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动漫的走出去探索

中国动漫的走出去探索

【摘要】:这与音乐创作团队本身的特质有关:一是对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视不足,二是缺乏成熟的动漫制作经验。反观四十年前的经典动画作品《哪吒闹海》,“古色古香”的音乐贯穿全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形同陌路:主题曲无点睛之效

民族化音乐,在创作理念上,坚持音乐为画面服务的原则,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在价值取向上,重视作品能否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艺术境界。因此,民族化的动漫主题曲在整部影片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要优化影片的视听感官,更要达到思想内涵的升华,实现音乐情感与画面情绪的和谐一致,从而进入“情景交融”的艺术审美之境。

从《西游记大圣归来》中的《勇敢的心》再到《白蛇缘起》中的《何须问》,每一部动漫电影中的主题曲都让人记忆深刻,它们不仅是影片情感的浓缩与主题的凝练,更是打造了一幕幕剧情的高潮。汪峰演唱的《勇敢的心》出现在大圣四人开启冒险旅途的情景当中,画面中的大圣、江流儿、猪八戒以及小女孩儿肆意奔跑在山间、丛林、草地,无拘无束、无所畏惧,正好与歌词中所传达的勇敢精神相互呼应;《何须问》更像是许宣心迹的表白:“何须问/浮生情/原知浮生是梦中/何须问/浮生情/只此浮生是梦中。”这首歌原本是许宣要教小白唱的,可惜那时的小白未能唱,许宣便回答:“不妨不妨,来日方长。”

回到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上,其主题曲《哪吒》以及片尾曲《今后我与自己流浪》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更多地被用来当作电影宣发手段。在电影正片中,本该发挥重要作用的主题曲却一直没有出现,直到影片结束,才伴着演职人员表迎来自己的“首秀”,这显然有悖于主题曲贯穿影片始终、总领影片发展的音乐制作逻辑。如果说张碧晨的《今后我与自己流浪》中唱出的是孤独、不被理解、渴望被爱的哪吒,那么GAI与大痒痒的《哪吒》唱出的便是人前桀骜不驯、不认命的哪吒,这两首歌曲正好体现了哪吒的性格转变以及成长过程,如果被巧妙地应用在剧情当中,则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貌合神离:整体音乐风格不一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因而“和谐美”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整体结构上讲究均衡、对称、平稳,以达到内与外的有机统一。因此,不仅要讲求单个音乐内部的曲调和谐、旋律优美,还要重视整部影片的歌曲在艺术风格上的协调统一。

《哪吒之魔童降世》宣传海报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追求喜剧效果和商业影片利益的前提下,其配乐是按照商业电影模式完成的。音乐音程短小,节奏型细碎,乐队编制组合变换频繁,整部电影中的配乐之间缺少内在的联系和逻辑,风格各异,给人明显的拼贴之感。主题音乐的缺失,更使得影片配乐“形散神乱”,没有形成标志性的主题旋律与统一的音乐风格。影片的配乐中即使运用了大量的民族乐器,但配乐的整体走向与写作习惯还是偏西式更多,民族乐器更像是一个被嵌套在西方管弦乐队的庞大编制中的摆件,没有将自身独特的韵味与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与音乐创作团队本身的特质有关:一是对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视不足,二是缺乏成熟的动漫制作经验。一方面,从乐队的编制上来看,虽然规模宏大,以西乐团、中乐团、合唱团、摇滚乐队等约200人的团队来录制音乐,但整体上依然较为偏重西方的管弦演奏;另一方面,影片的音乐主创朱芸编在英国主修电影音乐,中西结合的电影配乐是朱芸编的看家本领,但此前他并没有为国产动漫制作配乐的经验。

反观四十年前的经典动画作品《哪吒闹海》,“古色古香”的音乐贯穿全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作曲家金复载将编钟的声音运用到了《哪吒闹海》中片头、龙宫、天宫等场景中,这种质朴空灵的乐音既贴和中国宫廷钟磬乐的设定,又突出了独特的纯中国式审美。其次,《哪吒闹海》的主题旋律运用中国传统的雅乐音阶谱写而成,编制有民乐与西洋管弦乐队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加上速度与情绪等变化,使乐曲饱含抒情、欢快、悲情等多种情绪,在表达现代审美追求、体现中国音乐特色的同时,更是毫不单调地将整部电影的配乐风格统一起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