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若用“蝴蝶效应”这一理论解读历史,也是有其意义的。今天,我们就来找找导致明朝灭亡的那只蝴蝶。那么,到底是哪个官员给崇祯皇帝提了这个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的绝命建议呢?显而易见,这桩风流公案就是那只导致明朝灭亡的蝴蝶,我们的寻找至此已经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但是,历史不能假设,一桩风流事最终断送了大明朝。......
2023-10-04
漠南蒙古和满洲的交涉,始于科尔沁部联合扈伦诸部的进攻满洲。后来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即插汉儿)出了一个林丹汗,横行漠南:破喀喇沁部〔32〕,灭土默特部。漠南诸部,不堪其扰,或北走依漠北蒙古,或东走依科尔沁部,而明思宗却利用林丹汗的仇视满洲,叫他进攻辽东。科尔沁部则通款于满洲,林丹汗怒,袭击科部。科部不能敌,率众走归满洲。黄太吉时,乘林丹汗诸部解体,才合漠南蒙古诸部打败了林丹汗。林丹汗西走死于青海。明年,其子额哲,又为多尔衮所败,额哲降,封为亲王。康熙时,传至布尔尼,乘后三藩之乱起兵反,旋为清军所平。自是察哈尔被屏于漠南诸部之外,无王公贝勒等封号,徙其众于宣化、大同边外,叫做“内属游牧部”,置察哈尔都统等官以管辖他们。至是漠南蒙古全入中国版图。清廷统称科尔沁、察哈尔、土默特、喀喇沁、鄂尔多斯诸部为内蒙古。
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分车臣、土谢图、札萨克图三部;又有三音诺颜部〔33〕,向归土谢图部管理。黄太吉平定察哈尔部以后,车臣汗即与满洲通好。崇祯九年,黄太吉因车臣汗私与明通市,遣使严责,车臣汗恐惧,遂与明绝市。自是土谢图诸部,相继归附满洲。十一年,札萨克图汗谋掠归化城(今绥远归绥县),为黄太吉所败;是年,土谢图汗遣使贡方物。自是漠北诸部,岁贡如常。后来清兵入关,贡使就中绝了。圣祖时,内蒙古苏尼特部滕吉思和多尔衮不和,率所部北投喀尔喀。圣祖命多铎出征,大败滕吉思联军,滕吉思乞降,喀尔喀三部也各遣子弟来朝。后噶尔丹攻入喀尔喀,喀尔喀三部不能敌,悉众数十万,投内蒙古请降。圣祖叫他们暂居科尔沁地,从事游牧。三十六年,清定噶尔丹,圣祖又叫他们还归故地,于是喀尔喀蒙古尽入中国版图,清廷统称为外蒙古,于乌里雅苏台设定边左副将军,以统治诸部。
天山北路为漠西蒙古,亦称厄鲁特蒙古,就是明代的瓦剌,一作卫拉特。清初,其地分为四部:曰和硕特部,居乌鲁木齐附近,其部长系元太祖弟哈萨尔的后裔;曰杜尔伯特部,居额尔齐斯河附近,其部长系也先长子的后裔;曰土尔扈特部,居塔尔巴哈台附近,其部长系元臣翁罕的后裔;曰准噶尔部,居伊犁,其部长系也先次子的后裔。时红教流行后藏,后藏的藏巴汗,为其护法。达赖五世的第巴〔34〕桑结,乃招和硕特部固始汗入藏,击杀藏巴汗,而奉班禅居札什伦布:是为达赖、班禅分主前后藏政教之始。同时,准噶尔部又出了一个噶尔丹,势力很强。噶尔丹和桑结相交最欢,后来桑结苦于达颜汗(固始汗之子)的专横,就勾结噶尔丹,谋去达颜汗,噶尔丹打败达颜汗,并有青海之地,于是厄鲁特四部尽属于噶尔丹,寻又统一天山南路,兼有科布多之地,而和喀尔喀蒙古相接。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率骑兵三万,突击土谢图汗,其邻部车臣汗、札萨克图汗均被攻破,于是喀尔喀三部率众走投漠南;其地遂为噶尔丹所据。