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赔款之要求,是基于五月十七日的书面节略。特别起草这个节略的目的,是为了解释五月十一日初步专约内某些条款。无论如何,六月初旬,一支强有力的法军纵队从河内出发了。无论如何,过了头一些隆起的山冈后,他们进入围绕北黎的较为宽敞的地区。后者军队的破坏较前者为多。现在的北黎只是一堆竹制和泥制的茅屋而已。它又包围并消灭了华军的先锋队。但是可以十分肯定的是撤退谅山不是像法国人推想的,只是军队走开而已。......
2023-08-17
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以后,立即着手查禁鸦片。他对邓廷桢不存丝毫成见,不因邓一度是弛禁派而歧视和疏远他,更没有把邓廷桢甩在一边,自己独干独行。林则徐相信和依靠邓廷桢,团结他一道工作。举凡禁烟的方针和策略,林则徐都和邓廷桢商议,而所有重大的禁烟行动,也约同他一起参加。在这种情况下,邓廷桢也丢掉思想顾虑,真心诚意地协助林则徐禁烟。
同年二月初四日,林则徐就和邓廷桢一起传讯广东十三行洋商,要他们通知外商交出鸦片。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为首的鸦片贩子;玩弄花招,竭力抵制缴烟。林则徐、邓廷桢又指挥军队包围商馆,撤退中国服役人员,使鸦片贩子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无奈只得交出鸦片。林邓二人又一起研究了收缴的措施和时间,并于二月二十七日同赴虎门现场检查收缴进行的情况。随后他们在二十九日去沙角炮台进行巡视,三十日还“同赴公所查贮烟箱”[12]。当时斗争尖锐,工作很是繁忙。林则徐和邓廷桢频繁接触,整个二月,他们有十天在一起,三月份则更多,共有十二天[13]。不仅如此,林则徐还经常到邓廷桢船上同餐,商议公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下,经过林则徐、邓廷桢的不懈努力,禁烟取得初步成效。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大规模销毁鸦片在虎门海滩开始了。五月六日,邓廷桢也从广州来到虎门,陪同林则徐监视销烟,直到结束。
林则徐不仅团结邓廷桢一起工作,而且还帮助他改正错误,摆脱弛禁派的影响。这在审理参与走私的广东水师官弁中表现的很明显。道光十七年(1837)为了打击鸦片走私,当时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就恢复了水师巡船。但是,一些水师官弁如梁恩升、徐广、王振高、保安泰、伦朝光等人,却借缉私的机会,大搞收受贿赂,走私贩私的活动。这样就使得广东的烟毒泛滥愈益猖狂。同年七月就有御史控告广东水师巡船,“近来各船只图收受地面陋规,并未缉获私匪。水陆营汛,渐至有名无实”[14]。但是当清廷让邓廷桢核实复奏时,邓却千方百计为之回护,“所有节次具奏拿获各匪,得自营弁者居多,尚无被控收受陋规,得贿放行之案”[15]。在邓廷桢的包庇下,这伙犯法的官弁,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又回到缉私的岗位上去了。
林则徐来到广州以后,就很注意水师问题。他通过“观风试”等方式,掌握了水师纵私走私的许多事实,同时对邓廷桢和水师的关系也有所了解。他并没因此而回避它,相反,为了根除祸患,从七月二十一日起对知法犯法的水师官弁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审理。他打破情面,在审讯时不让有受贿嫌疑的邓廷桢参加。只有当审讯结果证实邓廷桢主要是失察和受欺蒙时,林则徐才把水师官弁犯罪事实告诉他,并由邓出面处理。对此,邓廷桢感到“愧恨交加”,表示“断不敢意存回护,稍予姑容”。他和林则徐一起对梁恩升、徐广、王振高、保安泰,伦朝光等人给予严厉的处置[16]。
这样,在林则徐的帮助下,邓廷桢纠正了自己在水师问题上的错误,清算了弛禁派对他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他已经完成了从弛禁派到严禁派的转变。从此,他禁烟态度更加坚定,和林则徐的合作也更密切。
英美殖民者在被迫交出鸦片以后,并不甘心失败,他们继续进行鸦片走私,因为“趸船虽在外洋,而澳门实为夷商聚集之所,夷楼囤贮烟土,久成弊薮”[17],所以林则徐约同邓廷桢在七月二十五日到澳门巡阅,抽查中外户口,并在接见澳门葡萄牙总督时,“申明禁令,谕以安分守法,不许囤贮禁物,不许徇庇奸夷”[18]。这就使英国把澳门变为继续进行鸦片走私据点的企图落了空。
英国侵略者屡次碰壁,就又使用武力来破坏禁烟,战争乌云笼罩了广东沿海。林则徐和邓廷桢又积极进行军事准备。他们二人先是在七月同赴沙角,和关天培共同筹划海防事项,随后在八月十五日又再次前往,在关天培的船上查点连日来调集的兵勇各船册籍,八十多只船前后排列,甚是威武。这一天正是中秋佳节,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三人,同登沙角炮台饮酒赏月。林则徐做了一首长诗,描述当时的心情:
大宣皇威震四裔,彼伏其罪吾乃柔。
军中欢燕岂儿戏,此际正复参机谋。
今年此夕销百忧,明年此夕相对不?
