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杨东莼文集:日俄战争与东三省

杨东莼文集:日俄战争与东三省

【摘要】:日、俄冲突,以库页岛事件为最早。依据以上二约,日、俄在韩的势力遂归于均等。至十二月十九日,日忍无可忍,遂命栗野公使向俄提出断绝国交公文,下旗归国,并促俄公使以同日退出东京,而日、俄战争逐起。中国至是,遂于十二月二十七日向日、俄两国发出中立的声明,两国都表示承认,并公认辽河以东为战区,以西为中立地,清廷并遣马玉昆率兵守辽西。

日、俄冲突,以库页岛事件为最早。库页岛在混洞江口外,明代称为苦夷,日本称为桦太岛,俄国称为萨哈连岛,原属中国。清初,遣兵征服其地,当时以其地处荒僻,故未实行驭治。乾隆初年,俄国东略,即占据库页岛北部。乾隆五十四年以后,俄国更占领其南岸母子泊地方。会日人亦巡行至该岛南部,遂屡与俄人冲突,直到光绪八年,两国才结条约:俄以千岛交换库页岛南部,于是库页岛全部均归俄有。库页岛原系荒凉之区,日本并不十分重视,其最使日本感觉不安的,还是俄国势力的侵入朝鲜和满洲。原来俄国正式和朝鲜缔结修好条约,始于光绪十年;十四年,俄又与韩结《陆路通商条约》九条。中、日战后,事实上朝鲜成为日本势力范围。日驻韩公使井上馨且草改革内政案二十条,迫韩廷矫正积弊,内阁各部皆聘日本顾问,军队也由日人训练。这样一来,朝鲜排日联俄之论遂盛,于是以闵妃为中心的亲俄党,乘井上归国之时,以光绪二十一年七月政变,亲日党首领朴泳孝逃至日本。井上闻变,随即渡韩,复组织亲日党内阁,以金宏集为总理大臣。二十二年亲俄党又勾结俄兵打败亲日党,金宏集以下诸亲日党要人多被杀戮,而政权遂全入于亲俄党之手。这时日本虽痛恨俄国,但还不敢与俄构衅,因于同年,与俄结第一次《日俄密约》,其要点如次:一、朝鲜若不得已必借外债时,由日、俄两国合意援助之;二、日、俄两国令朝鲜不借外债创设本国人组织之军队及警察,以保本国秩序,且由朝鲜自行维持。同时驻韩日使与驻韩俄使在京城又结如次之条款:一、日本为保护京城、釜山间电线,得派宪兵二百名分守各处。二、为备朝鲜人袭击居留民,日本于京城得置步兵二中队,于釜山、元山各置一中队,俄国为保护公使馆领事馆,于日本置兵各地,亦置同数之军队。依据以上二约,日、俄在韩的势力遂归于均等。后来俄国忽背条约,前后迫韩廷聘俄国将校三十余人为军队训练官,自是韩廷愤俄强暴,亲日党遂逐渐得势,而这时俄国正倾全力经营满洲,恐日本妨害,故对韩政策亦趋和缓。二十四年,俄国在韩教练官均归国,并与日本结第二次《密约》,其要点如次:一、日、俄两国互认朝鲜为完全独立国,皆不干涉其内政;二、朝鲜向日、俄请求援助之时,关于练兵、财政二项,非经两国协商后不得应聘;三、俄国不妨碍日本对朝鲜营工商营之发达。依据这约,俄国似稍让步,但对满洲的独占,俄国依旧不肯丝毫放松。俄国占据满洲事件,已详见上章。二十九年三月十五日,依约为俄国第二次撤退驻满军队之期,俄国不但一兵不撤,反向我国提出要求,打算独占满洲,且欲伸张其势力于蒙古。这时日、英、美三国都提出抗议,清廷遂拒绝其要求。五月,俄国复向清廷提出新要求:一、满洲官吏之任免黜陟,须经俄公使与清廷协定;二、驻扎满洲的华兵,须归俄公使节制;三、凡满洲中、俄通商之地,禁止他国通商;四、满洲关税,归中俄协办,铁路不许他国管理借用;五、满洲邮政电线,亦归中、俄协办;六、中、俄缔约中,若与他国交战,两国互相急难,若中国不肯,俄国当代而独当之,战胜之后,当以满洲全部归俄国管辖。