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动漫走出去:新特征与文化传承

中国动漫走出去:新特征与文化传承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为中国动漫艺术赋予了新特征。一方面,中华文化的资源储备极其丰富,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传统文化为其赋能,两方面共同作用下,中国动漫开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为中国动漫艺术赋予了新特征。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上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一批以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创作的“闪客”为网民奉献了最初的网络动画作品。与此同时,漫画不再是印刷在纸上的图画而已,在新兴的互联网上,出版商和网络商业纷纷自建网站连载漫画,漫画的形式开始更趋多元化,有些漫画加入了电脑效果,变成了“会动的漫画”。

1.网络动漫异军突起

在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动画作为中国动画的重要代表,凭借媒介优势成为与影院长片和电视动画并驾齐驱的一大动画类型。网络动画具有流媒体性,易于实现虚拟互动。一般来说,网络动画单集时长较短,有每集三至五分钟的泡面番与每集二十分钟左右的剧情动画。网络动画起源于Flash动画,而在3D动画技术普及后,三维动画成为网络动画的另一主要分支。网络动画的两大类别一为二维平面动画,一为三维动画,在动作捕捉技术相对成熟后,三维动画的制作速度显著提高,它将人类演员的动作套用在动画角色上,流畅的运动令动画角色更具动感,但与二维平面动画的自由度与灵活度相比,三维动画的视觉效果便略显平庸,因为三维动画的技术极致在于与真实世界的生命体等同,二维动画则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限定。

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赋予了漫画新的特点、新的生命,也在网络上催生了漫画新形态,如动漫漫画、互动漫画、三维漫画以及博客漫画。其内容形式也实现了是从传统分页漫画扩展至条漫,从黑白漫画扩展至彩色漫画,从静态翻页到动态点击的转变。[14]博客漫画极大限度地扩展了漫画的创作队伍,由于网络传播的优势,博客漫画极大地满足了漫画作者的表现欲,而且方便志趣相投的漫画作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网络动漫题材相对广泛,悬疑推理、冒险热血、少女恋爱、治愈萌系、机战科幻、体育运动等题材备受好评,哔哩哔哩、腾讯、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以及有妖气、快看漫画等平台聚集大量动漫作品,通过会员付费或内容付费方式进行阅读、观看。网络动漫实现了网络小说、漫画、动画、游戏之间的联动,还出现了一种新的产品类型——介于动画与漫画艺术形态之间的动态漫画。动态漫画和普通漫画相比具有镜头的动态变化和声音,但与动画相比则更类似漫画作品。动态漫画制作周期短,资金投入也小于动画,就网站播放量来看,动态漫画还很有市场。

2.民族风格强势回归

民族化风格是中国动漫长久以来的艺术追求,尽管在面对美、日动漫的大批涌入时没有招架之力,一度模仿潮流而丢掉了民族化追求,但在网络时代,具有新式民族风格的动漫作品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普遍好评。在影院动画方面,《风语咒》《吃货宇宙》《豆福传》《大护法》《大鱼海棠》《小门神》等作品均携有浓郁的中国风,动画剧集方面《少年锦衣卫》《刺客伍六七》《少年歌行》《狐妖小红娘》《剑网3:侠肝义胆沈剑心》《画江湖之不良人》等作品也选择武侠风格路线,点击量十分可观。其中,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短片《元日》《相思》《游子吟》《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可谓艺术品质精良,中国风格浓重。在原创漫画方面,《长歌行》《子不语》《妖怪名单》《傲世九重天》等主打古风、仙侠、奇幻,收获了众多国内外青年读者的喜爱。

动漫创作的民族风格转向说明,在动漫产业实践中民族风格取向重回欣赏视野,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的差异性不但能够吸引海外观众,两者的时间跨度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一方面,中华文化的资源储备极其丰富,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传统文化为其赋能,两方面共同作用下,中国动漫开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移动互联时代的民族风格与中国学派的民族风格不同,其色彩更加艳丽、配乐更偏流行、叙事节奏加快、角色形象相对写实。这种变化反映出时间与环境对民族性的影响,也从侧面说明民族文化只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并非一成不变。

3.审美主体多元混杂

《狐妖小红娘》宣传海报

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特征改变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权力关系,动漫的欣赏者也拥有了多重身份。网络动漫的受众与传统动漫受众不同,他们跳出大众传播场景,以点对点的方式完成交流互动。

相比影院动画观众收视的仪式感、电视动画观众收视的随意性,网络动画观众的收视方式更为自由,他们可以选择不同尺寸规格的屏幕终端,实现了收视场景的随意切换。在网络动漫受众的多重身份中,他们首先是网民。网民熟悉网络文化环境,对网络语言较为敏感,早已适应了网络动画的各类播放规格与时长,此外,他们还是评论家,以弹幕的形式实现在线品评与讨论,形成传播的实时反馈。

更重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生产者,他们常以动漫作品为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并形成同好圈分享作品,以创作行为判断,他们与原作者地位平等。而在一些交互式作品中,创作者需要与网友共同完成作品,这种直接参与原始创作的合作方式只有在网络时代才能大范围发生。当然,他们的原初身份依然保留,欣赏者是艺术传播中人的要素,它与创作者一样具有主体性,所以,只有作品中的艺术信息被欣赏者顺利接收,艺术传播过程才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