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锚定标准》中有这样的说明:“标准界定了每一个学年末,学生应该能理解什么和能够做什么。”[8]这一说明揭示了理解和描述阅读素养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其次,《阅读锚定标准》的前两个维度“主要思想和细节”与“艺术和结构”下面的具体标准,也都指明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本的不同侧面应该作出怎样的认知反应。......
2023-08-17
技术正在不断地融入人们的社会和生活工作中去,因此关于阅读素养的界定需要更新和延展[52],以顺应“电子设备和电子文本普及的趋势”[53]。
(一)文本类型角度:调整分类视角及外延
2000—2018年,PISA文本类型的变化是较为显著的,如表3-5[54]所示。其中有特定类型具体样式的增加,譬如表达方式类型中逐步增加旨在分享信息、处理事务的“交流”型文本,以及读者、作者间可以深度交流的“互动”型文本;也有文本分类角度的调整、丰富,如2018年增加“文本来源”与“结构和导航”两个文本分类角度。作出这些调整是因为信息技术引发了阅读对象的变化。
表3-5 2000—2018 PISA文本类型的主要变化
续表
(二)阅读情境角度:扩大文本选择范围
2000年至今,PISA测评框架中的“情境”类型没有变化,但各类情境中的文本类型有所增加,文本涉及范围有所拓宽,而所有变化的共通点在于:增加了电子媒介中的各类文本。譬如,2009年开始,个人情境类文本包括了电子媒介中的个人Email、短信息和日记风格的博客,公共情境类文本包括了论坛、博客、新闻网站和在线公告等,教育情境类文本加入了互动学习软件,职业情境类文本提及了在线招聘广告、工作场所指南等。[55]
(三)认知过程维度:深度关注电子阅读技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依据2012年电子阅读测评情况,专门分析了导航技能和电子阅读表现之间的关系,各参与国或地区的学生在电子阅读导航技能上的表现差异。
导航技能,包括电子阅读过程中的其他微观技能,不仅仅是操作熟练度的问题,还与隐性的认知能力相关。譬如,学生需要理解每一个任务的目标;需要有好的评价能力,评估资源的可信度,根据链接名称的暗示预测一组尚未看到的屏幕可能呈现的内容等。访问过程中,还依赖元认知能力,譬如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不盲目点击,保证访问路径是符合任务需要的。除此之外,导航能力可能还需要学生具备“组织和空间感”,譬如,能在头脑中构建网站内容结构图,由此能够自信地在不同的网页间切换。[56]
因此,“导航是电子阅读的关键能力”[57]。学生平均导航水平对不同国家或经济体学生的电子阅读表现差异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基于这样的原因,2018 PISA阅读测评框架,对导航技能及其重要性做了专门的解释,并在文本分类框架中增加了“结构和导航”这一维度。
当然,重视技术的直观表现之一是采用机考。在2015试测中发现,大约有2/3(65题)的题目,纸笔模式和机考模式的难度是等值的,而有38题则因为测评模式不一致,试题难度发生了变化。[58]这又进一步证明了媒介、工具对读写认知过程、成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有关读写测评:理论与工具的文章
《阅读锚定标准》中有这样的说明:“标准界定了每一个学年末,学生应该能理解什么和能够做什么。”[8]这一说明揭示了理解和描述阅读素养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其次,《阅读锚定标准》的前两个维度“主要思想和细节”与“艺术和结构”下面的具体标准,也都指明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本的不同侧面应该作出怎样的认知反应。......
2023-08-17
明晰了测评构念、选择了测评途径之后,就进入测评工具开发或选择阶段。阶段三开发测评工具时,需注意测评的是“潜在的”[17]构念,因此测量与评价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用外显的工具引发学生隐性的思维过程、认知反应,并据此判断其构念发展水平。此处勾勒的测评工具开发小模型突出了测评工具开发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即需要考虑工具引发的学生反应。......
2023-08-17
GR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分级阅读体系,就是因为其较为精细地描述了一个阅读素养层级发展的连续体。(一)GR读写连续体的“级别”GR非常突出的一个贡献是建构了从学前到8年级的“读写学习连续体”,逐级描述了读写能力可能的发展轨迹。读写连续体描述的是“一般特征”“一般标准”。对不同级别读者主要能力表现的描述,勾勒的是对特定水平学生的“一般期待”。......
2023-08-17
国际阅读“测评框架或说明”文件蕴含的一些基本追求也是我国考试研究者、命题人员和测评文件编写者等相关人员需要重视的。如何保证上述三个层面的良性互动,是我们在剖析国际“测评框架或说明”文本之余需要反思和探究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学习国际“测评框架或说明”文本的技术规范开始,同时也许还需要适当调整我们的思维模式。......
2023-08-17
在差异背后,可以找到国际读写测评中的一些基本趋势、规律。(三)测试任务层面,形式丰富,内容有学术性以上测评案例中的“任务”与我们熟悉的题目,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案例4德国课程标准中呈现的测试样例则是一个大任务中包含一系列连贯性的子任务,子任务是完成大任务的一个环节,完成一组子任务就完成了一个大任务,按要求建构了一个档案袋。其实,尊重读写规律、需求的任务,就是“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
2023-08-17
测量与评价,两者各有专门的话语系统但又密切相关。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将语文测评途径和语文测评构念联合起来思考,可以作出如下假设。......
2023-08-17
为了适应我国当前需求,同时兼顾国外测评的多样性,以下择取国外部分高利害考试和日常总结性测评案例加以剖析。11年级这一套试卷的三个模块,共呈现了6篇阅读文本,题目总计22个,其中选择题19个、基于阅读的写作题3个。其中的“语言与文学研究”领域开设三门课程,每门课程又分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的《语言A:文学》课程,相当于是将我们的整本书阅读中的文学作品阅读课程化了。......
2023-08-17
考试大纲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过,不可回避的是,细究考试大纲,还有一些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一)测评领域的界定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试大纲给“表达”领域分出了两个考查内容板块: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2015年,有11个省市的考试说明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板块设定测评目标。[5]当然,实际的考试命题终究还是要操作性框架的,考试大纲文件的取消,并不代表着考试大纲中的概念框架、思维方式会同时消失。......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