依据这要求,俄国便显然在准备对日作战。同时俄陆相克鲁泡特金(Kuropatkin)并向我国声明:“俄国鉴于满洲现状,纵令列国干涉,断不能无条件撤兵,虽因此事与日本开战亦所不辞。”六月,俄设远东总督府,任亚历克塞夫(Alexiev)为大总督,管辖黑龙江沿岸及满洲全部。同时,俄又强占朝鲜龙岩浦,建筑炮台,设立军用电线,以威胁日本。日本至是遂电令驻俄日使栗野致觉书于俄政府,要求与俄划定两国在韩、满的特殊利益,提出《满韩交换案》,以作谈判的基础。日本提出的方案,表示着日本丝毫不愿放松其在朝鲜的卓越利益,并把俄国对于满洲的特别利益相提并论。俄国接到这方案以后,迁延不致可否,结果要求此案,移至东京谈判,日政府不得已允其所请。俄政府因电训驻日俄使及亚历克塞夫向日本提出对案。这对案,和日本提案完全相反,俄国只是对朝鲜问题,与日本协商,至于满洲问题,则不容日本过问。日本不能接受,因再致觉书于俄,俄致答复于日,仍执前记对案,且与日本平分朝鲜的权利。而第三次撤兵期又至,俄反阴集军队于朝鲜边境。至十二月十九日,日忍无可忍,遂命栗野公使向俄提出断绝国交公文,下旗归国,并促俄公使以同日退出东京,而日、俄战争逐起。

日本与俄断绝国交后,即先发制人,于十二月二十二日夜半,由东乡平八郎率领舰队袭击旅顺的俄舰,二十三日又击破俄舰二艘于仁川,至二十四日始正式向俄宣战;俄国至是,也正式向日宣战。战争开始,日本即要求中国严守中立,同时通牒各国,力言中国有中立之必要。英、美、德三国接受日本通牒后,各自为着在华利益计,不愿中国转入战争漩涡,也劝告日、俄尊重中国中立,同时英、美、德、法、意、奥诸国,亦次第宣告中立。中国至是,遂于十二月二十七日向日、俄两国发出中立的声明,两国都表示承认,并公认辽河以东为战区,以西为中立地,清廷并遣马玉昆率兵守辽西。日舰于仁川击沉俄舰二艘之时,其陆军第十二师团即由仁川上岸,于三十年正月占领平壤,二月进据定州,旋下义州,俄军败退,与日军扼鸭绿江而守。时日又派近卫师团及第二师团抵义州,合第十二师团编为第一军,乘俄军未集中,架桥渡过鸭绿江,连陷九连城、凤凰城、宽甸、摩天岭,于六月向辽阳进逼。当第一军规渡鸭绿江时,同时复遣第二军于三月至辽东半岛貔子窝登岸,四月占领金州,于是旅顺之后路遂绝。原来俄总指挥克鲁泡特金驻兵奉天,欲集大军于辽阳、奉天,乘日军疲敝之余,以一战收最后的胜利,所以不肯浪战,坐视日军由貔子窝登岸。等到旅顺危急,才集大军于得利寺,五月,得利寺又为日军所陷。日军北进,连陷熊岳、盖平,克鲁泡特金恐辽阳有失,遂以大兵守大石桥。时日又组第三军,以攻旅顺,而使第二军专攻辽阳。六月,日军陷大石桥,营口、海城、牛庄也相继为日军所下。俄军自旅顺被日军封锁后,专恃营口密输军械,及营口被陷,而辽阳、奉天之势益危。战事之初,日军恐第一、第二两军声援不接,因别遣第十师团,由大孤山上陆,后编为第四军,连陷分水岭、析木城。时日命大山岩为满洲军总司令,统辖各军作战。七月,大山岩命第一、第二、第四三军,会攻辽阳,与俄军苦战十日,日军死伤一万七千五百余人,卒攻陷辽阳,俄军退至浑河北岸。自是俄军屡出奇兵,颇有胜利,然终不能越过浑河。三十一年正月,日本四军分途向奉天进攻,俄军也分四路抵抗,战线长至四十余里,自正月十六日开战至二月初五日终,共二十一日,日军卒占领奉天。俄军败退后,克鲁泡特金辞职,李尼维齐代任总指挥,以恢复败军秩序,不暇作战,日军遂乘机进占开原、铁岭、昌图等处,于是满洲陆战告终。

