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必须实行计划经济-杨东莼文集·专著卷

中国必须实行计划经济-杨东莼文集·专著卷

【摘要】:所以中国必须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在理论上固然是新中国建设必由之路,而在事实上也不得不这样做。以下再就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际加以剖析。在会议中,美国代表主张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实行计划经济,并且参加世界经济的计划统制,而苏俄代表则认为不可能。计划经济实施的前提苏俄

中国经济的改造,是非常艰难而巨大的事业,必须用国家力量来担负,才能够有成就。加之,中国以三民主义立国,不能不朝着民生主义的目标迈步前进。所以中国必须实行计划经济

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演讲,明白地指出:“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从这个目的上的差别而发生的特征,在前者则是无计划的生产,其结果必至对内经济恐慌,对外经济侵略;后者是有计划的生产,则不至于有恐慌与侵略的事实发生。

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则是民生主义计划经济的基本方案。

计划经济在理论上固然是新中国建设必由之路,而在事实上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中国经济落后,想要迎头赶上先进各国,需要很经济很迅速的方法,此其一。中国在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压迫之下,如果不用整个力量来建设,则不能打破种种的阻碍,此其二。现在各先进国家,如苏联则有两次五年计划的实施,如德、意、美都有统制经济的成绩,有计划的经济成了时代潮流,我们中国绝不能违反大势,甘于落伍,此其三。

以下再就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际加以剖析。

计划经济的概念 什么叫计划经济?第一,计划经济是有组织的经济;第二,计划经济是非个人的经济。严格说来,只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下之经营方式,才算得计划经济。因为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才是彻底地非个人的,也才是完全地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是立足于私有财产的基础之上,盲目地为市场而生产,这就是以“个人的”及“无组织的”为特征,自然没有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可能。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独占渐渐代替了自由竞争,有计划的生产也产生了,这就是由各资本家间的协定,以维持价格绝灭自由竞争为目的而行的统制。虽然这时候,资本主义的统制本质上仍然维持私有财产制,但所谓独占者并不是个别的企业家,那是比之资本主义初期无政府状态合理得多了。同时,这时候国家自身成为一大资本家,许多产业收归国有,虽然由此所得的利益,仍然大部分归到资产者方面去,可是产业社会化的基础是确立了。故就计划经济的广义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资本主义后期也有其计划经济。

有些学者以为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就应当叫做计划经济,至于独占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就应当叫做统制经济。这样的设定区别,在本质上诚然必要,但在形式上统制经济也是有计划的经济。另一方面,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它也模仿资本主义的“新狄加”、“托拉斯”等组织形式,可见在形式上是没有什么分别的。

我们中国一方面没有独占资本主义,另方面又不能即时实现社会主义,我们民生主义的任务,是从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出发,而朝着非资本主义前途迈进的一个长远的过程,故在本质上,不能和上述两种范畴中的任何一种作机械的比拟。我们只要把握着计划经济的形式,使它成为民生主义的工具而已。

计划经济流行的动因 计划经济为什么流行于世界各国,这并不是偶然的,考其动因,约有七点:(一)资本主义本身缺点的暴露,不得不采用计划经济去弥缝;(二)世界经济大恐慌的困扰,如生产减少1/2,物价跌落一半以上,国际贸易减少2/3,失业人数增加五六千万,这种严重局面,非用计划经济的力量是不能打开的;(三)欧战中战时计划经济的经验,比方,为总动员全国资源及劳动力起见,对于各自的国民经济,采用集权制,管理农工业及贸易;分配消费则设摊分制(Ration System),对有关军需的资料执行更为严格;又颁布劳动非常法令,不论在作战方面、运输方面、生产方面,都受严格的统制等;这些经验在目前非常局面,即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的局面下很可以利用;(四)产业合理化即科学管理法,从德国开始后,各国仿行,企业上颇获利益,这种科学管理本来仅属于一个企业单位以内,现在既有成效,则不妨推广应用到整个国民经济;(五)苏联五年计划的成功,如第一次五年计划,以4年3个月完成,结果:工业生产增加2倍,重工业则增加2.5倍,比之战前,工业增加3倍的生产,而重工业则增加4倍以上;播种面积,比之1927—1928年度,增加2 100万公亩,用机器耕田,用飞行机播种,数秒钟内播种数千万顷;国民经济工业化,农业人口比较减低;社会化生产的投资额,从前占总投资额41.9%(1923—1924至1927—1928),而在此5年间占87.5%,即增加5倍。这种成功的刺激,使各国都觉得要在资本主义机构下仿行计划经济的办法;(六)美、德、日、意等国,独占资本压倒一切的势力,都已形成,他们迫切地要求对国民经济的统制,要使得他们的经济统治完满无缺;(七)近年来世界上几个强大国家,用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等,各自团结其殖民地及其经济势力支配下的国家,形成了几个大的集团,这种集团经济的发展,便使自由放任政策归于没落,而统制政策抬头。

