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使是命制综合性试题,也需要了解“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个领域原本的命题导向。(一)“阅读与鉴赏”的测评导向与要点因为“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的“命题指向”更为直接地表达了“阅读与鉴赏”的测评方向,所以可以由此入手探究该领域命题要旨。......
2023-08-17
学业质量标准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了更加清晰地表达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表现,每一级学业质量水平都分为四点来表述,正好对应了四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也就是说,四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水平的表达框架,是语文学科描述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宏观和显性维度。
不过,“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命题指向”是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个维度说的。
那么命题的时候,究竟应该用哪一个框架作为操作性框架?“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的“命题和阅卷原则”第1条指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依据高中学生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相应水平要求,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呈现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这段话明晰了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三个语文实践活动领域的关系,如图2-5所示:
图2-5 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语文实践活动领域关系图
从命题角度和学生反应方式来看,测评领域应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这也体现出了对2003版课程标准和2019版考试大纲的继承和发展。
事实上,四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也的确需要通过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个领域的实际表现来判定,所以语文学业质量各级水平描述语中隐含的中观描述维度就是这三个学习领域,如以下解析所示[12]:
4-1 能不断扩展自己的语文积累,自觉整理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在梳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探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解释;能将发现的语言运用规律用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实践(笔者注:梳理与探究)。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的正误与恰当程度,察觉其言外之意和隐含的情感倾向(笔者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的目的、要求,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从字顺、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笔者注:表达与交流)。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主动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笔者注:综合)。
4-2 在理解语言时,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展开联想,并能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的观点。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尝试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能用文本中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笔者注:阅读与鉴赏为主)。在表达时,讲究逻辑,注重情感,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感情真实健康,表达准确、生动(笔者注:表达与交流)。
4-3 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笔者注:阅读与鉴赏)。喜欢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笔者注:表达与交流)。在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笔者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4-4 有通过语言学习深入理解、探究文化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意愿,能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笔者注:综合);能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论述相关的文化现象和观念,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各类作品在文化观念上的异同(笔者注:阅读与鉴赏)。能主动参与语言文化问题的讨论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些语言、文学、文化现象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探究,尝试撰写相关调查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发展自己的文化理解与探究能力,主动吸收先进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注:综合)。
这样,在命题层面,“学业质量水平”就可以与“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的“命题指向”关联起来了。
在着手命题设计前,可以如上所示,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个角度梳理学业质量水平。
下一步则可以尝试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个维度,将课程标准中“命题指向”的具体内容和学业质量水平描述的具体要求整合起来分析,由此探寻各个领域的测评方向、重点。其中描述各领域综合表现的部分,可以是在设计单领域任务时兼顾,也可以是通过设置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来落实。
有关读写测评:理论与工具的文章
不过,即使是命制综合性试题,也需要了解“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个领域原本的命题导向。(一)“阅读与鉴赏”的测评导向与要点因为“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的“命题指向”更为直接地表达了“阅读与鉴赏”的测评方向,所以可以由此入手探究该领域命题要旨。......
2023-08-17
在常青的叙事中,他初中所在的班级规模过大,约有五六十人,教师通常只会关注到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因此,他在话语权和归属感等方面都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当前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班级规模与学生的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班级规模过大的情况下,例如常青所在的五六十人的教室,前排和后排、讲台和后排的学生之间仿佛是“隔海相望”的,教师往往所能关注的只是讲台正前方的某个区域,而无法顾及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2023-10-21
布尔型关联规则处理的值都是离散的、种类化的,它显示了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单维的关联规则中,只涉及数据的一个维,如用户购买的物品。检查冗余的多层关联规则:挖掘多层关联规则时,由于项间的“祖先”关系,有些发现的规则将是冗余的。挖掘多维关联规则的技术。......
2023-11-08
关联规则是寻找在同一个事件中出现的不同项的相关性。关联分析即利用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关联规则挖掘问题的描述:项目集,设I={i1,i2,…关联规则挖掘的目标,给定一个事务集合T,关联规则挖掘即找出T中所有满足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高于一个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的关联规则。......
2023-11-08
测量与评价,两者各有专门的话语系统但又密切相关。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将语文测评途径和语文测评构念联合起来思考,可以作出如下假设。......
2023-08-17
考试大纲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过,不可回避的是,细究考试大纲,还有一些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一)测评领域的界定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试大纲给“表达”领域分出了两个考查内容板块: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2015年,有11个省市的考试说明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板块设定测评目标。[5]当然,实际的考试命题终究还是要操作性框架的,考试大纲文件的取消,并不代表着考试大纲中的概念框架、思维方式会同时消失。......
2023-08-17
明晰了测评构念、选择了测评途径之后,就进入测评工具开发或选择阶段。阶段三开发测评工具时,需注意测评的是“潜在的”[17]构念,因此测量与评价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用外显的工具引发学生隐性的思维过程、认知反应,并据此判断其构念发展水平。此处勾勒的测评工具开发小模型突出了测评工具开发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即需要考虑工具引发的学生反应。......
2023-08-17
在差异背后,可以找到国际读写测评中的一些基本趋势、规律。(三)测试任务层面,形式丰富,内容有学术性以上测评案例中的“任务”与我们熟悉的题目,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案例4德国课程标准中呈现的测试样例则是一个大任务中包含一系列连贯性的子任务,子任务是完成大任务的一个环节,完成一组子任务就完成了一个大任务,按要求建构了一个档案袋。其实,尊重读写规律、需求的任务,就是“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