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书道澄怀:让学生受益于古今书法家的美好品质

书道澄怀:让学生受益于古今书法家的美好品质

【摘要】:柳公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历代书法家对其书法也有很高的评价。柳公权以书喻政,一方面说明其对书法创作的态度,一方面也巧妙地借书法艺术的精神进谏。柳公权正因其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及人品素养才使其清劲挺拔的书风流传后世。通过学习书法,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学书先学做人。在书法教学中我们为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让学生体味做人的道理。古代许多著名书法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为老妇书扇,颜真卿忠直刚烈,柳公权豁达大度,郑板桥体察民情等。这些史传佳话随同他们的书法名作,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并闪着耀眼的光华。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字虽写得不错,但人品不佳,人们厌其人,而恶其字,最终人书俱废。通过讲述这些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人书俱佳的书法家学习,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

柳公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落笔清朗雄秀,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与颜真卿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时即享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之说。历代书法家对其书法也有很高的评价。宋朝的大文豪兼书法家苏东坡,曾经赞赏柳公权的书法“具有新意,一字千金并非虚语”。另一位宋朝书法家米芾则称赞其字“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柳公权除了以书法成就名传千古之外,其“心正则笔正”的“笔谏”也被世人传为佳话。有一次唐穆宗问柳公权如何将书法写好,柳公权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如果人品不高,则落墨无法。柳公权以书喻政,一方面说明其对书法创作的态度,一方面也巧妙地借书法艺术的精神进谏。从此“心正笔正”说一直流传,成为书法伦理标准之一。

字如其人。事实上书法、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都相当程度地反映出作者的性格、修养,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柳公权正因其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及人品素养才使其清劲挺拔的书风流传后世。后人不但重其书艺,而且慕其人品,致其书法与人格并垂不朽。

教师通过讲述书法渊源和字体演变,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书法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和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