其在海战方面,当东乡平八郎击沉俄舰二艘于仁川之后,即实行闭塞旅顺。自三十年一月至三月,日军凡三次闭塞旅顺口,卒告成功,巡洋舰以上之船,均无法通行,俄旅顺舰队效力全失。日军攻陷金州后,又进攻旅顺。六月,俄舰欲冲出旅顺口,为日舰队所包围,俄舰过半遁回港内,余舰分遁胶州湾、芝罘、上海等处,自是旅顺舰队,遂零落不成军。俄海参崴舰队,出没海上,初颇顺利,至七月为日舰击败,也就蛰伏港内,不敢复出。至是海上权遂全为日本所有。七月中旬以后,日军屡次进攻旅顺,直至十一月下旬,旅顺俄守将始降于日军。当海参崴舰队为日本击败之后,俄又派波罗的海舰队向远东出发,以解旅顺之危。三十年八月,俄以波罗的海舰队组织第二太平洋舰队,自波罗的海出发,同时要求士耳其政府许俄黑海舰队,通过他大尼里海峡,以与第二太平洋舰队,同往远东。英以英、日同盟之故,迫土耳其封锁他大尼里海峡,黑海舰队遂失其效力。及旅顺陷落后,俄更以波罗的海余舰全部,组织第三太平洋舰队,向远东出发。两次舰队,皆以英军扼守苏彝士运河,只得绕航好望角。三十一年二月,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集中法领安南西贡北之汉拔儿湾,谋入海参崴。四月,与日舰遇于对马海峡,俄舰三十八艘,大部为日舰所击沉,俄国海军战斗力全失,于是海战亦告终结,而和议遂起。

对马海战后,俄国国内主张与日讲和的空气大起,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时机已至,便向日、俄两国建议媾和,两国接受建议,各派全权代表赴华盛顿开媾和谈判,于三十一年八月初六日在朴次茅斯(Portsmouth)结《朴茨茅斯条约》,其要点如次:一、俄承认日本对朝鲜有政治上、军事上及经济上的卓绝利益,日本对于朝鲜行指导保护及监督之必要处置时,俄国不得阻碍。但俄国臣民在朝鲜者,受最惠国臣民之待遇。两国为避免误会计,于俄、韩边境,不为一切军事设备。二、辽东半岛租借权效力以外之满洲地域,两国同时撤兵;辽东半岛租借地域外,现时日、俄两国军队所占领之满洲全部,交还中国。俄政府声明:凡俄国于满洲侵害中国主权及与机会均等主义不相容之任何领土上的利益和优先权以及专属的让与等,皆不得拥有。三、中国因使满洲的商工业发达,为各国共同一般之设置时,日、俄两国互不阻碍。四、俄以中国政府的承诺,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地领水的租借权,以及关联于该租借权或以其一部所组成的一切权利、特权及让与等,让与日本;又前记租借权效力所及地域的一切公共营造物及财产等,亦行移让;但在该地域内俄国臣民的财产权,受安全的尊重。五、俄以中国政府的承诺,将长春、旅顺间的铁路,及其一切支线,并同地方所附属的一切权利、特权及财产,与其所经营的炭坑等,无条件让与日本。六、日、俄两国相约:于满洲各自的铁路,全以经营工商业的目的为限,决不以军略上的目的经营之,但辽东半岛租借地域的铁路不在此限。七、日、俄两国以增进交通运输,且使便宜为目的,应使满洲各铁路相接续,另定别约,规定接续业务。这条约确认了日本独占朝鲜的合法,打开了俄国对满洲的封锁,并使日本在辽东半岛取得了经济上、军事上、交通上诸特权,俄国经营满洲和朝鲜的计划至是全为日本所破坏了。

