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他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质常常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方式,而行为又表现为与气质相吻合的特征。辨别一个人的气质,对于合理调配人的行为规范是有重要影响的。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人不是生而知之的,但人确实与先天气质有关系。除人的类型之外,血型也是影响气质的重要因素。......
2023-08-17
看一个人的外表是无法识察其本质的,凭一个人的相貌是不可衡量其能力的。有的人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但却是千古奇才;有的人虽堂堂仪表,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倘以貌取人,就会造成取者非才或才者非取的后果。
通过相貌和表情来了解人,是“识人”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把它绝对化,把“识人”变成以貌取人,就会错识人才,乃至失去人才。
现代企业的领导者,要真正识别人才,就需要对个人进行全方位的审察,看其是否具有相当的能力,是否有发展前途。如果不注重一个人的学识、智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使用,不注重其专长的发挥,只是通过其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来衡量他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仅凭一个人的相貌如何来判断其能力的大小,甚至由此来决定人才的取舍,那么,必将导致人才被埋没。
据传,夏桀商纣长相姣美,身材魁梧,堪称美男子,而且勇武超群,智慧过人。若仅观其外表,不啻“天下之杰”。然而,他们却是残虐众民的暴君。与此相反,历史上其貌不扬的奇才却大有人在。楚国的孙叔敖,头发短且稀疏,左手长,右手短,五短身材,立于车上还没有辕前横木高,却能辅佐楚霸王,使其执政的楚国成为战国时期实力强盛的国家之一。
可见,相貌美丑与人的思想善恶和能力大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人虽貌丑却有德有才,则不失为君子;人虽貌美而无德无才,却只能是小人。联系到目前有些企业的管理者,在人才招聘会上,还没有跟人家谈几句话,就显得极不耐烦,原因是嫌对方相貌不好,即使不是抛头露面的职业,录取时也犹豫再三。在招生问题上,更有令人费解的事,1995年一名河南考生高考总分数超过了录取线,他所选择的志愿是与相貌无关的专业,并表示愿服从分配,即使这样,居然没有一所高等学府肯录取他,原因是嫌他长相不好。此事经《东方时空》纪实报道后,国人哗然;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对此作了评论。在迈向21世纪的今天,还有此种事情发生,实在令人深思。
有关曾国藩识人术的文章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他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质常常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方式,而行为又表现为与气质相吻合的特征。辨别一个人的气质,对于合理调配人的行为规范是有重要影响的。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人不是生而知之的,但人确实与先天气质有关系。除人的类型之外,血型也是影响气质的重要因素。......
2023-08-17
曾国藩认为每个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曾国藩认为,一个处世经验丰富的人,听到一个人的声音就能辨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人身体的声音能随着他内心的变化而变化。声音又与说话者当下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大小、轻重、缓急、长短、清浊都有变化,这与人的特性也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闻声辨人的基础。琳达学会了具有威严的声音、有权力的声音。......
2023-08-17
在生活中,当我们形容某人漂亮时,常用“浓眉大眼”一词,而形容心术不正的人则用“贼眉鼠眼”。识眉识人认为下列眉形为坏:眉短于目,性情孤僻;眉骨棱高,多有磨难;眉散浓低,一生孤贫;眉毛中断,兄弟离散;眉毛逆生,兄弟不和;眉不盖眼,孤单财败;眉交不分,年岁难久;短促不足,漂流孤独。眉毛的变化丰富多彩,心理学家指出,眉毛的动态分别表示不同心态。说话之际,眼神闪烁不定者,表示精神上的不稳定状态。......
2023-08-17
在用人问题上,我们要警惕某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采取的离间术。离间术拂去圈套的伪装之后,实际上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侵害行为。离间术在生活中有多种表现,如创造条件,促使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误会;或将误会加以渲染,扩大他人之间的分歧;或编造谎言,制造矛盾,破坏他人团结,等等。离间术的外在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它的内在本质却是惟一的,那就是:使人为己,陷人益己,抑人扬己,损人利己。离间术有以下特征:目的性。......
2023-08-17
曾国藩认为,眼神是我们辩断人心地的重要依据。或者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清莹明澄,静若无人;处于运动状态时,锋芒内蕴,精光闪射,犹如飞射而出的箭,直中靶心。意即从一个人的眼睛,可以清清楚楚地分辨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心术正邪。乜斜而略带笑的眼神,表示对对方怀有兴趣。对方眼神发亮略带阴险时,对方一定处于对人不相信,处于戒备中。对方做没有表情的眼神表示心中有所不平或不满。......
2023-08-17
尤其是当识才工作进入到“终端决策”阶段时,领导者与被荐举对象的直接接触,包括必要的“个别谈话”,是必不可少的,无法取代的。鉴于此,给予“个别谈话”以正确的评价,并不断改革谈话方式,变换谈话内容,使考察者和被考察者产生顺畅的思想沟通和认识接触,是获取令人满意的考察结果的惟一途径。曾国藩认为,谈话识人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的。......
2023-08-17
曾国藩认为,观察一个人的“骨”,能识辨他的强弱。“骨”健,其人强壮,“骨”弱,其人柔弱。举例来说,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意思是说,骨骼有不同的颜色,面部的颜色呈现青色为贵相。还有一种说法,是专论骨“色”的,认为骨色来自“六气”。到目前为止,识人之术中的这种方法虽然不能称之为科学,但却是识人之术中最具艺术性的地方。......
2023-08-17
曾国藩认为,听人的言辞,如果是“其言语之圆滑者,则弃之”。他指出,人的言辞往往流露了一个人的本性。至于用人之道,曾国藩认为:“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价为质。有其质而附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而长处亦不足恃。甘受和,白受采,古人所谓无本不立,义或在此。”曾国藩的意思是说,知道自己的错误,而又立即改正的,这是最难的事。......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