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的八年胜利-杨东莼文集·专著卷

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的八年胜利-杨东莼文集·专著卷

【摘要】:所以根据这最高国策而规定的外交方针,足以适应八年来国际形势的急激变化,终于获得了外交上的伟大胜利。以下先述抗战八年来国际形势的演变,次述我国外交的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在民国二十年所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说明了世界和平的大受威胁,象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将到来。

抗战八年来国际形势的演变很激,侵略与反侵略,独裁与民主两条阵线的斗争,成为国际形势演变的主流;而反侵略的民主阵线之逐渐强大且进而获得最后胜利,则为这一主流的总趋向。这样的变化,对于我国抗战建国的最高国策是有利的。所以根据这最高国策而规定的外交方针,足以适应八年来国际形势的急激变化,终于获得了外交上的伟大胜利。以下先述抗战八年来国际形势的演变,次述我国外交的胜利:

日本帝国主义民国二十年所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说明了世界和平的大受威胁,象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将到来。世界和平本来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当时的国联对这种破坏世界和平的侵略行为却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制裁。接着日本又于二十一年制造“一二八事变”,且进而组织伪满洲国,国联对此也一样没有运用有力的方法以制止日本的侵略行为〔141〕。这样,就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气焰,甚至宣布退出国联,以表示它今后的行动不受任何国际条约的拘束〔142〕;后来的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之下酝酿出来的。

祸不单行,义大利帝国主义接着也把侵略的火焰投向到阿比西尼亚的大地了。早在二十四年一月,法国外长赖伐尔为了觅取墨索里尼的友好,亲自访问罗马,就在那时决定予义以在阿行动自由的权利。十月间,义大利开始进攻阿比西尼亚。十一月,国联虽对义决议实施经济制裁,然而行动不够坚决,生怕过分触怒了侵略者。等到二十五年五月义、阿战事结束,墨索里尼的铁蹄踏上了整个阿境以后,英国又提议召开国联临时大会,于七月间通过撤销对义制裁。

继义大利而起的,便是德国。希特勒是德国国社党〔143〕的领袖,于二十二年一月获任内阁总理;次年八月,总统兴登堡逝世,希特勒继任总统,兼任总理,集大权于一身〔144〕。他以争取生存空间,摧毁《凡尔赛和约》为复兴德国的两大目标,遂于二十二年十月退出国联〔145〕,接着又退出军缩会议,于是重整军备,喊出“大炮代替牛油”的口号,以威胁欧洲的和平;而国联的答复,却只是温和的谴责,这自然不足以引起希特勒的注意。并且英、法对德国的妥协,反而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所以当二十四年一月,英、法决定将国联管理的萨尔区交给希特勒以后,当同年六月,英国对德国让步缔结伦敦海军协定〔146〕以后,希特勒抓住了英、法的弱点,竟敢于二十五年三月进军莱茵区〔147〕,打破了《凡尔赛和约》中莱茵区不准设防以及《罗加诺公约》各国对莱茵区重申予以担保的规定,英、法只是大惊失色,并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抵制。接着德、义于七月联合干涉西班牙内战〔148〕,这一内战的发展,便是欧洲大战的前奏。十月中旬,德、义缔结《德义协定》:德承认义大利并吞阿比西尼亚,义则承认德在奥国的权利。十二月,德、日又缔结《防共协定》,做出反苏的姿态。二十六年十二月,义也加入《防共协定》,轴心国的阵容遂渐次严整。就在这一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而德国也向欧洲各国提出了新要求,要收回它在上次大战时所丧失的殖民地。二十七年三月,德以大兵二十万实行吞并奥国,且进而向捷克要求割让苏台德区,英国首相张伯伦着了慌,曾两度飞德亲访希特勒,邀同法、义召开慕尼黑会议,决定迫令捷克屈服,于是苏台德区由德国占领,英、法对希特勒的绥靖政策至是可说是登峰造极了。二十八年三月,希特勒又以大军开入捷境,捷克至此,遂不见血而亡。接着,希特勒又从立陶宛收回米美尔委任统治地。五月以后,希特勒与义成立了《德义军事政治同盟》,与丹、爱、拉、苏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一切准备好了,就只等着发动更大的侵略战争。九月一日清晨,德大军七十万配合大群飞机闪击波兰,二十七日攻陷华沙,波兰又告灭亡。德、波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英、法迫而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揭幕。德军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教训,认定欲攻法国,必先加强右翼,由荷、比直捣巴黎。二十九年(一九四〇)四月九日,德军又用闪电战术一举而占领挪京奥斯洛与丹京哥本哈根,丹、挪两国亦告灭亡。五月中旬以后,乘胜进攻荷、比。十三日,荷兰宣布投降;二十七日,比利时也宣布投降。而法国的色当、列日及纳穆耳,亦于此时被德军占领。六月十四日,德军攻陷巴黎;二十一日,法国投降,贝当在维琪组织新阁,而戴高乐将军则率领一部分舰队及殖民地军队在伦敦成立法国自由政府。