当仁川海战时,日本即遣兵直入朝鲜京城。三十年一月,日驻韩公使林权助与朝鲜外部大臣李址镕结《日韩议定书》六条,其要点如下:一、日、韩两国为保持永久亲交,朝鲜政府关于施政改良,容纳日本忠告;二、因第三国侵害或内乱而危及朝鲜王室和领土时,日政府可速出临机的处置,日本为达此目的,得临机收用军略上必要的地点;三、日政府确保朝鲜的独立及领土完整;四、以后不经两国政府承认,不得与第三国缔结违反本约的条约。七月,林权助又与李址镕等结《保护新约》:一、朝鲜政府聘日政府所推荐之日本人一名,为财政顾问,凡关于财政事宜,悉听其意见施行;二、朝鲜政府聘日政府所推荐之外国人一名为外交顾问,凡关于外交事宜,悉听其意见施行;三、朝鲜政府自后与外国缔结条约及其他重要外交案件,须先与日本协商。根据两次条约,朝鲜已成日本的保护国。三十一年十月,日本命伊藤博文与朝鲜外务大臣朴齐纯结《日韩新协约》五条,其要点如下:一、今后朝鲜对于外国之关系事务,由日本外务省监理指导之;在外国之朝鲜居民及其利益,由日本派出公使与领事保护之。二、日政府代行朝鲜现在与他国所有诸条约,自后朝鲜政府不经日政府之手,不得与他国缔结条约。三、日政府置统监一员于朝鲜京城,专理外交事务,有亲谒韩王之权,又日政府于朝鲜开港场及日政府所认为必要的地方,得置理事官执行从来日本领事的职务,均受统监指挥。这约成立后,日本即撤废京城公使馆及各地领事馆,任命伊藤博文为统监,实行监督朝鲜内政和外交。朝鲜志士,愤日本高压,到处骚动,然不久均为日军所镇压。三十三年六月,海牙举行第二次万国和平会议,朝鲜李隽、李玮钟等,称奉韩王密旨,要求废除日、韩保护条约。并欲各国承认朝鲜独立。日政府闻讯,即命伊藤诘责韩王,同时勾结朝鲜总理大臣李完用等,迫李熙让位,太子坧继为韩王,同时由伊藤与李完用结《日韩新协定》,其要点如次:一、朝鲜政府关于施政改良,受统监指导;二、朝鲜政府制定法令与重要行政处分,须预先统监承认;三、朝鲜高等官吏的黜陟,以统监之意行之;四、朝鲜政府用统监推荐的日本人,为朝鲜官吏;五、朝鲜政府无统监同意,不聘请外国人。宣统元年(1909)六月,伊藤辞职,曾根荒助继任为统监。九月,伊藤借名漫游欧洲,实带重要使命来哈尔滨与俄国当局密约日、韩合并及处分满、蒙事件。伊藤至哈尔滨车站为朝鲜志士安重根所刺杀,于是日本谋并朝鲜之心益决。明年五月,寺内正毅代曾根荒助为总监,同时日、俄又成立新协约,决定日、俄在满、蒙的势力范围,及俄国承认日、韩合并。八月,寺内正毅迫韩王结《并韩条约》,其大要如次:一、朝鲜全部统治权永久让与日本;二、日本保全韩王及王族的尊严与名誉,并供给岁费。条约既成,于是日本改韩国为朝鲜,置朝鲜总督府,以寺内正毅为总督,韩国遂亡。

《朴次茅斯条约》成立后,同年十一月,日又派小村寿太郎至北京,与奕劻、瞿鸿玑、袁世凯结中、日《满洲善后协约》,规定中国承认《朴次茅斯条约》中第五条第六条〔115〕俄国转让与日本的各项权利;同时又结《附约》十一款,其要点如次:一、开奉天省的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法库门,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哈尔滨、宁古塔、珲春、三姓及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为商埠;二、安东、奉天间军用铁路,仍由日本接续经管,改为专运各国商工货物铁路,以十五年为限,即至光绪四十九年止,届期双方选举他国评价人一名,妥定该铁路价格,售与中国;三、准南满洲铁路与中国各铁路接续;四、营口、安东、奉天府各商埠,划定日本租界;五、设一中、日合同材木公司,以采伐鸭绿江右岸的森林;六、满、韩交界陆路通商,彼此以最惠国之例待遇。