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动漫走出去养分探索

中国动漫走出去养分探索

【摘要】:“中国学派”开创了中国动画美学的新形式,借鉴传统艺术造型和表演程式形成了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那一时期中国动画电影的成功就在于其创造性地化用了文学、戏曲、音乐与美术等中国诸多文艺形式中的元素,从中国古典、现代和当代文学的丰厚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中国学派”开创了中国动画美学的新形式,借鉴传统艺术造型和表演程式形成了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中国动画电影有着令人难忘的原创印记,动画艺术家们在艺术形式和内涵层面等展开了积极的“民族化”实验,深入开掘中国丰厚的文化资源。

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三个和尚》、木偶片《神笔》《孔雀公主》、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水墨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以及将剪纸片和水墨片结合起来再经过拉毛工艺处理的水墨剪纸动画片《鹬蚌相争》《猴子捞月》等,无一不充满着中国文化元素,洋溢着华夏文明的书香底蕴。“中国学派”凭借这种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享誉世界。

对于如何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展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中国学派”的确做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探索:水墨动画把国画中的笔墨趣味运用在动画片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很大的提升,水墨动画的情趣独步世界动画艺术界,使中国动画在国际文化环境中获得一种身份和标志,成为中国动画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至今仍作为一种“活着的传统”得到世界的认同和传播。创作者以纯粹的原创精神、迷人的审美效果、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益的思想内容为目的,同时学习世界动画电影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动画片《大闹天宫》剧照

水墨剪纸片《鹬蚌相争》剧照

回顾这一段中国动画电影发展中的华彩篇章,能够看到动画电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浸染中努力拓展着自己的道路,以艺术自觉为出发点,对动画本体进行民族化的探索:以传统的形式为中国人所喜爱,以中国的面貌令世界所惊奇。那一时期中国动画电影的成功就在于其创造性地化用了文学、戏曲、音乐美术等中国诸多文艺形式中的元素,从中国古典、现代和当代文学的丰厚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具有民族特性的动画作品,凝结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心理及本民族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它不仅借鉴了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在其作品的深层结构中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