在欧战爆发的最初十个月,墨索里尼曾宣布严守中立,等到德国攻下丹、挪、荷、比并进迫巴黎之时,义大利才于二十九年六月十一日对英,法宣战。希特勒怕他在中途叛变,派遣大军驻扎义境监视,德国此时实际上不但没有得到墨索里尼的帮助,反而增加了自己的负担,其时英国仍在坚强作战,希特勒次一攻势的目标,遂不得不指向伦敦,从八月中旬起对伦敦所作的秋季攻势,因为英人的沉着抵抗,卒告失败,希特勒才转而进攻巴尔干,以消灭英人在欧陆的据点。其时,巴尔干诸国,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已入德国势力范围,受英国军事支持的,只有南斯拉夫与希腊两国。三十年四月,希特勒对南、希发动春季攻势,不到一个月,就把南、希两国灭亡了。计自德军攻波至希腊灭亡,为时仅历二十个月,为德军攻陷的,即有波、丹、挪、荷、比、卢、法、罗、保、南、希等十一个国家,若加上奥、匈、捷三国,便有十四个国家都在德国控制之下,希特勒已成为欧洲的霸王。

当二十九年五月间德军进攻荷、比时,英国政府改组,素来对德持着绥靖主义的张伯伦下野,而由邱吉尔组阁,政治阵容为之一新。其在美国,则开战之初,严守中立,成立中立法案,对反轴心各国的物资帮助,为“现购自运”,但对轴心国还保持着贸易关系。那时美国孤立派很占势力,没有加入战争的决心,直到二十九年十一月五日大选,罗斯福被选为三次连任总统,才于十二月九日发表“炉边谈话”,对内打击孤立派,对外反对侵略者,决定把美国形成为民主国的大兵工厂,以支持反轴心各国。三十年一月六日,罗斯福向国会提出扩整军备案,获得国会的通过。自是美国对内加紧军需工业的生产,对外压制侵略国家,并加强中、英诸国的物资援助:美国已走向战争的边沿,且逐渐形成为二次世界大战的领导者。

德国虽然控制了欧洲大部分土地,但没有忘记它东方的强邻苏联,希特勒认为若不及时击溃苏联,则不仅无法继续进攻英国,而且有被苏联攻击的危险。三十年六月二十二日清晨三时,希特勒亲自广播对苏作战的宣言,德、苏大战从此展开。十二月八日清晨,日寇又正式向英、美宣战,太平洋大战亦由是揭幕。这样一来,民主与轴心的阵线才分别显然〔149〕,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才从此名副其实地展开了。在德、苏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日在军事上获得巨大胜利,但是,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史达林格勒解围,苏军赢得决定性的胜利以来,联合国的作战便开始进入有利的形势。从这时起,苏联的英勇作战,获得了伟大成就,到三十三年冬季,整个苏联被占领区的四分之三的国土都得到解放,并且越过国界,深入罗国。在地中海战场上,先是英、美盟军于三十一年秋季,在北非发动反攻,接着在这年冬季及次年秋季战役中,把敌人赶出北非;继之在三十二年夏季战役中,先后在西西里与义大利南部实行敌前登陆,统治了义国二十年之久的墨索里尼,在义国人民反法西斯运动高潮的打击之下,于三十二年七月倒台,巴多格里奥政府实行了无条件投降,希特勒强盗集团开始了解体。在远东与太平洋战场上,则展开了长期而广泛的交通线的争夺战;日寇的进攻在澳洲与印度的边沿被阻止了,日寇企图配合德国夹击苏联以及会师印度的计划也被粉碎了,美军开始在太平洋上进行逐岛—越岛战争,以自亡压倒的海空军实力的优势,去削弱日寇海空军基地的优势。这就是史达林格勒大捷后,世界战争的新的军事形势的简明轮廓。

不仅如此,并且由于史达林格勒大捷,加强了联合国家进一步合作。这首先表现在罗斯福与丘吉尔的三度会议上。第一次为三十二年一月十四日的卡萨布兰加(Casablanca)会议,第二次为五月十一日的华盛顿会议,第三次为八月十日的魁(Quebec)会议,这三次会议决定了战争的最终目标,确定了英、美的作战计划。第二,表现在苏联于同年五月十五日的宣布解散共产国际上,这样,不但祛除了英、美对苏联的疑虑,并且粉碎了德、日对联合国施行挑拨离间的阴谋。第三,表现在同年十一月间罗斯福、丘吉尔、史达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三国领袖会议,发表了《德黑兰宣言》〔150〕,在军事上决定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51〕的时间与地点,在政治上确定了战后维持长期和平的国际民主团结的原则。

