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动漫:突破童趣审美的个性设计

中国动漫:突破童趣审美的个性设计

【摘要】:儿童文艺的审美特性是“童趣”审美,即造型或可爱、或滑稽、或天真、或美丽,动作弹性夸张趣味,色调明亮饱满,情绪正面健康,主题安全无害、传达的思想富于正能量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打破了这种“童趣”审美,开创了一种新的成人审美类型。其次,比起外形上的引人注目,角色的独特个性更为吸引成年人的关注。

儿童文艺的审美特性是“童趣”审美,即造型或可爱、或滑稽、或天真、或美丽,动作弹性夸张趣味,色调明亮饱满,情绪正面健康,主题安全无害、传达的思想富于正能量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6]但这样的角色往往存在着单一和扁平化的问题,缺乏立体感和丰富性,不足以对成年观众产生吸引力。《西游记大圣归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打破了这种“童趣”审美,开创了一种新的成人审美类型。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圣”角色造型手稿

首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造型,在儿童观众看来,可能是又“老”又“丑”的,但绝大数成年观众却认为这样的造型十分“帅气”。导演田晓鹏曾经坦言大圣的造型“可能不好看”,但却是一个充满侠气的角色。影片中的孙悟空完全脱离了张光宇先生在《大闹天宫》中定下的“美猴王”造型,长长的马脸,明显的法令纹,杂乱的棕色毛发,宽阔厚实的臂膀,肮脏破损的衣服以及忧心忡忡的神态,没有一丝天真活泼的“少年感”,是一个典型的落魄中年大叔的形象,仿佛身边随处可见的一类人。此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把中国人塑造成了含蓄低调的性格,“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已经成为人们对侠者的基本认识,加上影片当中的孙悟空本来就是一个落难英雄的身份,因此这种含蓄低调甚至又老又丑的外形反而显得恰到好处。

其次,比起外形上的引人注目,角色的独特个性更为吸引成年人的关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相比《大闹天宫》中“齐天大圣”的“神性”(法力无边、火眼金睛)与“猴性”(抓耳挠腮、活泼好动),更多了一份“人性”。影片中,他并不是人们传说中不可一世、完美无缺的盖世英雄,相反,他有着诸多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和缺陷,比如暴戾、灰心、口是心非等。但正是这些独特个性,得以迅速拉近神话人物和成年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代入感和移情作用。影片中有诸多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当面对江流儿的喋喋不休、连环发问时,孙悟空忍无可忍,一手锤飞了身边的树干,体现的是气急败坏和暴戾的性格特点;与大反派“混沌”交手时,由于法力被封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女孩被抢走,孙悟空流露出无可奈何和心灰意冷的表情;在与江流儿接触的过程中,对江流儿想要亲近和保护,但表面上却故作疏离,体现的是成年人的口是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