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一年来英领殖民地纠纷的回顾与总结

一年来英领殖民地纠纷的回顾与总结

【摘要】:英领殖民地的纠纷,便因英国的衰老与民族运动的震荡而愈不可解。这一现象,就是大英帝国崩溃的预征。现在将这一年的纠纷情形,略述于后。据一般推测,所谓断然之处置,不外除已派地中海军舰向埃及示威外,加派应援的军舰,及增派陆军,进而占领埃及之关税,最后破弃1922年之宣言等。印度与英本国之关系,是英国目前的重大问题。一方榨取殖民地以缓和本国的劳资冲突,然而结果只是智穷计短,难于应付,而不得不即于崩溃之一途了。

今日的英国,已进到衰老的时代,前文已说得很明白。英领殖民地的纠纷,便因英国的衰老与民族运动的震荡而愈不可解。这一现象,就是大英帝国崩溃的预征。现在将这一年的纠纷情形,略述于后。

埃及自1922年独立,1923年便颁布宪法,在形式上可以说是民族运动的胜利。然而英国始终没有忘记埃及地位的重要,所以自治领土虽经1926年帝国会议的决议,允许自治领土具备独立国的形体,可是1927年却暗地与萨华德(1927年4月成立的埃及内阁的总理)订立十四条有伤埃及的《英埃同盟条约》。后来这个密约泄露了,激成埃及广大的反英运动(1928年3月初旬),英国竟惨无人道地用坦克飞机对付群众,死伤的有数十人之多。结果民众的反抗愈烈,萨华德不得已而辞职。继任的便是“华夫托党”首领穆斯达华·奈哈斯·巴谢,他的对外政策,纯取强硬的方法,并于下院提出《公众集会条例法案》。在埃及政府认为此法案全系维持国内治安上必要的国内法,绝无仇视外人之意,英国却认为这是反英政策之强烈的表现,当该案在下院通过之时,英政府提出警告。然而埃及却毫不畏惧地于下院通过了。英政府见情势急转,便于4月30日提出最后通牒,并限于5月2日午后7时撤回《公众集会条例》法案,外交部长张伯伦又于4月30日在下院演说谓“《公众集会条例》乃变更过去五年来埃及实施各现行法令之条例,在埃及官宪之掌握中,其维持公安之自由之范围,益形扩大……埃及政府既忽视我以前之警告,而允许民众集会示威运动之自由,此实含有危害外人之意味,而违反1922年埃及独立承认之附带条件,今政府为保护利益计,实有采取断然处置之必要”。同夜英政府又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如埃及对于最后通牒无正式之答复,决取断然之处置。据一般推测,所谓断然之处置,不外除已派地中海军舰向埃及示威外,加派应援的军舰,及增派陆军,进而占领埃及之关税,最后破弃1922年之宣言等。埃及政府处此难境,不得已于5月1日承认此案延期交议,而向英国要求谅解,此交涉从而告一段落(以后情形如何,因无确实资料,未敢乱说)。

印度与英本国之关系,是英国目前的重大问题。英帝国间之关系,已于1926年之帝国会议所决定,关于印度政治组织,由1919年之印度政府法,至10年后之1929年止,设立调查委员会,专调查今后之政治成绩,本此调查,以改正印度政府法。印度自治之许可与否,全以此结果为断。1928年2月西蒙(Simon)氏率领由英国议会保守自由劳动三党及上院所选出之委员,一同出发抵印。印度舆论界,以此种委员全无印度人参加为理由,激起广大的同盟抵制运动。

这两件纠纷,虽说没有多大的成果,然而都非同小可。埃及的独立运动,自从柴鲁尔领导之后,已有一日千里之势。此次虽说没有成果,可是埃及独立运动既有了巩固的基础,我相信只是时间的问题,换言之,即是帝国主义的对立愈激化,便愈促成埃及的成功。印度所受英国人的榨取,更不用说,印度一亿农民中,便有五千万人以上受了英人的剥削而变成贫农,而且资本主义组织的输入,剥夺了农村中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不得已变为无产阶级的工资劳动者。尤其在大战以后,印度人所受的刺激,更激起他们民族运动的自觉。不待言,印度的独立,迟早也要成功的。

英国资本主义既已成老衰的状态,最近急于施行产业合理化,一方延长工作时间减少工资酿成恒久的失业状态。一方榨取殖民地以缓和本国的劳资冲突,然而结果只是智穷计短,难于应付,而不得不即于崩溃之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