯先生,与约翰·阿·拉铁磨儿。

但是,光荣的东印度公司不自觉地快要终结了,它存在了250年了。至1833年,它已经不是一个商业机构了。这时许多公司的职员去了印度,作了文官。只有阿斯特勒先生和克拉拉先生们还留在广州,办理结束事宜,他们到了1839年也离开了广州。英政府限东印度公司于25年中(自1833年算起)将这些富于冒险性的商人们所建立的帝国交与政府,因之到了1858年,公司的政治命运也告一结束。

很少现在还活着的人,看见过公司最后分散并且离开广州的悽惨情形。就我个人来说,我很感觉难过;因为公司在存在的时候,一向是此间社区一个特色。至于局外的商人,即未经公司“批准”的商人,却以此日是很可纪念的日子,认为他们繁荣的日子已经到来,这个幻想终于不久实现。第一支“自由船”载着自黄埔装运的“自由茶”于1834年3月22日,驶往伦敦(译者按:当时英人称东印度公司的专利取消以后对印华自由贸易时期,故作者以“自由船”“自由茶”取笑也),用句中国话来说,这是应当“大书特书”的。

公司由中国运往英国的主要茶品是“武夷茶”、“熙春茶”,当时在英国每磅卖到二先令六便士至60个先令,现在最好的“武夷茶”才卖六便士一磅(据1881年2月西拉公司广告),其品质可想而知!公司对中国输入印度的棉花,英国的呢绒、布匹。在1825年经公司特许的商行是麦尼克公司、颠地公司、伊伯利·费轮公司、怀特曼公司、罗伯森·克伦公司。他们跟印度交易,加在一起,他们的贸易额很大。他们从3个印度首府运来生棉,从孟买与加尔各答运来鸦片,从马六甲海峡采办稻米、胡椒、锌等。在广州的英国人称这项印度贸易为“乡下贸易”,其船只为“乡下船只”,其船长为“乡下船长”。有些读者当还记得,在黄埔的印度船上常吃的一道菜,称为“乡下船长”。这些船只是用麻栗树在印度建造的,走起来并不快,但很坚固舒适;它们每年来中国一次,乘西南季候风来中国,乘东北季候风回印度,有的船只,如“沙里曼内号”、“维廉炮台号”、“佛台·沙拉穆号”,都将近八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