计划经济运动的发展 计划经济的开始实行是在欧战时期,其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战时计划经济试行时期。其实施事项包含国民总动员,产业总动员(优先制度、原料统制、价格统制、农业统制、摊分制度),交通总动员(陆上运输、海上运输与贸易、船舶的统制),金融及财政的统制(债务延付令、纸币增发、维持贴现、管理汇兑、集中现金)。

第二阶段是产业合理化运动时期。科学管理是美国泰罗(Taylor)氏于1916年所创设,至1924年方才具有世界的意义。首先厉行此制的是德国。德国设有经济管理局来执行,其任务有两方面:(一)在生产过程上,采用自动工作机,传送制度(Conveying System)等;(二)在流通过程上,扩大贩卖部,完成独占组织等。产业合理化的结果,使资本主义曾有暂时的(1924—1928)稳定。

第三阶段是国际的风行时期。这个时期,不仅以国家为单位的计划经济,以经济集团为单位的计划经济,成为普遍的运动,而且以世界为单位的计划经济,也提出于议事日程了。1933年8月,居然有所谓“世界计划经济会议”,开会于阿姆斯特丹,不仅英、美、德、法、日、意等国参加,即苏俄亦有代表参与。在会议中,美国代表主张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实行计划经济,并且参加世界经济的计划统制,而苏俄代表则认为不可能。虽然此次会议,对于计划经济,毕竟没有什么贡献,但也足以证明计划经济运动的国际化了。

计划经济实施的前提 苏俄代表奥新斯基在“世界经济会议”上,曾经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下施行计划经济的可能性。他的理由是:计划经济的基础,在于生产的计划化;各种生产品都有其生产计划,同时分配及消费的计划化,也是应有的。而“供给对需要之适合,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色”。在资本主义,则与此相反,常常供给超过需要。在资本主义底下,利润的追求与市场的无政府,乃是必然的形态,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底下,计划经济不能成立。我国有些学者也认为,计划经济实施的前提,须具备(一)劳动独裁,(二)生产手段及分配机关的社会化,(三)废除阶级差别,(四)提高经济及文化水平,(五)指导集中,生产集中,(六)消灭都市与农村间的矛盾,(七)消灭民族间的不平等,及(八)发展文化及科学各点。此外还有三大原则,即:(一)参加的人,其社会的经济的条件都要平等;(二)实行者和计划者须具有同一的人格;(三)直接生产者须是站在主人的地位。

究竟计划经济实施的前提,果然必须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吗?这是尚待讨论的。不过我们可以拿他们的话作一种参考罢了。

我国实施计划经济的必要 我国何以必须实行计划经济,前面已将理论及事实上的要点说明,现在再将经济专家马寅初氏的指示,摘述于下。马氏以为我国必须采用统制经济(即计划经济)的理由,有七点:(一)今日中国正当危难之秋,人人都想团结御侮,其向心力甚强,政府正可利用人民的心理,而领导其组织。(二)今日的生产者,其动机无不为自私自利,若无社会以制裁之,则彼等剥削劳工与消费者,将无所不用其极。统制者即所以约束彼等的行为。今日中国的商业道德,极为堕落,故亟有统制的必要。(三)我国煤虽多而铁少,煤矿又过于分散,其大者则又落于外人之手,重工业的基础已失,故中国不能从资本主义而成大工业国。(四)即国家可以支配的煤矿,距离海岸太远,运费昂贵,沿江铁矿,大都抵押日本,一时又不易收回,因此大工业的集中发展,不容易办到。(五)工业幼稚,不堪与外货竞争,日本维新之际,各国正忙于非洲、南美、澳洲等殖民地的争夺,无暇东顾,所以能够从容布置,中国现在已没有从容布置的优势,绝不能走自由经济的路。(六)从前资本主义国家,只用关税政策,拒绝外国货物进口,现在加上一个货币政策,鼓励大量的国货及资本出口,以侵略弱小国家的经济。故今日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尚须通力合作,用统制的方法,发展国内工业,以与之相抗。(七)倾销政策,或与货币政策相联系,或单独施行,总之是今日经济竞争的武器,贫弱的国家,除统制外,无法抵抗其潮流。