直到三十五年,昭莫多(在土拉河上流东岸,一名东库伦)会战,清兵才大败噶尔丹军,噶尔丹仅以数十骑西遁。原来当噶尔丹进据喀尔喀之后,其伊犁旧地,遂尽为兄子策妄阿拉布坦所并。三十五年,圣祖亲至归化城,檄青海诸部及策妄阿拉布坦协擒噶尔丹。明年,圣祖幸宁夏,大举深入。噶尔丹困顿窘迫,闻清军将至,遂仰药自尽。后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立,于雍正九年,与清将傅尔光战于阿赤特淖尔,傅军士卒死亡殆尽;于是策零西犯蒙古,幸三音诺颜部长策凌〔35〕大败之于杭爱山光显寺〔36〕,策零才畏惧请和。光显寺之役,以策凌功为最高,遂诏以策凌为和硕超勇亲王,使主三音诺颜部事,自是三音诺颜独立为一部,与车臣等三部,同为喀尔喀蒙古四部。十二年,世宗又命傅鼐、阿克敦往谕策零,以阿尔泰山为准噶尔和喀尔喀的边界,彼此不得侵越。乾隆十年(1745),策零死,准部内乱:贵族达瓦齐〔37〕勾结辉特部台吉阿睦撒纳〔38〕进攻伊犁,杀策零子喇嘛达耳济,部众拥立达瓦齐为汗。阿睦撒纳既干涉准部的内政,同时又兼并杜尔特伯,并有侵略准部的野心。达瓦齐为自卫计,遂以大兵进攻阿睦撒纳,阿睦撒纳恐力不敌,就于十九年投降中国,高宗封他为亲王。明年,高宗命阿睦撒纳等大败准部兵,达瓦齐南走回疆,为乌什城主霍吉斯所执来献。高宗既定准部,便欲以准部降将分长厄鲁特四部,谁知阿睦撒纳却欲总长四部,闻高宗将实行分封四汗之策,遂号召准部反。二十一年,高宗命策凌子成衮札布和兆惠数败阿睦撒纳,阿睦撒纳走入俄罗斯,患痘死,于是漠西蒙古全定,清设伊犁将军以统之。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众亦内服,清封其部长为亲王,使牧于伊犁及科布多附近。同时素为准部利用的乌梁海也内附,清分其地为唐努乌梁海、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三部,分隶于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及科布多的参赞大臣。
自和硕特部固始汗入据青海以后,清即封为遵文行义敏慧固始汗,使统辖诸厄鲁特。固始汗卒,其裔分为两支:一驻西藏,一分牧青海及河套。噶尔丹勃兴,青海及河套都为所残破,部众离散。及噶尔丹败亡,固始汗第十子达什巴图尔始率其部众朝清,诏封为和硕亲王,自是青海才为中国的外藩。雍正元年,达什卒,其子罗卜藏丹津嗣立,去和硕亲王封号,自称达赖浑台吉,起兵反。二年,世宗命年羹尧驻西宁,而以岳钟琪参赞军务。乘丹津不备,钟琪率兵进至柴达木河,直抵其帐,敌众仓猝惊溃,降者数万,丹津逃走,北投准噶尔部。于是青海、蒙古全定,是为青海完全归清领土之始。清于西宁设办事大臣以统治之。及清平准部,丹津始就获。
清初用兵西北,多和喇嘛教有关,而西藏的平定,更和喇嘛教关系密切,清廷也利用其教〔39〕,以羁縻其部众。到了固始汗入藏,把藏巴汗杀掉,于是红教势力益衰,而黄教特盛。康熙二十一年,达赖五世卒,桑结秘不发丧;自是桑结专权,并唆使噶尔丹侵入喀尔喀。三十五年,圣祖亲征噶尔丹,拘获准部间谍,得知噶尔丹的内犯,全系桑结主谋,圣祖才遣使谕桑结,叫他介使者与达赖五世相见,并令班禅来京。桑结至此,才密奏达赖五世示寂,并欲立罗布藏仁青策养嘉穆错为达赖六世。这时噶尔丹已死,桑结失了外援,和硕特部势力复盛,固始汗孙拉藏汗留镇西藏,遂于四十四年集众讨桑结。桑结被诛,其所立达赖六世被废,而立伊西坚错为达赖六世,诏封拉藏汗为翼法恭顺汗。其后青海诸蒙古都以拉藏汗所立的新达赖为伪,因别奉里塘噶尔藏坚错为达赖六世,圣祖恐其构衅,就令噶尔坚错暂居塔尔寺(在西宁城西南四十里),以待解决。两部争议未决,而策妄阿拉布坦入藏之事起。