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的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他的手段是借助上层社会。显然,一般的世俗知识,只有在至少符合他的目的与手段中的一个方面时,才可能引起他的兴趣。由此看到,利用窦的传教方式是目的与手段的分层递进。传教是根本的目的,而进入士林是手段;进入士林的手段则是科学与道德,而道德是其中的重点。利玛窦这一从“西学”而“西教”的方式,虽然对他来说,完全是为了适应与立足于中国社会,甚至可能是......
2024-01-09
《和平公约》是1927年6月20日法外长白里安向美国务卿开洛提出《法美永久友好条约草案》的结晶,草案的内容是:
(一)缔约国以法美人民的名义,严谨宣言,惩恶战争并捐弃战争为国家政策之工具。
(二)所有法美间各项争端或冲突,无论其性质若何,起因若何,其唯一解决的方法,为和平的方法。
开洛接到是项草案后,于同年12月28日答复法国云:捐弃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战争一事,用意很好,但能使主要列强均能加入,更为有效。这便是法国主张两方条约,美国主张多方条约。其间经过无穷的波折,卒之依照草案,加以开洛修正,于1928年6月27日在巴黎正式签字了。这就是《和平公约》,也就是风靡一时的《开洛条约》。
我们要认清:在帝国主义对立即于露骨的尖锐化的今日,在帝国主义正在努力充实军备的今日,而有这个轰动全世界的《和平公约》出现,这不是别的,这就是预想第二次国际帝国主义战争到来的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自白。
可是《和平公约》的政治意义是什么?美国反对两方条约而力主多方条约,其意图又是什么?
美国政府并没有梦想到由《和平公约》可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从大总统柯立芝于1928年8月10日的谈话中,便可明证。柯立芝说:
《和平公约》……美国海陆军的权力与能率,并不受公约的干涉,并不因公约而无力,美国现在的军备,全然以防御为目的,《和平公约》之于纯粹的国防问题,几乎没有关系,因此,关于国防的美国之主要政策,并不受《和平公约》的影响。
美国在事实上是《和平公约》的主导者,而美国的元首,却这样轻描淡写地说着,这不明证《和平公约》是一纸具文么?
英国是美国的敌方,却又高唱英国式的门罗主义,即是自卫手段的行动自由,法国也同样的要求这个自卫权;似此英国对埃及的武力干涉,日本对中国的武力干涉,美国对尼加拉瓜的武力干涉,都是自卫权的行动自由而不受《和平公约》的束缚,则《和平公约》的力量也就渺乎其小了。
自卫手段的自由行动,在《和平公约》中并没有明文规定,然则掌握决定权的自然只属于缔约国中占有最有力的地位的国家。美国的意图,便在这里。在第二次大战中,到底站在哪一方面,为“正义”而战;取得这个最后判决的地位的,便只有美国,这就是美国在《和平公约》中的政治的收获。
从他方面言,美国这一次的成功,可以说是对于表现于国际联盟的英法在欧罗巴中的指导地位的胜利。尤其是在日即没落的大英帝国与方兴未艾的美国资本帝国主义间的对立,在《和平公约》订立的过程中,更表现得厉害。世界帝国主义诸势力的对立,已结集于英美两极的对立。从《凡尔赛和约》的国际外交战以来,其间经过多次为和平而召开会议并签订协定以及条约,可是帝国主义诸势力的对立,便隐蔽在这些国际外交战之中。《和平公约》的特征,便是帝国主义诸势力对立之再组织的新近的阶段,现在这两个体系,更显明地对立了——一个便是以美国为指导者的《和平公约》的体系,他一个便是以英法为指导者的国际联盟的体系。
《和平公约》的问世,可以说是美国的和平体系的胜利,在事实上,也可以说确保了美国对于国际联盟的发言权。然而对于美国的“努力世界和平”的《和平公约》,法英却又以他一个“努力世界和平”的方式来应对美国,这便是《英法海军协定》,《和平公约》就因这个协定而葬入坟墓里面去了。
当然《英法海军协定》的招牌,也是“以求保证世界和平”。当《和平公约》案正式向英、德、日、意十四国提出不到数星期时,英外长张伯伦便在下院,声明英法间的海军协定的成立。由苏俄的《赤星报》披露了这个秘密协定,内容是:
(一)太平洋中英法舰队的共同动作(对美),分割地中海为英法两势力。
(二)在包括苏俄的欧洲以外的地域中,发生协约国的一国的军事行动时,其他之一国,以空军援助协定国(对苏俄),在地中海沿岸,预想有反于英法两国利益之军事行动的国家时,分担空军的活动地域(对意大利)。
(三)交换东洋诸国的军事调查报告(对中国及苏俄)。
后来英法正式发表的协定条约内容,虽然否认英法军事协定的广及于海陆空三方面,然而这种密约的一部分是事实,则毋庸置疑。如此,《英法海军协定》便是力谋和平的《和平公约》的最好的注释了。
受《英法海军协定》的影响特大且直接的,自然是美国。由华盛顿会议所规定的神圣不可侵犯的5∶3∶3比例,从而由这一协定而倾覆了。英法的谅解,即许可法国于欧洲大陆达到陆军的首位,同时承认英国的海军力占世界第一位;结果英美两国的世界霸权战,更形激化。
其次,所谓将来海军军备限制案的基础之海军军备协定的内容,也完全和美国的利害相反。美国在地势上,一方沿太平洋,一方沿大西洋,万吨大巡洋舰及大洋航行用潜水舰,都感到必要。反之,英国以属土散居各方,军舰不宜于大,而宜于小与速度大,故小巡洋舰的多数建造,又为英国所必需。法国所必要的,便是保护海岸线而为美国所主张全废的潜水舰。关于补助舰限制的冲突,自三国军备缩小会议以来,每触必发。但是这一次的海军协定,关于这一点,英法都得到谅解。可是于美国又怎样的不利呢?只看以下所示的主要条款,自明:
(一)关于万吨巡洋舰,各国总吨数制限必得均等,但各国实际上于国防有必要之范围以内,得建造之。
(二)潜水舰亦适用(一)之原则。
(三)潜水舰区别为六百吨以上及六百吨以下二种,六百吨以下的潜水舰不受此限制。
