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和平公约》与国际联盟的胜利及自卫手段的自由行动

《和平公约》与国际联盟的胜利及自卫手段的自由行动

【摘要】:自卫手段的自由行动,在《和平公约》中并没有明文规定,然则掌握决定权的自然只属于缔约国中占有最有力的地位的国家。《和平公约》的问世,可以说是美国的和平体系的胜利,在事实上,也可以说确保了美国对于国际联盟的发言权。当《和平公约》案正式向英、德、日、意十四国提出不到数星期时,英外长张伯伦便在下院,声明英法间的海军协定的成立。如此,《英法海军协定》便是力谋和平的《和平公约》的最好的注释了。

《和平公约》是1927年6月20日法外长白里安向美国务卿开洛提出《法美永久友好条约草案》的结晶,草案的内容是:

(一)缔约国以法美人民的名义,严谨宣言,惩恶战争并捐弃战争为国家政策之工具。

(二)所有法美间各项争端或冲突,无论其性质若何,起因若何,其唯一解决的方法,为和平的方法。

开洛接到是项草案后,于同年12月28日答复法国云:捐弃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战争一事,用意很好,但能使主要列强均能加入,更为有效。这便是法国主张两方条约,美国主张多方条约。其间经过无穷的波折,卒之依照草案,加以开洛修正,于1928年6月27日在巴黎正式签字了。这就是《和平公约》,也就是风靡一时的《开洛条约》。

我们要认清:在帝国主义对立即于露骨的尖锐化的今日,在帝国主义正在努力充实军备的今日,而有这个轰动全世界的《和平公约》出现,这不是别的,这就是预想第二次国际帝国主义战争到来的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自白。

可是《和平公约》的政治意义是什么?美国反对两方条约而力主多方条约,其意图又是什么?

美国政府并没有梦想到由《和平公约》可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从大总统柯立芝于1928年8月10日的谈话中,便可明证。柯立芝说:

《和平公约》……美国海陆军的权力与能率,并不受公约的干涉,并不因公约而无力,美国现在的军备,全然以防御为目的,《和平公约》之于纯粹的国防问题,几乎没有关系,因此,关于国防的美国之主要政策,并不受《和平公约》的影响。

美国在事实上是《和平公约》的主导者,而美国的元首,却这样轻描淡写地说着,这不明证《和平公约》是一纸具文么?

英国是美国的敌方,却又高唱英国式的门罗主义,即是自卫手段的行动自由,法国也同样的要求这个自卫权;似此英国对埃及的武力干涉,日本对中国的武力干涉,美国对尼加拉瓜的武力干涉,都是自卫权的行动自由而不受《和平公约》的束缚,则《和平公约》的力量也就渺乎其小了。

自卫手段的自由行动,在《和平公约》中并没有明文规定,然则掌握决定权的自然只属于缔约国中占有最有力的地位的国家。美国的意图,便在这里。在第二次大战中,到底站在哪一方面,为“正义”而战;取得这个最后判决的地位的,便只有美国,这就是美国在《和平公约》中的政治的收获。

从他方面言,美国这一次的成功,可以说是对于表现于国际联盟的英法在欧罗巴中的指导地位的胜利。尤其是在日即没落的大英帝国与方兴未艾的美国资本帝国主义间的对立,在《和平公约》订立的过程中,更表现得厉害。世界帝国主义诸势力的对立,已结集于英美两极的对立。从《凡尔赛和约》的国际外交战以来,其间经过多次为和平而召开会议并签订协定以及条约,可是帝国主义诸势力的对立,便隐蔽在这些国际外交战之中。《和平公约》的特征,便是帝国主义诸势力对立之再组织的新近的阶段,现在这两个体系,更显明地对立了——一个便是以美国为指导者的《和平公约》的体系,他一个便是以英法为指导者的国际联盟的体系。

《和平公约》的问世,可以说是美国的和平体系的胜利,在事实上,也可以说确保了美国对于国际联盟的发言权。然而对于美国的“努力世界和平”的《和平公约》,法英却又以他一个“努力世界和平”的方式来应对美国,这便是《英法海军协定》,《和平公约》就因这个协定而葬入坟墓里面去了。

当然《英法海军协定》的招牌,也是“以求保证世界和平”。当《和平公约》案正式向英、德、日、意十四国提出不到数星期时,英外长张伯伦便在下院,声明英法间的海军协定的成立。由苏俄的《赤星报》披露了这个秘密协定,内容是:

(一)太平洋中英法舰队的共同动作(对美),分割地中海为英法两势力。

(二)在包括苏俄的欧洲以外的地域中,发生协约国的一国的军事行动时,其他之一国,以空军援助协定国(对苏俄),在地中海沿岸,预想有反于英法两国利益之军事行动的国家时,分担空军的活动地域(对意大利)。

(三)交换东洋诸国的军事调查报告(对中国及苏俄)。

后来英法正式发表的协定条约内容,虽然否认英法军事协定的广及于海陆空三方面,然而这种密约的一部分是事实,则毋庸置疑。如此,《英法海军协定》便是力谋和平的《和平公约》的最好的注释了。

受《英法海军协定》的影响特大且直接的,自然是美国。由华盛顿会议所规定的神圣不可侵犯的5∶3∶3比例,从而由这一协定而倾覆了。英法的谅解,即许可法国于欧洲大陆达到陆军的首位,同时承认英国的海军力占世界第一位;结果英美两国的世界霸权战,更形激化。

其次,所谓将来海军军备限制案的基础之海军军备协定的内容,也完全和美国的利害相反。美国在地势上,一方沿太平洋,一方沿大西洋,万吨大巡洋舰及大洋航行用潜水舰,都感到必要。反之,英国以属土散居各方,军舰不宜于大,而宜于小与速度大,故小巡洋舰的多数建造,又为英国所必需。法国所必要的,便是保护海岸线而为美国所主张全废的潜水舰。关于补助舰限制的冲突,自三国军备缩小会议以来,每触必发。但是这一次的海军协定,关于这一点,英法都得到谅解。可是于美国又怎样的不利呢?只看以下所示的主要条款,自明:

(一)关于万吨巡洋舰,各国总吨数制限必得均等,但各国实际上于国防有必要之范围以内,得建造之。

(二)潜水舰亦适用(一)之原则。

(三)潜水舰区别为六百吨以上及六百吨以下二种,六百吨以下的潜水舰不受此限制。

英法关于这个协定征求美国的同意时,美国予以强硬的反对,不得已《英法海军协定》便声销迹匿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做暗中促进了英法的接近,同时明证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确保了重要的发言权。也就是这两个体系对立激化的表示。

现在进而要分析现今全世界各国的具体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