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僧格林沁失败以前,曾国藩为了扑灭捻军革命的势力,就已经制定了一套作战的计划。曾国藩看出捻军同老百姓关系密切,于是想出了查圩的办法,目的在分化两者间的联系,把捻军从老百姓中孤立起来,就可以予以痛击歼灭。在捻军活跃的省份,各县修筑圩寨,自相保卫。据曾国藩自己说:“于徐州、临淮、济宁、周家口等处设立重兵以为战,又令乡村设立圩寨以为守。”粉碎了曾国藩的所谓“作战计划”。......
2023-08-17
清朝初期,中国和缅甸之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建立起正式关系,但两国地域毗邻,民间交往频繁。乾隆十八年(1753),通过云南茂隆厂主吴尚贤的斡旋,清政府允许缅甸使臣来华,这是两国之间正式接触的开始。但随后由于缅甸内部出现动乱而中止。从乾隆二十年起,缅军多次侵扰清朝耿马、孟连等土司。乾隆三十年(1765),缅军进犯云南九龙江橄榄坝,入据车里城。清云贵总督刘藻出战不利。乾隆三十一年(1766),大学士杨应琚自陕甘移督云南,指挥清军击败缅军,收复了失地。但杨应琚随之骄傲轻敌,贪功启衅,竟然致书缅甸国王,声称将率大军讨伐,要缅甸赶快投降。于是缅甸起兵迎战,清军数战不利,缅军乘机再度侵扰云南。高宗闻讯大怒,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派将军明瑞分五路征缅。明端孤军深入,粮草不继,于乾隆三十三年二月兵败退师,他本人也自尽身亡。在这种情况下,高宗就授阿桂为副将军,偕同经略大学士傅恒、副将军阿里衮再次进攻缅甸。同年十一月,阿桂抵达云南永昌后,即与已在那里的副将军阿里衮进行攻缅的准备事务。乾隆三十四年(1768)四月,经略大学士傅恒抵达云南后,七月即同阿里衮率军渡戛鸠江西行,欲经猛拱、猛养,攻取缅甸旧都木梳,然后从陆路直捣缅都阿瓦。阿桂则率另路军赴蛮莫(即今八莫)、野牛坝等地修造战船,以备水军之用。九月,百艘战船造成,同时清军征调的福建、广东水师也已到达,阿桂就统军击败扼守江口的缅甸水军,打开了沿江南下的道路。这时,傅恒军虽一路兵不血刃连取猛拱、猛养,但因士卒不习水土,伤病的很多,无法南下进攻木梳,只得还军蛮莫,清军又重新集结此地。于是傅恒就改变计划,指挥清军沿伊洛瓦底江南下,进攻战略要地——老官屯,以迫缅乞降。缅甸为保卫老官屯,集结各地水陆军来战。正在此关键时刻,主帅傅恒患病,只得由阿桂带领部队进攻江东岸缅军,阿里衮则统另路军直攻西岸敌军营垒,而由哈里兴领水师迎击缅甸水军。双方一交手就展开激烈的战斗。阿桂沉着应战,令步兵“矢铳雨发,而劲骑左右冲入”[28],缅军不支,遂败退。哈里兴和阿里衮也分别击败了敌军。清军乘三路获胜的余威,围攻老官屯。但是缅军守御甚坚,清军屡次冲击也不能得逞,遂被阻于坚城之下。而更为困难的是,当地瘴气比往年厉害,致使清军病亡人员大量增加。阿里衮病死后,主帅傅恒也“身染瘴疠,见患腹泻,颇形羸弱”[29]。高宗弘历接到阿桂关于军中处于困境的奏报后,就于十一月初二日颁旨令傅恒返京,留阿桂在前线,筹划撤兵事宜。但这道谕旨还没送到阿桂手中时,中缅战事就发生了变化。缅军在清军的凶猛进攻面前,损失很大,同样也不愿再打下去了,其统军将领就派人送书信给清方,要求议和休战。在傅恒病情日见严重的情况下,军中实际由阿桂主持。他就召集诸将商议对策,诸将“皆惮水土瘴疠,争愿罢兵”[30]。阿桂同意手下的意见,认为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只有接受缅方的议和,才能保全清军不受更大的损失。傅恒初时尚有些犹豫,但见阿桂及诸将都坚主议和,也就同意了。于是他就派明亮、哈里兴和海兰察等人和缅甸商谈休战撤兵事宜。明亮等人提出要缅甸答应“进表纳贡,归逃人,反土司侵地”等条件,而缅方代表则要清朝“归其木邦、孟养、孟拱三土司”。双方争持不下,缅方代表离席而去。谈判濒于破裂。所幸的是随后哈国兴单骑入缅军营,和缅军统帅达成休战撤兵协议。于是傅恒、阿桂等就上奏高宗,言缅方答应向清朝进贡,请求批准撤兵。高宗本已颁旨撤军,现在得知缅甸答应进贡,这更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当然准许傅恒的请求。
就这样清朝与缅甸的战争结束了。应该说阿桂在清军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中,审时度势,力主与缅甸议和,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这不仅避免了中缅双方更大的损失,同时也为中缅友好关系的恢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一点上,阿桂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没的。不过,他为此却付出了代价,蒙受了不小的冤屈。清缅战争停止后,傅恒返回京师,阿桂则留在云南处理善后事宜。乾隆三十四年(1769)十二月,他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因仍在云南,则先由素尔纳代理其职。乾隆三十五年(1770)八月,高宗把半年多来缅甸使臣始终未来上表进贡一事,归责于阿桂,说这是由于在傅恒患病期间,阿桂处理议和、撤军等事不妥所造成的,因而将他侍卫内大臣、礼部尚书、镶红旗汉军都统等均革去,“著以内大臣革职留任,办副将军事,令其自效”[31]。
有关林树惠史学文集的文章
还在僧格林沁失败以前,曾国藩为了扑灭捻军革命的势力,就已经制定了一套作战的计划。曾国藩看出捻军同老百姓关系密切,于是想出了查圩的办法,目的在分化两者间的联系,把捻军从老百姓中孤立起来,就可以予以痛击歼灭。在捻军活跃的省份,各县修筑圩寨,自相保卫。据曾国藩自己说:“于徐州、临淮、济宁、周家口等处设立重兵以为战,又令乡村设立圩寨以为守。”粉碎了曾国藩的所谓“作战计划”。......
