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他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质常常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方式,而行为又表现为与气质相吻合的特征。辨别一个人的气质,对于合理调配人的行为规范是有重要影响的。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人不是生而知之的,但人确实与先天气质有关系。除人的类型之外,血型也是影响气质的重要因素。......
2023-08-17
曾国藩认为,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东西,谈话是最好的手段。有人指出,当谈话深入到一定深度时,对方的心理活动可以灵敏地接触到。
谈话识人的这种考察方法,是最古老的识才方法,也是最长久的识才方法。只要人类社会需要并继续存在着识才工作,那么,这种考察方法就将始终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惟一不同之处,在于各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个别谈话的方式和内容将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识才工作中的一部分“个别谈话”,有的可能被微机技术或其他技术所取代。但仍有大量的“个别谈话”,是任何先进技术所不能取代的。尤其是当识才工作进入到“终端决策”阶段时,领导者与被荐举对象的直接接触,包括必要的“个别谈话”,是必不可少的,无法取代的。鉴于此,给予“个别谈话”以正确的评价,并不断改革谈话方式,变换谈话内容,使考察者和被考察者产生顺畅的思想沟通和认识接触,是获取令人满意的考察结果的惟一途径。
曾国藩认为,谈话识人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的。但总的来说,一对一最为可取。这是因为,个别谈话具有其他考察方法无法比拟的长处。由于是单个接触,交谈对象一般能消除顾虑,谈深谈细,把想说的话尽量谈出来。倘若是选择者直接与被选者面谈,往往能准确地、直观地获得有关被选者的第一手考察资料,从而便于对被选者进行更及时、果断地抉择。不足之处是:由于没有第三者在场,也容易使谈话对象随意掺杂一些个人恩怨;此外,目前绝大多数“个别谈话”,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定性为主”的低水平上,未能有意识地朝着“定量为主”的方向,作一些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最后,是效率低,耗时多,如果连续交谈多人,其中势必含有大量的“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需要努力避免。最好的办法是对谈话进行事前深入的设计,并在事后对谈话进行分析。
举例来说,考察一个干部有多种方法,但说到底一定要实地考察,古人曾经说过考察干部的“十观”,可以参考,它们是:遇之于难以观其坚;理之于财以观其廉;给之于事以观其能;问之于理以观其明;身之于众以观其谦;处之于富以观其俭;临之所好以观其治;交之于人以观其心;赴之于战以观其勇;任之于职以观其责。还有的学者提出用人“五观”,即: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以饥疲时;观度时,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这些都是考察干部的重要方法。
在一般的单位中,除了上述方法以外,下列两种方法运用最多:
1.面谈识人
通过谈话使领导者面对谈话对象产生直接的亲身感受和较深的体验,从而避免各种外来影响和偏见。面谈的内容包括面谈对
象的能力、经历、性格心理、爱好、特长等。面谈的程序:首先是面谈前做好准备工作;其次是按照事先安排的内容顺序谈话,先谈什么,后谈什么,做到心中有数。面谈时应当注意:一是谈话的气氛要愉快、亲切、融洽、轻松自如;二是尽量让对方多讲,以便多了解对方,三是掌握谈论主动权,使谈论内容不偏主题;四是礼貌待人,谦虚和蔼;五是头脑清醒,注意观察,善于捕捉对方无意流露的各种线索,把谈话引向深处;六是谈话结束时礼貌告别,必要时,约定下次谈话时间。
2.座谈识人
这种方法是通过开座谈会的方法进行考察了解。又分两种具体座谈的方法:一是被考察者不在场,主持者提出有关问题,征求参加者的意见,做到“兼听则明”。二是被考察者在场,通过被考察者在会上的各种反应和表现来鉴别。在会上提问的内容可以是一般知识,也可涉及专业理论,还可以是各种新奇的想法。座谈可采取自由发言的方式,这可以观察被考察者的各种反应:能否抓住问题的症结?解剖问题的方法是否巧妙?思路是否灵活多变?提出的设想的数量与质量如何?对别人的意见抱什么态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如何?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观察,可了解其长处与短处。
有关曾国藩识人术的文章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他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质常常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方式,而行为又表现为与气质相吻合的特征。辨别一个人的气质,对于合理调配人的行为规范是有重要影响的。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人不是生而知之的,但人确实与先天气质有关系。除人的类型之外,血型也是影响气质的重要因素。......
2023-08-17
曾国藩认为每个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曾国藩认为,一个处世经验丰富的人,听到一个人的声音就能辨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人身体的声音能随着他内心的变化而变化。声音又与说话者当下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大小、轻重、缓急、长短、清浊都有变化,这与人的特性也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闻声辨人的基础。琳达学会了具有威严的声音、有权力的声音。......
2023-08-17
在生活中,当我们形容某人漂亮时,常用“浓眉大眼”一词,而形容心术不正的人则用“贼眉鼠眼”。识眉识人认为下列眉形为坏:眉短于目,性情孤僻;眉骨棱高,多有磨难;眉散浓低,一生孤贫;眉毛中断,兄弟离散;眉毛逆生,兄弟不和;眉不盖眼,孤单财败;眉交不分,年岁难久;短促不足,漂流孤独。眉毛的变化丰富多彩,心理学家指出,眉毛的动态分别表示不同心态。说话之际,眼神闪烁不定者,表示精神上的不稳定状态。......
2023-08-17
在用人问题上,我们要警惕某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采取的离间术。离间术拂去圈套的伪装之后,实际上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侵害行为。离间术在生活中有多种表现,如创造条件,促使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误会;或将误会加以渲染,扩大他人之间的分歧;或编造谎言,制造矛盾,破坏他人团结,等等。离间术的外在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它的内在本质却是惟一的,那就是:使人为己,陷人益己,抑人扬己,损人利己。离间术有以下特征:目的性。......
2023-08-17
曾国藩认为,眼神是我们辩断人心地的重要依据。或者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清莹明澄,静若无人;处于运动状态时,锋芒内蕴,精光闪射,犹如飞射而出的箭,直中靶心。意即从一个人的眼睛,可以清清楚楚地分辨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心术正邪。乜斜而略带笑的眼神,表示对对方怀有兴趣。对方眼神发亮略带阴险时,对方一定处于对人不相信,处于戒备中。对方做没有表情的眼神表示心中有所不平或不满。......
2023-08-17
曾国藩认为,观察一个人的“骨”,能识辨他的强弱。“骨”健,其人强壮,“骨”弱,其人柔弱。举例来说,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意思是说,骨骼有不同的颜色,面部的颜色呈现青色为贵相。还有一种说法,是专论骨“色”的,认为骨色来自“六气”。到目前为止,识人之术中的这种方法虽然不能称之为科学,但却是识人之术中最具艺术性的地方。......
2023-08-17
曾国藩认为,听人的言辞,如果是“其言语之圆滑者,则弃之”。他指出,人的言辞往往流露了一个人的本性。至于用人之道,曾国藩认为:“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价为质。有其质而附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而长处亦不足恃。甘受和,白受采,古人所谓无本不立,义或在此。”曾国藩的意思是说,知道自己的错误,而又立即改正的,这是最难的事。......
2023-08-17
有的人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但却是千古奇才;有的人虽堂堂仪表,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倘以貌取人,就会造成取者非才或才者非取的后果。通过相貌和表情来了解人,是“识人”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把它绝对化,把“识人”变成以貌取人,就会错识人才,乃至失去人才。可见,相貌美丑与人的思想善恶和能力大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人虽貌丑却有德有才,则不失为君子;人虽貌美而无德无才,却只能是小人。......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