企望很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了,三十三年六月六日,强大的英、美武装力量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国,逼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这样就划开了世界军事、政治形势的新阶段,展开了反法西斯民主联盟共同事业的决定性的胜利。首先,在欧洲战场上,于第二战场开辟后的第四天,苏军就在卡累利阿地峡发动配合攻势,接着又从巴伦支海到喀尔巴阡山,长达二千多里的战线,卷起了攻势的狂风暴雨。苏军不但把它国土内的敌人完全消灭了,而且先后把芬兰、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的全部领土和南斯拉夫、捷克、奥大利的大部分领土从德寇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并将战争带到德国本土去进行。英、美盟军则在法北登陆后,由于获得法、比国内内地军的有力配合。很快就把德寇大西洋防线粉碎,并进而把德寇从法、比、卢的全境和荷兰的部分境内驱逐出来。到了冬季,英、美盟军又在阿登山脉地带粉碎伦斯德特的反攻,三十四年春季在广大前线进行了更猛烈的战斗,把德寇的莱茵河防线也摧毁了。其次,在太平洋远东战场上,尼米兹元帅统率下的美国强大海空军力量已由吉尔贝特群岛跃进到马绍尔群岛,又由马绍尔群岛跃进到马里亚纳群岛,再由马里亚纳向北跃进到火山群岛,向西跃进到琉球群岛。麦克阿瑟元帅统率的大军则由澳洲,经过新几内亚,一步一步跳上了菲律宾。而马里亚纳群岛上建立的陆上空军根据地,加上美国特种混合舰队,挟数千架飞机的威力,已把毁灭带到日本本土。在亚洲大陆上,中美联军在史迪威尔将军指挥下,经过长期的苦战,光复了缅北,打通了中、印交通,中印公路和中印输油管的艰巨工程都光荣地完成了;此时日寇在我国正面战场的豕突狼奔,也只在说明日寇回光返照的时间的来临罢了。这就是第二战场开辟后世界战争的又一新的军事形势的简明轮廓,而德、日的崩溃,也就是指顾间的事情了。

联合国家的合作以争取战争的胜利与确立战后的持久和平,早在三十年八月十四日罗斯福、丘吉尔两领袖的宣言中〔152〕,便已经有了原则的确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正式加入反侵略的战争,才又于三十一年一月一日英、美、中、苏等二十六国在华盛顿签订共同宣言〔153〕,赞同罗、丘宣言中所包含的共同目的与原则,并加以补充。接着又有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德黑兰会议与顿巴敦橡树会议〔154〕,这些对联合国家的合作都有很大的裨益。但是,自从第二战场开辟以后,由于战争的逐渐接近胜利,于是关于处理战后问题以及如何维持世界持久和平问题的解决,就成为联合国家最迫切的课题了。正是为了解决这重大课题,罗斯福、丘吉尔、史达林才又举行克里米亚会议,于三十四年二月发表了克里米亚会议报告〔155〕。接着又于四月二十五日举行旧金山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宪章,跟联合国家的合作的向前进步一样,联合国家的进攻侵略国家也在向前进步,胜利的日子终于到来,联合国的旗帜终于插在柏林市区了。横行一世的希特勒从此倒台,剩下的却只有强弩之末的日寇了。

为了最后要消灭日寇,杜鲁门、丘吉尔于七月二十六日签订了《波茨坦协议》,该协议当即送交我国蒋主席,并经蒋主席同意。后来,苏联对日宣战,也赞同该协议。日本投降的日子,快要到来了。八月六日,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两日以后,苏联即对日宣战,八月九日,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十日,在日本重臣集议后,日本的同盟社宣布了日政府致瑞士政府备忘录的原文,说日本准备接受《波茨坦宣言》条款。十四日,日本同盟社发表了盟方认可的日本政府投降的消息。翌日,日皇即宣读诏书,向日本人民宣示其投降决策。十九日,日政府代表飞抵马尼剌,与麦克阿瑟将军的代表商讨盟军占领日本的问题。二十二日,麦克阿瑟宣布盟军占领日本的日程表,随后即如期一一实行,麦帅与前批进驻日本的盟军,在东京附近厚木机场降陆。日本旋于九月二日正式无条件投降。九月三日签字投降书,这可纪念的九月三日遂被规定为胜利日。八年抗战由是结束,我们终于获得最后的胜利。

