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中国动漫“走出去”需要实现内外兼修:向内深挖民族化创作的资源和宝库,解决好“传播什么”的问题,向外优化国际化传播的策略和方法,解决好“怎样传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动漫“走出去”应该实现“内外兼修”。......
2023-08-17
针对走向国际市场、受众群体转移、数字技术革命、审美现代转向以及渠道多元融合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当下中国动画在进行民族化创作时必须进行视听语言的革新,最关键的是要在国际化、全龄化、数字化、现代化以及多元化的创作观念下进行合理的尝试和探索。
1.主题音乐:从古典走向流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考虑到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和商业的需求,中国动画开始尝试在音乐上汇入更多的流行元素。最明显的一点便是邀请当红明星或者流行歌手为动画进行主题曲的演唱,1999年常光希导演的动画《宝莲灯》中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李玟的《想你的365天》、刘欢的《天地在我心》、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不仅配合了动画的剧情,丰富了人物情感,更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动画金曲。
伴随着动画、游戏、漫画等二次元的发展,一些优秀的中国风、古风[20]歌曲开始涌现,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并结合相关的剧情填充歌词,产生独特的意境。《秦时明月》中的《月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从前的我》、《大鱼海棠》中的《大鱼》、《魔道祖师》中的《醉梦前尘》等都是典型的中国风或古风的代表作。这些歌曲较多遵循了民族音乐五声音阶的调式,旋律是委婉悠扬的;较少使用电子拟音和混响等人工效果,在伴奏上也多半是琴、笛这些传统的民族乐器;歌词上往往借用文学和诗词典故,但又不晦涩生硬,兼具文雅和通俗、传统与现代,同时又颇具意境。
即便是音乐上都呈现出流行化的趋势,不同民族和国家也能呈现出风格上的差异。日本动画在类型化的基础上,音乐和配乐也都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有配合热血动画的燃情音乐,融入大量电子音效、拟音;也有配合爱情动画的轻音乐,善用人声和男女对唱,较少使用乐器伴奏。美国动画音乐具有明显的歌舞剧特色,唱法上善用美声,复调、和声唱法居多,伴奏上以管弦乐为主,气势较为恢宏。
因此,中国动画的音乐创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民族音乐素养,更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善于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创造出兼具商业性和艺术性的新民族化音乐风格。
2.角色造型:从本土走向国际
这里我们以连续火爆二十多年的超级IP形象“皮卡丘”为例。皮卡丘的形象最早出现在1996年GB游戏《精灵宝可梦/红绿》当中,游戏最初的设计者西田敦子参照了松鼠在吞食物时脸颊鼓鼓的样子创造出皮卡丘的原型,又参考了日本大福的形象,因此总体上比较符合日本本土对于“可爱”的定义,圆嘟嘟、胖乎乎的造型也十分贴近90年代的审美。经过1997年《精灵宝可梦》动画化后的皮卡丘在颜色上比最初的设计稿更为鲜丽,由原先的淡黄色调整为土黄色,肥嘟嘟的质感基本继承,搭配大红色的脸蛋,辨识度很高。进入新世纪,无论是游戏还是动画中的皮卡丘都明显瘦了许多,原本圆圆的脸蛋变成了扁圆,身材也明显苗条了,这样修长但不失可爱的设定似乎更加符合现代人对于“美”的定义,赢得了众多国际观众的喜爱。而在2019年上映的《大侦探皮卡丘》中,还原了皮卡丘身上的皮毛质感,更加接近“松鼠”形象的设定,毛茸茸的外表让它更讨年轻观众喜爱,作品不再追求卡通的风格,而是更加现实的、生物的质感。皮卡丘的形象在不断创新中更加具有大众化、国际化的色彩,受到世界各地宝可梦迷的欢迎。
我们可以看到,动画形象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是“讨人喜欢”,在保持本土化风格(松鼠、大福)的同时,更需要不断观察、研究现代观众、国际观众的审美偏好和需求,立足受众本位和国际视野,才能设计出火爆全球、经久不衰的超级IP。
3.背景美术:从写意走向写实
在增强叙事能力的基础上增加背景美术的纵深感和精致程度。中国传统审美讲求“情景交融”“传神写意”。深入动画创作中,动画背景往往具有高度的抽象化、意境化的特点。但是反观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我们可以发现,背景美术在场景还原和细节处理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审美和文化功能。宫崎骏和新海诚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你的名字》分别展示了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风貌,在某些场景上甚至做到了一比一的还原。伴随着动画的热映,这些在动画中出现的场景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和打卡圣地。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在背景上基本还原了墨西哥的民俗,其中对亡灵节的表现,更成了影片的经典桥段,该片的上映直接带动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增进了人们对于墨西哥文化的了解。
《白蛇:缘起》海报
《昨日青空》真实场景和动画场景对比图
新片《白蛇:缘起》中唯美的场景设计颇为人称道,CG动画技术很好地还原了中国的秀丽风景、湖光山色,大远景构图和灵活调和的色彩使得这些写实的场景依然保有“如诗如画”的美感。影片最后,小白和许宣在西湖上相遇的场景中,更是将西湖独有的“小桥、流水、人家”展现得淋漓尽致。《昨日青空》中的场景设定为江南小镇,为做到百分之百实景还原,主创团队花费近两年半时间,走访江浙12座大小古镇,复原近十个景点,包括已被拆除的古建筑,影片甚至可以看作中国江南的缩影,观众称“即便是没有出生在江南,也能感受到江南的风土人情”。[21]
4.影像呈现:从平面走向多维
不断更新的动画技术重塑着动画的视听呈现效果。传统手绘动画通过二维CG技术实现了颜色填充、特效添加和图层合成,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效果和立体感,除了一部分艺术动画和实验短片以外,现在大部分动画制作都普遍采用了二维CG动画技术;三维CG的兴起与普及则带来又一场视听革命,近几年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都采用了精致的三维CG技术,不仅不失影片的民族风格,精致的画面、流畅的特效还使其受到海外观众的青睐。