南满和北满两个名词,是日、俄战后,日、俄两国划分满洲势力范围而起的,即日本以南满为其势力范围,俄国以北满为其势力范围。日、俄战事结束之后,日本又与英国结新同盟〔116〕,并先后与俄、美、法各国订立协约〔117〕;于是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陡然增高,俨然以东亚盟主自居。三十二年,日本设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为它对南满施行经济侵略的大本营;又以租借地为关东州,设立关东都督府,旋因军民分治,析为关东司令部和关东厅两部,前者为它对南满施行军事侵略的大本营,后者为它对南满施行政治侵略的大本营。日本布置既定,于是向我国进行以下各案:一曰安奉铁路案。安奉铁路照《满洲善后协约附约》的规定,许日本将军用铁路,改为商运铁路,其兴工应在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之前,其竣工,应在三十四年十二月之前。乃日人于宣统元年,才要求派员会勘路线。邮传部命东三省交涉使与日会勘,会勘既竣,日人要求收买土地。东三省总督锡良不许日人更改路线,并要求日本撤退该路的守备队和警察。日本以中国不遵约为口实,取自由行动,即日兴工,并动员海陆军,要挟中国。清廷不得已,才命锡良与日本结《协约》如次:一、安奉铁路轨道与京奉铁路同样;二、中国大体承认前此两国会同勘定的路线,惟陈相屯至奉天的路线,由两国再协议决定;三、本约签定的翌日,允即行开工。二曰间岛移民案。间岛系图们江中小岛,韩人争先往垦,名为间岛,我国称为江通滩,又系延边(吉林延吉道的边疆称延边)的门户。光绪三十三年,日本以保护朝鲜人为名,派统监府理事官率领宪兵多名入间岛,设统监府派出所。我国向其抗议,日本不答,反诱其商民居于间岛,以图永久占据之计。一时成为中、日间重要悬案,至宣统元年,才由外务大臣梁敦彦与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吉结《间岛协约》(一称《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其要点如次:一、开龙井村、局子街、头道沟、百草沟为商埠,日本得置领事馆或领事分馆;二、中国允许朝鲜人在图们江北之垦地居住,服从中国法律,归中国地方官管辖裁判,其所有地产家屋,中国予以切实保护;三、中国将来将吉长铁路(吉林至长春)延长至延吉南边界,与朝鲜会宁铁路相连接(即吉会铁路);四、本约签订后,日本于两个月内撤退其派出所及文武官员,并按约于两个月内在所开商埠内设立领事馆。三曰《满洲五案协约》。满洲五案是:一、新法铁路案。本来营口英商见满洲商务日盛,劝中国修筑新民屯至法库门的铁路,以分日本南满铁路的势力,日本抗议,谓新法铁路与南满铁路并行,即南满铁路的竞争线,我国不得已中止进行。二、营口支线案。这支线原系光绪二十五年东省铁路公司筑造哈尔滨、旅顺间铁路时,运送材料的路线,原约规定哈尔滨、旅顺间的铁路(即南满铁路)落成后,即撤去此路线。及南满铁路落于日人之手,日本借口开发满洲,遂不许我国撤去营口支线。三、抚顺煤矿案。