马氏又指出货币政策与倾销政策,中国不能仿行,因中国还不是自由独立的国家,有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我国实施计划经济的可能性 有一部分人对于中国实施计划经济的可能性,估计得很低,他们的理由,不外下列三点:(一)中国产业没有现代化,不仅金融资本的脉络没有深入产业界中,连产业界的组织基础也没有,凭空实施统制经济,一定失败。(二)中国政治及社会的机构,都是一盘散沙,没有实行统制经济的集中力量。(三)帝国主义的资本侵略,已经深入中国的领域,不许中国自由自在地从事建设大业。

但是主张实行计划经济的学者们,就说计划经济是金融资本主义世界的产物,不是国家的产物,我国金融资本虽然幼稚,并不能妨碍计划经济的实施。至于中国社会机构的涣散,未必不正是民间希望国家实施统制的基点,而且像那些资本国的阶级对立及产业界对立的深化,常常增加统制上的困难,中国是没有的。可见弱点所在,同时也有强点。再检讨帝国主义对中国实施计划经济,将具如何态度,则当知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其本身的必然性,绝不因中国的实施计划经济与否而有所不同,也许他们因为“投资的安全”起见,还相当地希望中国经济建设的计划化。

马寅初氏更说得明显,他说:“中国容易实施统制经济之理由:(一)中国实业界领袖,其资力远不及美国之所谓钢铁大王、煤油大王者,尚属易于制裁。(二)中国政府除理应归国营之事业,如电气事业等外,并无收私产为国有,而亦无与民争利之意,不过领导私人之组织(按,系指各业联合会),使其为有计划的行动,反对者自属不多。(三)统制经济,世界各国,均雷厉风行,中国则实行温和的统制,外人(按,系指帝国主义者)当不能如反对苏俄者之态度,加之于我,友好者或且赞成而扶掖之也。”

由此看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过不能操之过急,而应遵守“温和的统制”原则罢了。实施此等“温和的统制”,不但不能仿行俄国式的计划经济,也不能仿行德、意式的统制经济。俄国式的不能仿行,理由虽然很多,而主要的是主义不同,这是无需多加解释的。至于意、德两国,虽其资本主义与我国的民生主义,目的相反,究竟社会经济的体制,实际上并不怎样悬隔,然而仍然不能机械地仿行者,则因为他们是自由独立的强国,而我国是在不平等条约束缚中的弱国,两者的国际环境大不相同。

我国实施计划经济的实际 以上所说,是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检讨。现在且看我国实施计划经济的实际情形如何。本来,如果要彻底地施行计划经济,则不能不首先废除不平等条约,及实现中山先生“耕者有共田”的主张,借此排除帝国主义及封建残余的两大障碍。但我们现在既然处于不得不采取“温和的统制”原则的地位,则排除障碍的工作亦不必过于急进。不过,无论如何,所谓计划经济,一定是要有一个全盘的计划。所以,目前我国虽有某些“省计划经济”“中央实业部四年计划”以及局部的产销统制,如蚕茧统制、红茶统制等,仍然是枝枝节节的,还不能算做真正的计划经济。特别是“省计划经济”,如果不是在全国总计划底下形成有机体的一部分,而仅仅以“省”为本位,则不仅无补于整个国民经济,有时反要妨害它。至于中央一部的计划,虽可作计划经济的萌芽看,当然也是不够。今后应当有一个更周密而包括一切部门(如交通、财政、水利以及农工商业等)的计划,而这种计划,只有由一个最高的计划机关来统筹,才能实现。

【问题演习】

一、中国经济何以必须改造?

二、中国经济改造的目标是什么?

三、中山先生实业计划与民生主义的关系是怎样的?

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中国经济改造过程中具有何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