自七七事变起,我国为了世界和平与人类的正义,一直在独力抵抗侵略者。直到二十八年九月德军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我们才在欧洲找到了反侵略的同志,但对我们的抗战并无直接的帮助。从此又熬过两年又三个月的苦难时期,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我们才正式获得对日作战的英、美盟友。即使如此,然而我政府仍一本抗战建国纲领所规定的外交政策,继续奋斗,始终不懈,卒之“得道者多助”,国际形势的演变愈来愈有利于我,我们终于获得了外交上的伟大胜利。兹分述如下:

抗战爆发以来,我政府根据抗战建国纲领所定外交原则,以争取外援。其成就最大者:一为集体制裁日本侵略行动的实施;一为各国个别制日援我工作的展开。关于前者有国联认为日本侵略行为违反《九国公约》及谴责其滥炸平民,警告其勿使用毒瓦斯与国联会员国通用盟约关于政治经济制裁的第十六条诸项,此外尚有予中国以精神上的援助及各会员国不得减弱中国力量并考虑个别援助中国的办法等项〔156〕。这种集体制裁虽不甚积极,不足以阻遏日本的侵略,但我国为维持国际正义与世界和平而抗战的意义却已为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所共晓。关于后者:对苏联言,则自抗战之始,即与我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二十八年又签订《中苏商约》与《通航条约》,以增进两国商务上与交通上的关系。二十九年冬,日本承认汪逆伪组织,苏联驻日大使又对日本政府声明;苏联对华政策绝不变更。对法国言:抗战以来,法国政府以《九国公约》为立场,一再斥责日本破坏条约,对我表示同情,对汪逆伪组织亦持否认态度。惟自法军为德军击溃后,维琪政府结欢日本,其所持远东政策遂处处于我不利〔157〕,我外交部,才于三十二年八月一日宣言与维琪政府绝交。对英国言:抗战以来,英国政府亦坚持《九国公约》,斥责日本,且助我稳定外汇,并在国际交通上给予我方物资运输的便利。后来英国虽一再与日本妥协〔158〕,然至汪逆伪组织成立之时,英国政府即表示承认我国民政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且进而贷款与我,并联合美国与我签订《平准基金协定》,以稳定我国的法币,而其通告日本废止《英日商约》及禁运物资赴日,则尤予日本以重大打击。对美国言:远在九一八事变以来,美国即坚持其一贯的远东政策,以《九国公约》为立场,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及其所欲建立的“东亚新秩序”,其后又声明不承认汪逆伪组织。二十八年,美国政府通告日本废止《美日商约》,且对日实施禁运。至于美国对我的援助:则除三次对我贷金外〔159〕,二十九年又对我贷款一万万美元,以其半数稳定我国的法币;而三十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军火租借法案〔160〕及美国志愿空军的应募来华,尤为美国军事援华的积极表示。上述苏、法、英、美四国之外,他如利比里亚、爱司托尼亚、伊拉克、多明尼加、古巴诸国,抗战以来,均先后与我签订友好条约;土耳其、伊朗诸国亦与我国互派使节:我与诸国的关系大为增进。只有德、义两国与日本缔结同盟,并于三十年承认汪逆伪组织,我政府才于同年七月一日宣布对德、义绝交。

以上系抗战以来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止的外交情形,太平洋战争发生以后,国际形势急转直下,我政府与英、美一致对日本及德、义发表宣战文告,从此侵略者与反侵略者的壁垒完全明显,欧、亚战争冶为一炉,我国已非单独对日作战,实与英、美并肩对侵略国作战:我政府在外交上的既定方针,亦于以实现。三十一年一月一日,我与美、英、苏等十六国签订《反侵略共同宣言》,全世界反侵略的大团结由是告成,而侵略国之必告崩溃乃愈加显明。三十二年,又举行莫斯科会议,发表英、美、中、苏联合宣言,强调团结作战迅速实现共同胜利与密切合作建立广泛国际组织两点,而我国国际地位亦由是提高,列为世界四强之一。此外如伦敦、华盛顿两地举行的太平洋作战会议,我国均有代表参加,蒋主席且出席开罗会议,与罗斯福、丘吉尔商决有关太平洋作战的重要问题。自是以后,直到三十五年八月间在巴黎举行的和会为止,举凡国际上的集会,我国无不参加,且具有举足轻重之势:我国外交上的伟大胜利,即在于此。

欧洲战争经过四年多的岁月,中国抗日战争经过八年多的苦斗,卒之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今后的问题:在国际上在于如何肃清侵略主义,以维持世界的持久和平,在国内则在于如何团结统一,以实现现代化的民主国家。我们绝不以赢得的胜利为满足,还得向前更进一步,以求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