日本以根据《朴次茅斯条约》及《满洲善后协约》为辞,要求抚顺煤矿归日经营,我国以该矿在东俄铁路三十里之外拒绝之,日本则以俄国修该煤矿铁路时,中国并未反对,且以东省铁路公司所采掘之矿大抵亦在三十里之外为辞坚持之。四、安奉路及南满路开矿案。安奉铁路沿线矿山,从未允许日本经营,而日本则坚持要求安奉铁路及南满铁路矿务由中、日合办。五、京奉铁路延长至奉天城根案。原来京奉铁路(北京奉天间)的奉天(即今日沈阳)京奉车站,在南满车站以西,距城过远,中国邮传部议架铁桥,跨过南满铁路,达于城根,屡与日本交涉。以上五案,多为光绪三十三年之事,至是全依日本要求,与间岛问题同时解决,兹将《满洲五案协约》的大要摘录于下:一、中国如筑新法铁路时,允与日本先行商议。二、许日本将大石桥至营口支线,俟南满铁路期限满了之时,一并交还中国,并允将该支线末端延长至营口新市街。三、允许日本开采抚顺、烟台二处的煤矿。四、奉安路沿线及南满干路沿线的矿务,除抚顺、烟台外,均由中、日合办。五、京奉路延长至奉天城根一节,日本允无异议。

《日俄协约》成立后,日、俄共同封锁满洲,后来日本势力渐次蔓延全满,美国认为日本如此行动,有违门户开放主义,因于宣统元年十二月,突向中、俄、日、英、法、德六国,提议由各国共同借款与中国政府,俾收买满洲各铁路管理权,而使满洲铁路中立,遂促成日、俄的接近,而有宣统二年《日俄新协约》的缔结〔118〕,于是美国的计划完全失败,而日、俄两国共同封锁满洲的政策,益形巩固。在这期间,俄国又向我国进行以下两案:一曰哈尔滨行政案。哈尔滨为东俄铁路的中心地,俄国打算把这地方的行政权置于东省铁路公司统辖之下,向清廷提出要求,日本以与俄有《协约》,且欲援俄例以扩张南满行政权,力袒俄国。会美、德两国反对,俄国才不得逞。光绪三十四年,俄东清铁路总办霍尔哇拖忽颁布东清铁路市制,规定居住哈尔滨市内中外人民,有缴纳商工业税、家屋税、借地税诸义务,中外人士,群起反对。清廷因命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设自治局以争主权。宣统元年,霍尔哇拖至北京,与梁敦彦结《东清铁路界内自治会条约》十八款,其要点如次:一、铁路界内,首先承认中国主权,不得稍有侵害,凡中国主权应发布的法律命令及其他规则,由中国官吏宣布告示;二、铁路界内的重要都市,设立自治会,由该埠居民按地方人口多少选举议员,更由议员复选执行委员;三、议长由议员中选出;四、执行委员不得过三人,中外议员皆得被选,此外另由交涉局总办与铁路总办各派委员一名,会同议长组织一执行委员会;议员会议长即兼充执行委员会长;五、交涉局总办与铁路总办,在议长及会长之上,有随时监督检查自治会之权。自是以后,哈尔滨行政,由自治会主持,其主权虽属中国,但哈尔滨一市也就无异成为公共租界了。二曰松花江航行权案。《瑷珲条约》规定松花江只许中、俄船只航行,光绪七年《伊犁条约》中又申明这一点,但这二约所称的松花江,系指黑龙江下游而言,至于满洲内地的松花江,却仍不许俄人航行。八国联军之役,俄国占领满洲,实行航行松花江上游。日、俄战后,日人欲乘机开发松花江上游,以断俄人独占之患,俄国起而抗议。延至宣统二年,《日俄新协约》成立,俄国才和中国结约六款,其要点如次:一、中国开放满洲境内的松花江,许各国自由航行;二、两国国境各百里以内的消费货物各免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