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动漫探索:走出去的成功实践

中国动漫探索:走出去的成功实践

【摘要】: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精神风向标,也是民族文化的外在展现。这些作品,通过对民间传说的重构和塑造,构成神话背后的历史传统,让文化深处的记忆符号重新显现,同时通过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完成了“神性”与“人性”的结合,构建了属于“90后”“00后”甚至“10后”的文化自信。[7]高薇华、青语潇:《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精神风向标,也是民族文化的外在展现。无论是已经成为爆款的《西游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禹治水》《八仙过海》,还是未来将和观众见面的《姜子牙》《愚公移山》《中国神话故事》,这些从中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创作的动画作品,已拥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先天内容优势,但还需努力寻找与当下时代和生活的契合之处,提高抚慰观众心灵、引领积极思考、凝聚社会共识的能力,从而成为向中国乃至世界观众展现中华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的窗口和载体

《大禹治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追梦与成长的故事:少年大禹在非议中扛起治水重任,并努力接近自己的梦想,成功治水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的成长。他的实践告诉人们,面对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不能逆来顺受,而是应当因势利导、科学创新,凭借团结、智慧和力量与之博弈、抗争。《愚公移山》把一个简单的传统民间故事扩展为有新人物、新内涵、新创意的当代作品,从愚公移山第二部分生发出来的“以和为贵”“美美与共”思想,把原先依靠外力解决问题的“简化”处理,变成了依靠情感力量去解决问题的“深化”处理。《八仙过海》有意抹去了人物身上的神话色彩,八位主角代表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愿望:铁拐李是“你我善行尘世中”的医者仁心;汉钟离是精忠报国的典范;吕洞宾是急人之难、满腔热血的正人君子;何仙姑是以柔克刚、智勇不输男儿的巾帼英雄;张果老舍己救人,告诉人们不要“以貌取人”;蓝采和是“与人为善”;曹国舅是爱民如子的清官典范;韩湘子是一心求学的富家公子。

这些作品,通过对民间传说的重构和塑造,构成神话背后的历史传统,让文化深处的记忆符号重新显现,同时通过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完成了“神性”与“人性”的结合,构建了属于“90后”“00后”甚至“10后”的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曾晓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副教授)

【注释】

[1]孙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之学——心学》,《理论月刊》2015年第8期。

[2]高薇华、青语潇:《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1926—2008)》,《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3]王黑特:《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民族风引领风尚》,http://www.xinhuanet.com/ent/2019-09/11/c_1124984513.htm。

[4]万籁鸣口述、万国魂执笔:《我与孙悟空》,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0页。

[5][俄]弗·雅·普洛普著:《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页。

[6]张宝英:《国外优秀动画片对我国传统文化题材的改编与开发》,《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7]高薇华、青语潇:《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1926—2008)》,《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8]秦珊珊:《当代国产魔幻题材的电影文化哲学论析》,《当代电影》2018年第7期。

[9]高薇华、青语潇:《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1926—2008)》,《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10]人民网:《西行纪》曝最新动画预告悟空三眼激烈打斗出场,=http://m.people.cn/n4/2017/0609/c904-9119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