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动漫国际交流历程,中国动漫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大致分为作品输出、人力输出、合作发展等,它们处于走出去模式的基础层次,而价值含量更高的版权输出与资本输出尚不成熟。走出去的这些具体方式各有利弊,但以长远眼光审视,它们都为中国动漫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支生力军。......
2023-08-17
“发达的商业化运作和全球性的市场拓展一直是美国动画产业的核心价值”[1],美国动漫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成功,与其说是动漫艺术的胜利不如说是商业机制的功劳。美国动漫的发展思路是将动漫纳入影视工业体系,利用长期的制作经验积累与市场营销策略帮助与指导动漫产业发展。事实证明,大众文化商品的全球流通带来了显著的文化传播效果,学习与借鉴美国动漫产业的全球传播经验必然对加快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有所助益。
1.“高概念”策略成熟
美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创作结晶是“高概念”电影,它指的是“以美国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程式化的电影制作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营销指导创意的电影生产方式及后续的市场运作”[2]。高概念策略目标指向作品的商业成功,因此其情节设置并不复杂,为保证影片在叙事层面眉目清晰,传统的三幕式结构应用最为广泛。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三幕设计是迪士尼动画最常用的叙事方式。开端部分交代角色与核心事件;发展部分围绕核心事件升级矛盾;在高潮和结局部分,主要角色将克服困难、完成目标。以《飞屋环游记》为例,影片以小男孩罗素向独居老人卡尔索要徽章将观众引入叙事,罗素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卷入了卡尔寻找“仙境瀑布”的冒险之旅,而这场冒险实际却是老人为完成和过世妻子的约定而设计的生命告别仪式。一老一小在气球屋里朝目的地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丛林怪鸟凯文、会说话的小狗道格和卡尔年轻时的偶像查尔斯,谁知查尔斯却是个利欲熏心的探险家,他为满足私欲逼迫卡尔为保留气球屋而牺牲凯文。当卡尔无意间翻开妻子的旅行日志,他发现妻子的梦想早已实现,那就是她与卡尔度过了幸福美满的一生。善良与勇敢最终使卡尔选择救出凯文,一老一小在经历冒险后回归正常生活,但两人的情感世界却更加丰盈。
《飞屋环游记》情节线
“高概念”影片的三幕结构保证了故事叙事的完整性,观众在一部电影的时长中有笑有泪,不用花费更多思考力,只需跟随电影节奏感受视听效果与情感波动即可,这种“快餐电影”就像速食食品,市场认可、品质稳定、味道尚佳,但千篇一律的刻板与保守又使其缺少回味,看过即忘。
除了叙事策略,“高概念”电影的成功还与作品的角色塑造相关。美国动画的主要角色常带有英雄主义色彩,而英雄原型对应的是能够战胜自我、勇于为他人牺牲的精神品质。美国的动画英雄一般不具备超我式的完美人格,为了更具戏剧张力,他们身上的缺点或缺陷会被尽量放大。如《疯狂原始人》中裹足不前的瓜哥、《无敌破坏王》中想做主角的拉尔夫、《神偷奶爸》中面冷心热的格鲁等。当然,在故事结尾,不完美的英雄依然能够超越自我完成转变与成长,这种自我式的人格特征为角色增加了真实感与可信性,它使角色超越受众的性别、年龄、民族与个性差异,直接完成与受众的情感对接,满足了不同地域观众的情感诉求。
2.善于包装与颠覆
美国是多民族国家,多元的民族文化与种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美国的民族精神。美国文化包容性较强,这使得美国动画取材范围空前广泛,古今中外皆可为我所用。美国动画善于“借船出海”,取材上不分民族、地域、国家,欧洲童话、中国传说、非洲传奇无所不包。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动画对于各类题材的使用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利用美国价值观念对其进行包装,以美国价值内核颠覆原素材中的民族文化价值。
以《花木兰》为例,“木兰从军”的故事不但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也颂扬了中华民族的孝文化。但在动画片中,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动因被阐释为追求自由与实现自我价值。影片借中国故事外壳填充美国价值追求,这样改写固然达到了文化降维目的,毕竟自我发展需求相比孝文化更容易被世界观众理解,影片因此可以更顺畅地在世界市场流通,但站在中国文化立场来看,这种故事改写方式不免简单粗暴。
《花木兰》剧照
客观而言,美国动画的改编策略对于美国文化输出具有战略性意义。这种改编方式能够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是,动画创作者对于美国精神的确定性认知,以此为基础,才能综合运用动画技术技巧完成价值观改装——这种经验需要以产业的成熟与发达为后盾。当经过价值观改装的动画作品返销到故事原产国,本土观众因为对题材的熟知而在观影的同时接受了美国文化价值的影响,长此以往,对于美国文化的认同将成为全球文化表征。
反观中国动画,创作伊始首先需要明确故事的精神内核,它既是作品之神,也是作品之韵。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完成自我救赎、重新获取力量,《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对自我命运的认知、反抗与抉择都是引起观众高度情感共鸣的核心要素,而相当一部分国产动画却缺少对故事精神的提炼与升华,作品相对平庸。可见,中国动画作品想要获得海外市场认可,创作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作品的精神主旨,继而分析其与中国精神文化的契合点在哪里,又应与世界普遍接受的思想观念如何发生关联。动画创作只有理顺作品文化层面的内在联系,才能在精神与情感层面获得认同。
3.技术服务于故事
动画是技术与艺术的集合体,离开了技术的艺术无所依附,无异于空中楼阁,离开了艺术的技术空有其表,无异于金玉其外。但技术与艺术分属不同领域,两者很难实现同步提升,因此需要在创作中分清主次。
