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动漫开拓全球市场

中国动漫开拓全球市场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刻民族认同感的共同体,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大一统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是移民社会,美利坚民族是100多个移民民族的混合体。这种生态环境和民族构成对日本人的审美心理影响极深,集中体现为纤细敏感、调和中庸的民族性格。大和民族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具体表现为:物哀、空寂、幽玄三大审美范畴。

1.中国独特审美心理

中国是典型的的农耕文化的代表。中国地跨寒带、温带、热带广大地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孕育了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刻民族认同感的共同体,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大一统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秦汉大一统后,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经历朝代更迭、分分合合,在几千年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自觉。这种生态环境和民族构成对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影响极深,集中体现为一种中正平和、敦厚稳健的民族性格。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内核,受到儒、释、道文化哲学思想的熏陶,主要表现为四大方面,即爱国主义的核心精神、忠孝仁义的伦理精神、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天人合一自然观

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具体表现为:美学功能的认识上提倡“文以载道”,要求文艺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反对内容空洞、只讲形式的文艺作品;美学理想的追求上提倡“无声之乐”,讲究创造含蓄深远的艺术意境;艺术形象的创造上追求“形神兼备”,抓住最能体现事物精神特质的形态特点,达到“传神写照”;艺术表现方法上追求“无法之法”,创作不因袭前人格套,要有合乎自己表情达意的方法,做到“随物赋形”;艺术鉴赏方面追求“味外之味”,艺术形象本身所暗示、象征的不直接描写出来,由读者去领悟、去想象。[2]

2.美国独特审美心理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文化的代表。美国地广人稀,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平原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雄厚的物质基础产生出睥睨天下的优越感和民族自信。美国是移民社会,美利坚民族是100多个移民民族的混合体。19世纪中后期,德国人、爱尔兰人和东南欧“新移民”相继取代英国移民成为外来移民主体,美国人口中非英裔居民比重大大提高,移民来源的变化使英裔人占优势的民族结构不复存在。这自然有利于削弱“盎格鲁遵从”的社会压力,促成民族共同体的平等意识。[3]美利坚民族历史不长,各国移民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带到美国,最终融合成为美国的多元式文化。这种生态环境和民族构成对美国人的审美心理影响极深,集中体现为乐观进取、自由开放的民族性格。

美国历史可以概括为“两次国内战争、两个伟人、两个宣言”,即“第一次独立战争中产生的《独立宣言》,推选的华盛顿总统”和“第二次南北战争中产生的《解放宣言》,推选的林肯总统”,他们为形成美国人的民族精神奠定了基础[4],其民族精神内涵主要表现为六大方面,即多元主义文化观、自由主义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用主义精神、个人主义精神和民主平等精神。

美利坚民族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具体表现为:追求艺术的共同价值和实用目的,主要是艺术功能上的轻松愉悦以及题材上的普遍人性;“美在和谐”的本质认识,追求形式的统一和谐,整体中富于多样性和变化性,主要是视听风格上的多元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乐观幽默的审美趣味,体现在角色语言动作的搞笑滑稽和情节处理上的戏剧性。

3.日本独特审美心理

日本是典型的森林文化的代表。日本为一岛国,山脉绵延不绝,森林植被丰富广袤,河口纵横交错,平原面积狭窄,自然景观小巧纤丽,平稳而沉静,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变化缓慢而有规律。日本民族的构成较为单一,原住民阿伊努人,一度占据整个日本列岛,外来的蒙古、马来等人与当地人长期混居,渐渐同化了阿伊努人,各人种逐渐融合其原始信仰,最后成为统一的大和民族。[5]日本在历史上很早就完成民族统一,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民族冲突。这种生态环境和民族构成对日本人的审美心理影响极深,集中体现为纤细敏感、调和中庸的民族性格。

大和民族在坚守本民族核心文化的同时,也善于汲取和化用优秀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精髓,并在东西文化的交汇融通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内核,主要表现为四大方面:即忠义的武士道精神、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变动不居的人生观以及宿命论生死观。

大和民族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具体表现为:物哀、空寂、幽玄三大审美范畴。其中物哀美学意识受到“变动不居”人生观的影响,表现为文艺主题上的悲情色彩和唯美主义;空寂美学受到“万物有灵”自然观的影响,表现在文艺形式上崇尚简约素雅、自然冲淡;幽玄美学受到感性直观的审美方式和重视内在精神的民族趣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学理想上,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