英法关于这个协定征求美国的同意时,美国予以强硬的反对,不得已《英法海军协定》便声销迹匿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做暗中促进了英法的接近,同时明证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确保了重要的发言权。也就是这两个体系对立激化的表示。
现在进而要分析现今全世界各国的具体的形态。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利玛窦的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他的手段是借助上层社会。显然,一般的世俗知识,只有在至少符合他的目的与手段中的一个方面时,才可能引起他的兴趣。由此看到,利用窦的传教方式是目的与手段的分层递进。传教是根本的目的,而进入士林是手段;进入士林的手段则是科学与道德,而道德是其中的重点。利玛窦这一从“西学”而“西教”的方式,虽然对他来说,完全是为了适应与立足于中国社会,甚至可能是......
2024-01-09
建立佳县自卫军大队抗日战争初年,中共中央确立了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人民战争路线。张裕本、王逢堂当即召集行政主任及自卫军队员共20余人分成4组上街捉拿土匪。自卫军队员们以木棍、扁担为武器,奋不顾身,穷追不舍,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当场将一名土匪打死,其他3名被生擒。参加地方自卫军的青壮年达11435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91005人的12.57%。......
2023-08-24
中国人对当今世界总体趋势的理解和阐述包含三个方面的判断。因此,身份总是过程中的身份,具有历史性和路径依赖性,其变化和过程的取向一致。事实上,任何身份都是过程中的身份,任何身份都是被关系界定的。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能够成功地和平崛起,主要是因为它通过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在改变实践方式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转变,也实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历史性转变。......
2024-01-10
艺术的行政手段是指国家有关文化艺术的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文化艺术政策法规,执行管理事务,从而达到管理艺术品市场的目的。设立韩国文化艺术振兴院,评估艺术支援事业,制定及促进关于艺术政策的调查研究计划等。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中国也在1994年开始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艺术相关的法律法规。艺术品市场本身就是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所以采用经济手段调控艺术品市场是必然的措施。......
2023-08-30
宋哲宗去世的当天,宋神宗的正宫皇后向太后召集群臣商议后事。宋徽宗继位之初,还是做了一番励精图治的样子,他屡次下求直言诏,广开言路,平反冤狱,贬窜奸佞,选贤任能,俨然一个中兴天子。宋徽宗如愿继位,但面对的形势仍十分复杂,以赵似、朱太妃为首的政治集团窥伺左右。司马光对蔡京大加赞赏,蔡京因此躲过了旧党的迫害。......
2023-08-29
《欧洲国籍公约》第3条第2款明确指出,“只要不违背国际公约、习惯国际法以及一般公认的国籍法律原则,其他国家应予以承认”。除此以外,《欧洲国籍公约》第4条还确立了“人人都有权取得一国国籍”的原则。以此为基础,《欧洲国籍公约》第4条还进一步规定,“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国籍”。由于各国国内法对国籍取得、丧失、恢复和确认的形式条件或程序要求并不完全一致,《欧洲国籍公约》便专门以一章对程序问题作了规定。......
2023-07-24
尽管每年的税务稽查工作成绩巨大,但还是有大量的企业偷逃了巨量的税款,甚至有不少企业靠偷漏税维持运营,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传统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手段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具体来说,传统税务稽查手段的弊端有以下几点。个别税务机关对众多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只能视而不见,任由泛滥。......
2023-07-03
在防伪包装的分析定位中,需要对以下问题做深入的调查论证。同一种商品不断变换防伪包装方式是不明智的,易造成混乱,而同一商品的防伪包装手段升级换代但不改变基本特征,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此类防伪包装手段成本较低、简单易行且有效。那些价值较大、社会影响明显、流行周期长的产品都宜采用这一层次的防伪包装手段。采用激光防伪的包装材料经过激光处理的材料兼有防伪和装潢两方面的功能。......
2023-06-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