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这些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追求,让民族化的动漫音乐拥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鲜明个性与辨识度。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戏曲、器乐、歌舞音乐以及民间说唱等各具特色,成为展现民族特点的重要方式。例如,中国民族乐器中的琵琶、扬琴、箫、笙,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这些乐器虽然结构简单但能表现悠远意境,吹出千古幽思。......
2023-08-17
针对影片中存在的音乐民族化的局限,笔者拟从传统资源、制作手段、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以推动中国动漫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建立中国动漫音乐美学体系。动漫音乐创作者要充分挖掘传统音乐资源,深入研究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调式调性等艺术规律,建立中国动漫音乐美学体系,为动漫音乐的民族化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不同于西方古典音乐不同的美学构成:从音列上看,中国传统音乐主要以五声调式为基础,比较纯净、质朴;从体裁上看,中国音乐从古代到现代,绝大多数的音乐都与文学密切相关,所以和西方纯音乐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从乐器上看,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以“丝”“竹”为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从演奏上看,中国音乐的演奏多采用独奏和几样乐器相搭配的小型合奏,以发挥乐器的独特音色。[5]
中国古典音乐表演
创新技术手段丰富音乐形式。近几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动漫音乐创作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民族化创作亦可借助这千载难逢之机,以现代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跳板实现崛起。21世纪流行于中国网络的古风歌曲便是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的创造性结合:“古风”较“古曲”受众更广,古风歌曲的配器主要是以民族乐器为主,以电子合成器和西洋乐器为辅,具有现代感的同时又不失古典韵味;歌词古典雅致、措辞整齐,充满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中国式美感。在未来的动漫音乐中,可以更多地发掘民间唱腔、传统曲牌、戏曲种类等等,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传统音乐进行多方位的化用和改造,真正形成个性鲜明的动漫音乐风格。
重视动漫音乐人才和团队培养。人才是动漫音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打造一支动漫音乐人才队伍是加快提高动漫音乐民族化的关键。[6]民族化的动漫音乐人才首先应该具备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只有充分地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以及中国审美艺术思维,才能将其内化为创作经验,在作品中真正地体现出民族风格;其次是专门的音乐素养,动漫音乐人才不仅要熟悉中国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的不同创作规律,更需要分辨动漫音乐与一般影视音乐的不同;最后是动漫艺术理论基础,即掌握动漫配乐的特殊艺术规律,主要是音画的配合。
(作者简介:马珂晴,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硕士生)
【注释】
[1]孙四化:《动漫音乐的民族化初探》,《宿州学院报》2010年第7期。
[2]包德树:《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行者心路:35亿票房的背后,《哪吒》的配乐功不可没,http://www.sohu.com/a/334442799_821940。
[4]陈瑾:《浅析我国动画音乐传播民族元素的缺失》,《名作欣赏》2011年第30期。
[5]刘名扬:《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审美差异》,《音乐探索》2008年第2期。
[6]高松华:《与时俱进按需培养动漫音乐制作人才》,《乐府新声》2008年第4期。
有关中国动漫“走出去”探索的文章
[2]这些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追求,让民族化的动漫音乐拥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鲜明个性与辨识度。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戏曲、器乐、歌舞音乐以及民间说唱等各具特色,成为展现民族特点的重要方式。例如,中国民族乐器中的琵琶、扬琴、箫、笙,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这些乐器虽然结构简单但能表现悠远意境,吹出千古幽思。......
2023-08-17
民族化的声音设计是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动画来说,最主要的听觉语言民族化体现在背景音乐当中。影片借鉴中国传统戏曲,灵活运用京剧锣鼓与动作程式塑造骄傲自大的将军形象。《三个和尚》充分展示了音乐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重要性,这次近乎极致的创作尝试为动画音乐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随着创作者对动画本体认知的不断深化,重视声音设计已在动画创作实践中成为共识。......
2023-08-17
《大闹天宫》场景设计在动画民族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动画人对于民族性问题的理解首先表现为民族形式的探索。[13]事实上,场景设计是中国动画最早完成本土化的环节。伴随中国动画人孜孜不倦的创作实践,对于动画民族化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民族化的场景设计成为创作者的自觉选择。......
2023-08-17
首先是民族化与世界化的关系。这样看来,民族化与世界化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两者相辅相成。笔者认为,新时代“民族化”的基本构成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契合的视听表现形式。其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组成了“民族化”的思想内容,而“契合的视听表现形式”则是结合时代特征和受众审美不断地创新视听风格,进行视听符号的最优组合。......
2023-08-17
回顾中国动漫历史,无数鲜活的动漫形象连缀成动画艺术长廊。中国动漫在塑造角色时常以对比手法凸显主要角色的性格转变。《没头脑和不高兴》剧照中国动漫在人物造型上偏于写实,其夸张程度低于时下流行的Q版形象。而高年龄层受众则对圆形人物的复杂性更加期待,非黑即白、非错即对的二元论不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的动漫角色更能令观众印象深刻。......
2023-08-17
民族化与走出去是贯穿中国动漫发展历程的两条并行线索,它们作用于动漫生产的不同阶段,是两种处于不同层面的发展策略。中国动漫民族化与走出去的矛盾还包含着一层特殊的冲突,即民族化与当代化的冲突。......
2023-08-17
与其他艺术种类一样,中国动漫也积极向民族文学与传统文化靠拢,从文学与艺术中寻找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西游题材的“常用常新”,说明中国古典文学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活力。民间故事是中国动画最大的资料库。在非新闻讽刺漫画方面,更是出现了抒情漫画、古诗句漫画、古典名著连环画等多种多样的民族化题材的漫画种类。而新时期的漫画在拓展题材类型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题材,比如古风、仙侠、奇幻等。......
2023-08-17
本文提出中国动漫“走出去”需要实现内外兼修:向内深挖民族化创作的资源和宝库,解决好“传播什么”的问题,向外优化国际化传播的策略和方法,解决好“怎样传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动漫“走出去”应该实现“内外兼修”。......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