另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还增强了现代动画的互动叙事功能,使动画真正成为一门交互的艺术。VR动画《烈山氏》和传统电影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烈山氏》中,Pinta Studios借助VR技术,讲述了炎帝神农偶食致幻毒草莨菪并在幻境中与毒物幻化之妖兽大战的故事,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中国风视觉盛宴。“《烈山氏》讲述的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中国故事——神农尝百草,这是一部达到国际水准的VR影视作品,同时它又很中国。”[22]
VR动画《烈山氏》海报
5.审美格调:从高雅走向诙谐
国产动画一直强调动画的教育功能,定位少年儿童,因此偏向于“寓教于乐”,动画在整体格调上偏于严肃,而有失幽默和喜剧性。现代人在快节奏和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之下,更加想要从动画作品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和精神快感。这提醒动画创作者,要考虑适当增加动画的喜剧成分,例如幽默的语言、搞笑的情节以及滑稽的动作。
伍六七形象展示图
《刺客伍六七》中的搞笑场景
首先,造型是动画片整个角色设定的基础和先导,动画的造型是假定的、自由的、多样的,脱离真人形象的限制,能将角色的身份、性格都凝聚其中,形成“形象的基调”,在这一初始阶段,就需要将喜剧美融入其中,在《刺客伍六七》中主角伍六七的形象十分具有喜感,白色运动卫衣、黑色大裤衩,武器是一把剪刀,十分符合他“业余”“屌丝”的气质。其次,以动作、音乐等艺术手段不断提升其喜剧感染力,这是造型在时间轴上的延伸,是艺术形态由静到动的转化,同时也是视听联觉的表现过程,《刺客伍六七》中的夸张武打动作和插曲“阿珍爱上了阿强”为动画奠定了搞笑的基调。最后,语言和台词能够起到提升和深化的作用,《刺客伍六七》的配音采用了广东方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港片式”的幽默氛围。
造型、动作、语言这三个喜剧美的表现层次实际上是互为基础,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它们之间有补充、有衬托,喜剧效果就有层次性;它们之间有矛盾性,那么喜剧效果就会打折扣。[23]
有关中国动漫“走出去”探索的文章
本文提出中国动漫“走出去”需要实现内外兼修:向内深挖民族化创作的资源和宝库,解决好“传播什么”的问题,向外优化国际化传播的策略和方法,解决好“怎样传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动漫“走出去”应该实现“内外兼修”。......
2023-08-17
情节点在电影或电视剧的编剧术语中特指一个事变或事件,它被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些剧情模式为类型叙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创作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动画创作者应该更好地了解、掌握各类模式,最终实现创新突破。简单化、绝对化、公式化的描写,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真实,完全违反实际生活的情理,难免会招人反感。......
2023-08-17
一种观点认为故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故事的最大价值和魅力在于赋予人生以意义。其次,动画故事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某些故事是民族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传播着一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全球有99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兔侠传奇》播映权,创造了中国电影出口的不俗成绩,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诸多国际荣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概念图......
2023-08-17
这与音乐创作团队本身的特质有关:一是对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视不足,二是缺乏成熟的动漫制作经验。反观四十年前的经典动画作品《哪吒闹海》,“古色古香”的音乐贯穿全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08-17
而“边缘”路径指的是低涉入度的口碑接受者和潜在消费者凭借情感波动引发态度转变,他们更多关注以效用为中心的口碑评价,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的刺激信号与情感启发从而对口碑产生相应的反馈。......
2023-08-17
“中国学派”开创了中国动画美学的新形式,借鉴传统艺术造型和表演程式形成了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那一时期中国动画电影的成功就在于其创造性地化用了文学、戏曲、音乐与美术等中国诸多文艺形式中的元素,从中国古典、现代和当代文学的丰厚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023-08-17
日本动漫能够顺利走出国门、在国际传播中取得成功,首先得益于优质作品的层出不穷,而大批量优秀作品的创作完成与日本动漫产业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日本动漫产业盈利的重头戏在衍生产品开发。日本国家对于卡通营销接受程度较高,动漫授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卡通明星不但可以代言产品,也可以成为地区或行业的宣传符号,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增进与用户之间的亲密度。强化导演的品牌效应是日本动漫产业的又一特征。......
2023-08-17
从文化角度看,动画艺术在进入中国时就已开启了国际交流之旅。在世界电影节上的集中亮相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方明工作照《超级肥皂》剧照《狐狸打猎人》剧照《三十六个字》剧照作为中国动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交流阶段,此时动画文化输入的势头占据压倒性优势,相对的文化输出则主要体现为开拓加工片与合拍片。新世纪以来,动画文化国际交流不断。......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