美国动画善于在实践中进行技术探索,通过具体作品的制作提升动画产业总体技术水准。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动画代表着现代动画技术的前沿水平,堪为动画制作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值得肯定的是,尽管美国动画在技术层面遥遥领先,但他们没有在技术革新的过程中迷失方向,至少在叙事动画创作领域,技术的工具性必须服务于故事。动画作品是创作者利用视听语言讲述的奇幻故事,它不需以炫技喧宾夺主。没有讲好故事的动画电影无论其镜头多么壮观、色调多么悦目、细节多么精致,也依然改变不了它注定失败的结局。高超的动画技术如果不能为剧情服务,其结果也只能是制造视觉垃圾。技术固然是动画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但过于强调技术、为了追求动画效果而滥用技术反而增加负累,影响作品的最终呈现。在艺术领域,“少即是多”往往是颠扑不破的创作法则。
中国动画在技术追求方面走过弯路。中国动画在反思市场失灵时,曾将技术落后当作作品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认为二维动画不再是动画创作的主流,只有三维动画才具有竞争优势,技术开发与升级在彼时成为扭转中国动画命运的救命稻草。然而事实相当残酷,2006年投入巨资的三维动画《魔比斯环》票房惨败,尽管技术水平达不到世界顶级程度,但并非不可接受,反而是剧情上的硬伤令观众对该作大为失望。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动画的技术水平早已突飞猛进,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画制作引擎,可以说,技术问题基本解决,但2018年上映的《风语咒》票房收入仅突破1亿元人民币。作为《画江湖之侠岚》的首部电影,拥有逾两百集网络动画和八千万核心粉丝的良好基础却依然无法取得市场认可,除去行业发展环境的宏观影响要素,剧情设计和角色设计上的失误才是作品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这表明,中国动画现阶段的发展任务依然在于提升讲故事的能力与技巧。
有关中国动漫“走出去”探索的文章
回顾中国动漫国际交流历程,中国动漫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大致分为作品输出、人力输出、合作发展等,它们处于走出去模式的基础层次,而价值含量更高的版权输出与资本输出尚不成熟。走出去的这些具体方式各有利弊,但以长远眼光审视,它们都为中国动漫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支生力军。......
2023-08-17
本文提出中国动漫“走出去”需要实现内外兼修:向内深挖民族化创作的资源和宝库,解决好“传播什么”的问题,向外优化国际化传播的策略和方法,解决好“怎样传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动漫“走出去”应该实现“内外兼修”。......
2023-08-17
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精神风向标,也是民族文化的外在展现。这些作品,通过对民间传说的重构和塑造,构成神话背后的历史传统,让文化深处的记忆符号重新显现,同时通过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完成了“神性”与“人性”的结合,构建了属于“90后”“00后”甚至“10后”的文化自信。[7]高薇华、青语潇:《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2023-08-17
一种观点认为故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故事的最大价值和魅力在于赋予人生以意义。其次,动画故事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某些故事是民族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传播着一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全球有99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兔侠传奇》播映权,创造了中国电影出口的不俗成绩,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诸多国际荣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概念图......
2023-08-17
这与音乐创作团队本身的特质有关:一是对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视不足,二是缺乏成熟的动漫制作经验。反观四十年前的经典动画作品《哪吒闹海》,“古色古香”的音乐贯穿全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08-17
而“边缘”路径指的是低涉入度的口碑接受者和潜在消费者凭借情感波动引发态度转变,他们更多关注以效用为中心的口碑评价,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的刺激信号与情感启发从而对口碑产生相应的反馈。......
2023-08-17
“中国学派”开创了中国动画美学的新形式,借鉴传统艺术造型和表演程式形成了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那一时期中国动画电影的成功就在于其创造性地化用了文学、戏曲、音乐与美术等中国诸多文艺形式中的元素,从中国古典、现代和当代文学的丰厚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023-08-17
日本动漫能够顺利走出国门、在国际传播中取得成功,首先得益于优质作品的层出不穷,而大批量优秀作品的创作完成与日本动漫产业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日本动漫产业盈利的重头戏在衍生产品开发。日本国家对于卡通营销接受程度较高,动漫授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卡通明星不但可以代言产品,也可以成为地区或行业的宣传符号,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增进与用户之间的亲密度。强化导演的品牌效应是日本动漫产业的又一特征。......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