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阐述写作命题思考框架及要素确定

阐述写作命题思考框架及要素确定

【摘要】:这样的期待至关重要,这是写作命题走向自觉的关键。这就涉及写作命题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写作的基本规律。图6-1写作命题思考框架综合起来看,可以构建如图6-1的写作命题思考框架。这个框架,呈现了写作任务大致的产生机理,写作命题评价也可以据此展开,形成基本的交流平台。

在众多写作试题类型的梳理、研究中,能看到少数研究者会较为自觉地触及题型背后更为基础的问题。譬如,章熊指出,“写作测试中的题型研究实质上是一种对写作能力和技能的分解与综合关系的研究”[2],这意味着“写作能力、技能”是写作试题命制和研究的根本着眼点。后张开指出“社会对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类型进行划分还不统一”,并给出了区分试题类型的两个视角:“命题提供的内容角度”与“作文考查的能力指向”。[3]

“题型研究实质”和“题型分类视角”,都触及了一个基本问题,写作试题命制到底要考虑什么要素。这些已有的思考可以为写作命题思考框架构建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要继续寻求突破。

从考试规律看,进行写作测试是给学生出示一个任务,让学生产生特定的反应,形成特定的反应成果。我们通常是根据学生的反应成果推断我们看不到的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反应,推断学生的写作能力或素养水平。因此,设置什么样的写作任务,首要取决于我们期待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哪些和怎样的反应,最后形成什么类型、怎样品质的作文成果。这样的期待至关重要,这是写作命题走向自觉的关键

那么,对学生的反应及其成果品质的具体期待从何而来?这不能完全依赖命题主体的主观经验,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涉及写作命题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写作的基本规律。在命题环节中,这具体表现为对测量构念“写作”的认识。只有当我们设计的任务引发符合一定写作规律的写作行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写作测评的意义。

而对写作构念的认识,很多时候是一种选择。因为每一次考试都有特定的目的,试题命制受制于、服务于特定的考试目的。除此之外,考试时间、工具等方面的安排,此处简称考试方案,也会对具体的命题产生显著的影响。

图6-1 写作命题思考框架

综合起来看,可以构建如图6-1的写作命题思考框架。

这个框架,呈现了写作任务大致的产生机理,写作命题评价也可以据此展开,形成基本的交流平台。接下来需具体探讨的是各要素的内涵和实践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