2023-08-17
于是对附近各村,广播桑峪附近的“教民”要“铸炮造反”。7月15日,义和团的斋堂总团头贾万邦、副团头贾广武等开会议决撒放传单约定日期进攻桑峪。此其二;在双树村围攻帝国主义侵略堡垒的义和团,极有可能与在廊坊附近抵抗西摩的侵略军的义和团处在一个领导之下。可见杨村附近的义和团,在保卫京津交通及抵抗侵略者的重要意义了。......
2023-08-17
洪任辉对盘查的官吏说:“因为从前祖上曾在此做生理,要往宁波置买湖丝、茶叶等。”乾隆二十四年5月30日洪任辉到达定海,口称意欲前往宁波贸易。洪任辉这次北来,负有重大使命,离开浙江之后,并没有返回广东,而是直接向北行驶,开往天津,继续告状。洪任辉回答说,要的钱太多了,船上没有这么多钱。对于替洪任辉唆控作呈的人更应该严加惩处。洪任辉案件就这样结束了。......
2023-08-17
法人赔款之要求,是基于五月十七日的书面节略。特别起草这个节略的目的,是为了解释五月十一日初步专约内某些条款。无论如何,六月初旬,一支强有力的法军纵队从河内出发了。无论如何,过了头一些隆起的山冈后,他们进入围绕北黎的较为宽敞的地区。后者军队的破坏较前者为多。现在的北黎只是一堆竹制和泥制的茅屋而已。它又包围并消灭了华军的先锋队。但是可以十分肯定的是撤退谅山不是像法国人推想的,只是军队走开而已。......
2023-08-17
义和团在天津的反帝斗争是整个运动中最关键的阶段,但是根据目前我所接触到的史料和过去的访问调查,对于张德成和曹福田两位义和团的首领了解得很不够,特别是对两人的关系更不清楚。义和团虽然没有自己的总首领,但是当运动处于高潮,帝国主义正向京津猖狂进攻的时候,却接受一些统治阶级人物做他们的领导。同时,这个事实也证实了义和团在运动高潮中,发生了这一举动,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而是和它起源于乡团分不开的。......
2023-08-17
法军一部分队伍由陆地出发。刚到下午,一切都准备好了的时候,法国军突然奉命作防卫战。次日苦力中有些人到河内,传说法军战事失败,城内各处的哨兵实际上受到石击。中国军队冲到300码以内,但法军的开花炮弹和排枪子弹的叫声,使他们萎缩、混乱了。但是法军的神经一时受到震撼,下攻击令以前已是下午4时了。但几乎没有一点预兆,火箭如雨般地落在堤上,燃烧曾为中国人的兵营,而在这时候法军正在里头睡着的许多草屋。......
2023-08-17
而杨君自称据《行实》,系之三十四年;误一矣。是《年谱》缪妄无待辞费;误二矣。《年谱》谓据《行实》,万历元年,先生以六年考绩及山陵行成,进左柱国兼中极殿大学士,官一子尚宝司丞。[1]杨铎编:《张江陵年谱》,“中国史学丛书”,长沙商务印书馆民国27年出版,定价4角。......
2023-08-17
年轻的旅团长已经沿着谅山公路出发,波里也将军接到命令追击在北宁溃散向太原方面逃走的华军。太原位于一个3英里宽的平原的北缘。法军在山西所熟知的喇叭吹响了,从平原传过来。他们因为携带武器反抗法国的保护权被判处死刑。很明显的,华军未曾想到法军会到太原去。纵队急速向北宁及河内撤退,四天后到达。中国军在法军撤出后立即重踞太原。给养的困难又使该法军部队撤出太原。......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