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致力于民族英雄的情怀打造和传统神话的当代表达,全片贯穿的是“英雄涅槃”和“自我救赎”的主题。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印记一般是人格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英雄”主题宣传海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英雄涅槃”的主题上更进一步,进行了“我是谁”的哲学思考,突出了“自我救赎”的主题。故事看似是孙大圣一行四人的冒险旅途,实际上却是大圣不断找回自我的过程。......
2023-08-17
深入创作层面,《罗小黑战记》依然存在剧情节奏和人物塑造方面的硬伤。电影是叙事的艺术,一般遵循起承转合的剧情规律,故事是否能够引人入胜,关键的一点在于对于故事时间和情节长度的把握,在文学中体现为“详略得当”,在电影中表现为“张弛有度”。时长为90-120分钟的电影不可能将生活原貌原原本本地展现在大荧幕上,因此剧情的节奏显得尤为重要。《罗小黑战记》故事的主要矛盾在于人类和妖精之间的生存问题,影片先是用了20分钟来展现罗小黑因为人类开垦森林失去本来家园而四处流浪的背景故事,接着用了近一半多的时长来展现罗小黑和无限的冒险旅途,这些情节不仅冲淡了故事本身的节奏,也弱化了以风息为代表的激进派妖族对人类的进攻,这也使得影片最后的决斗部分,无论是从情节发展还是从感情铺垫上,都显得难免仓促和生硬。
影片中的许多重要人物还存在着扁平化的倾向。特别是罗小黑的师傅无限这一角色,无论是在性格塑造上还是情感表现上都显得有些平淡。看完全片,观众对于无限的印象,似乎只能用一个“高冷”来形容。无限这一角色,似乎生来武功高强,至于他为什么拥有比妖精还要高强的灵力,我们无从得知。另外,无限在情绪上的起伏变化和心理上的变化也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无限实际上已经对罗小黑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早已经把小黑当成徒弟一样来看待,但是影片中却没有一处明显的情感爆发点,即使是在小黑被夺走“领域”、奄奄一息之际,也显得有点过于镇定自若。除此之外,影片中虽然角色众多,但是大部分都像是仪式性地走了个过场,既没有对白也没有情节的交代。
有关中国动漫“走出去”探索的文章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致力于民族英雄的情怀打造和传统神话的当代表达,全片贯穿的是“英雄涅槃”和“自我救赎”的主题。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印记一般是人格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英雄”主题宣传海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英雄涅槃”的主题上更进一步,进行了“我是谁”的哲学思考,突出了“自我救赎”的主题。故事看似是孙大圣一行四人的冒险旅途,实际上却是大圣不断找回自我的过程。......
2023-08-17
本文提出中国动漫“走出去”需要实现内外兼修:向内深挖民族化创作的资源和宝库,解决好“传播什么”的问题,向外优化国际化传播的策略和方法,解决好“怎样传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动漫“走出去”应该实现“内外兼修”。......
2023-08-17
这与音乐创作团队本身的特质有关:一是对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视不足,二是缺乏成熟的动漫制作经验。反观四十年前的经典动画作品《哪吒闹海》,“古色古香”的音乐贯穿全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08-17
从文化角度看,动画艺术在进入中国时就已开启了国际交流之旅。在世界电影节上的集中亮相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方明工作照《超级肥皂》剧照《狐狸打猎人》剧照《三十六个字》剧照作为中国动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交流阶段,此时动画文化输入的势头占据压倒性优势,相对的文化输出则主要体现为开拓加工片与合拍片。新世纪以来,动画文化国际交流不断。......
2023-08-17
回顾中国动漫国际交流历程,中国动漫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大致分为作品输出、人力输出、合作发展等,它们处于走出去模式的基础层次,而价值含量更高的版权输出与资本输出尚不成熟。走出去的这些具体方式各有利弊,但以长远眼光审视,它们都为中国动漫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支生力军。......
2023-08-17
“中国学派”开创了中国动画美学的新形式,借鉴传统艺术造型和表演程式形成了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那一时期中国动画电影的成功就在于其创造性地化用了文学、戏曲、音乐与美术等中国诸多文艺形式中的元素,从中国古典、现代和当代文学的丰厚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023-08-17
日本动漫能够顺利走出国门、在国际传播中取得成功,首先得益于优质作品的层出不穷,而大批量优秀作品的创作完成与日本动漫产业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日本动漫产业盈利的重头戏在衍生产品开发。日本国家对于卡通营销接受程度较高,动漫授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卡通明星不但可以代言产品,也可以成为地区或行业的宣传符号,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增进与用户之间的亲密度。强化导演的品牌效应是日本动漫产业的又一特征。......
2023-08-17
而“边缘”路径指的是低涉入度的口碑接受者和潜在消费者凭借情感波动引发态度转变,他们更多关注以效用为中心的口碑评价,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的刺激信号与情感启发从而对口碑产生相应的反馈。......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