留诗标备别后忆,事定吾欲旧田畴。[19]
从上面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他们三人在中秋赏月之际,一刻也没有忘记抗英斗争,并且也意识到环境的恶劣,不知道明年(指1840年)是否还能够在沙角聚会?同时,也表现出一旦禁烟取得胜利就解职归田的高尚情操。
在反击英国挑衅的日子里,林则徐和邓廷桢见面更加频繁了。七月份他们只有八天没有晤面,八月和九月也分别仅有十天没有会面,尤其是十月份,除去三天以外,他们天天在一起议事[20]。特别是林则徐,八、九、十3个月一直在虎门坐镇。这期间,中英双方在官涌山一带连续发生六次武装冲突,清军全都获得了胜利。在这种情况下,道光皇帝竟冲昏头脑,下令停止中英贸易。于是林则徐和邓廷桢一起返回广州。
在禁烟抗英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情况下,清廷中以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代表的反对禁烟的官僚,却施展手段,拆散林则徐和邓廷桢的联合,以削弱广东禁烟的领导。同年十二月初一日,清政府发布命令,林则徐与邓廷桢对调,任两广总督,“文武皆所统属,责无旁贷”[21]十二月二十二日,邓廷桢又改调闽浙总督。
穆彰阿的破坏活动,虽然使林则徐和邓廷桢不得不忍痛分别,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邓廷桢和林则徐合作的很好,从而逼得反对禁烟的官僚,为了破坏禁烟抗英,不得不采用这一招。
有关林树惠史学文集的文章
法人赔款之要求,是基于五月十七日的书面节略。特别起草这个节略的目的,是为了解释五月十一日初步专约内某些条款。无论如何,六月初旬,一支强有力的法军纵队从河内出发了。无论如何,过了头一些隆起的山冈后,他们进入围绕北黎的较为宽敞的地区。后者军队的破坏较前者为多。现在的北黎只是一堆竹制和泥制的茅屋而已。它又包围并消灭了华军的先锋队。但是可以十分肯定的是撤退谅山不是像法国人推想的,只是军队走开而已。......
2023-08-17
伟大的义和团反帝高潮,在1900年夏季达到了顶点,但是就在这紧张万分的时刻里,义和团并没有忘了他们是反对封建势力的农民队伍,他们对于土地有着迫切的要求,对于反动地主有着深刻的仇恨,我们可以从下面一些史料里,从反动者的记载里看到了一些斗争的事迹来!......
2023-08-17
义和团在天津的反帝斗争是整个运动中最关键的阶段,但是根据目前我所接触到的史料和过去的访问调查,对于张德成和曹福田两位义和团的首领了解得很不够,特别是对两人的关系更不清楚。义和团虽然没有自己的总首领,但是当运动处于高潮,帝国主义正向京津猖狂进攻的时候,却接受一些统治阶级人物做他们的领导。同时,这个事实也证实了义和团在运动高潮中,发生了这一举动,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而是和它起源于乡团分不开的。......
2023-08-17
而杨君自称据《行实》,系之三十四年;误一矣。是《年谱》缪妄无待辞费;误二矣。《年谱》谓据《行实》,万历元年,先生以六年考绩及山陵行成,进左柱国兼中极殿大学士,官一子尚宝司丞。[1]杨铎编:《张江陵年谱》,“中国史学丛书”,长沙商务印书馆民国27年出版,定价4角。......
2023-08-17
会议的目的是要使军机大臣深知皇帝批准和约之必要。他说,关于此事,可能发生严重的纠葛,芝罘交换批准条约尚未举行。规定批准条约的时间,仅余5天了;为了这个目的,我必须即去芝罘,不能迟延。中国政府方面指定由总督的两位秘书去交换条约批准书。中国换约大臣依据训令把换约延迟到最后一天的晚上,但是5月8日晚11时30分他们完成了最后的一个行为,于是条约成为一个完全的文件。......
2023-08-17
因为在通商条约成立以前,外国的领事、副领事,中国官方并不承认,因此他们如需与“户部”联系必须通过行商,由通事送信。通事的责任还包括到商馆散布政府关于洋商的通告,或关于黄埔的船只,伶仃的趸船。这项工作,往往需要整夜劳动,但通事们并没有不耐烦或不注意的表示。每一货船进泊黄埔时,须纳通事费250元,每一西瓜船运货进港时交十五万二角二分。......
2023-08-17
在防御间谍上义和团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倘若内部纪律不严,徇情偏袒,就很容易放走重要坏分子,因此纪律一定要很严格,而且更要严厉地执行,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2023-08-17
海约翰华盛顿1900年7月5日国务院(注)7月1日电文“命令我军在地方当局维持秩序及保护外人期间,不要进攻中国中南各省,我们已把我们的目的通知其他各国,并请通知各总督”。......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