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产业合理化成功,促进企业界国际集中

产业合理化成功,促进企业界国际集中

【摘要】:产业合理化的目的:(一)在求经济性的向上,(二)在求货物生产的增加,(三)在求货物价格的低减,(四)在求生产费用的减少。果然,产业合理化到今日已经成功了。此外产业合理化的成功,更促进了企业界国际的集中,就是国际的托拉斯化。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形成生产过剩与市场的再分割的危险,以及恒久的失业状态的危险,这就证明在资本主义的再建时期中,已表现了不稳的现象(另见)[3]。

产业合理化的目的:(一)在求经济性的向上,(二)在求货物生产的增加,(三)在求货物价格的低减,(四)在求生产费用的减少。要完成这些目的,第一便在技术的改革,因为技术改革的结果,便可以使劳动力增大,同时可使生产增加。第二便在企业组织的改善,因为企业组织改善的结果,便可以使经济性向上,同时可以节约许多不需要的生产费用。

有此改革与改善,从而资本主义的集中形态,便由水平的集中的加特尔,而进到垂直的集中的康策伦(Konzern)[2]。前者不过是一企业包括许多产业部门,而后者则从原料以至商品的诸过程的诸产业都集中在一企业之下。如德国的Der Stines-Konzern便是后者的集中形态的顶好的模范。

果然,产业合理化到今日已经成功了。这种情形,在美国最表现得明显。Karl Koettgen博士,在其所著的《经济的亚美利加》(Das Wirtschaftliche Amerika)中说道:“脚踏车的样式,减少到不出三种以外(编者云:因为样式减少,便是样式的标准化,从而可以减省许多生产费用),其结果节约了13 000吨的钢铁。并且燃料、劳银与输送,较之以前,节约了10%,货物停放的场所,较前则有25%的过剩。又寝床及寝具的标准化,排除了其他的样式,因构造的简单化与薄铁管的使用,一套寝床与寝具较之以前要节约33.33%的材料。”这虽不过一二例证,然而由此亦可概见其余了。

此外产业合理化的成功,更促进了企业界国际的集中,就是国际的托拉斯化。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形成生产过剩与市场的再分割的危险,以及恒久的失业状态的危险,这就证明在资本主义的再建时期中,已表现了不稳的现象(另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