原来策妄娶拉藏汗之姊为妻,而赘拉藏汗之子丹衷于伊犁,不令归。至五十六年,策妄以送丹衷夫妇归藏为名,遂命大兵入藏,策妄杀拉藏汗,并将伊西坚错幽禁起来。五十九年,清以大军分道入藏,蒙古诸部兵随扈新达赖噶尔藏坚错进征。自是清军屡战屡胜,直抵拉萨,准部北窜,藏人以喇嘛法座久虚,又遭准部蹂躏,意颇厌乱,也就承认了青海诸蒙古所立的新达赖为真达赖。清廷既平西藏,于是把伊西坚错送至京师,并以拉藏汗旧臣康济鼐、颇罗鼐分掌前后藏的政务。雍正二年,藏中噶布伦等杀害康济鼐,欲投准部,世宗发大兵进讨,未至而颇罗鼐已擒首逆,于是诏以颇罗鼐总藏事,留大臣正副二人,领川、陕兵二千,分驻前后藏镇抚之,是为大臣驻藏之始,而西藏自是也全入中国版图。高宗时,又立金瓶抽签的办法,以解决达赖、班禅继承的纷争〔40〕。
回部在天山南路,唐以前奉佛教,其以回教著者,则萌芽于隋、唐,而盛于元。明末,穆罕默德后裔玛墨特至喀什噶尔(今新疆疏勒县),为天山南路居民所信奉,遂为其部汗:是为今新疆之地有回酋之始。以其地居民都奉回教,故得回部或回疆之称。元时,天山南路隶察合台;元、明间,察合台子孙复建汗国于喀什噶尔,而天山南路仍为所属。时天山南路分为二派:曰白山宗,为加利宴所倡;曰黑山宗,为伊撒克所倡。会白山宗回酋阿巴克为喀什噶尔汗黑山宗伊嗣马尔所逐,于是噶尔丹入喀什噶尔,击破黑山宗,立阿巴克为汗。而玛墨特之孙白山宗阿布多实特,又于这时受质于伊犁。噶尔丹死,策妄阿拉布坦继起,才又扶助黑山宗,而白山宗始衰。阿布多实特于是时自伊犁来归,圣祖遣人把他护送至叶尔羌;传至其子玛罕木特,为噶尔丹策零所袭击,玛罕木特并其二子大和卓木博罗尼都、小和卓木霍集占〔41〕被执,幽于伊犁。乾隆二十年,清军定伊犁,释大和卓木,送归叶尔羌,以统治其旧部,而留小和卓木居伊犁,以统率天山北路的回教徒。及阿睦撒纳叛,小和卓木与之通;等到清军再定伊犁,小和卓木又从伊犁逃归喀什噶尔,和大和卓木举兵反。乾隆二十三年,两和卓木都被清兵打败,大和卓木逃喀什噶尔,小和卓木奔叶尔羌。明年,兆惠由乌什取喀什噶尔,富德由和阗取叶尔羌,小和卓木闻警,遂与大和卓木逃入巴达克山,为其酋所杀,函首以献。回部至是全定。清于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以统治南路诸城,而西四城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和阗,东四城乌什、阿克苏、库车、辟展(今新疆鄯善县)并东路哈密、吐鲁番、哈喇沙尔(今新疆焉耆县)三城,共十一城,或设办事大臣,或设驻防大臣,或设领队大臣,以分治之。回部平定以后,至乾隆二十九年,又有乌什回部之乱,后为明瑞所平,并将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移驻乌什,以资控制。后二年,又有昌吉之乱,旋为温福所平。自后五六十年间,天山南北路得无事,而中国国威远震葱岭以西,吉利吉思、敖罕(即浩罕)、阿富汗诸国,都遣使入贡。
原来今黔、滇、湘、川、桂之间,多为苗、瑶、猓猡诸蛮所据。自宋以来,屡经开辟〔42〕,元、明两代,都用羁縻政策,只要他们归附,就把原官授给他们:当时有宣慰、宣抚、招讨、安抚等土司,又有土府、州、县,都是世袭其职,握有甲兵土地财赋的大权。清初,也设土司治理。其时贵州东南境,以古州(今贵州榕江县)为中心,还有苗族所占的一大区域,周围三千余里,叫做苗疆。云南西南,以澜沧江为界,江内各土司和江外诸夷,也不时勾结为患。又四川、云、贵之间,有东川(今云南会泽县)、乌蒙(今云南昭通县)、镇雄(今云南属县)三土府,也很横行跋扈。其他广西、贵州之间,苗寨亦多,地方官吏常以地界的错杂,互相推诿。雍正四年,鄂尔泰建一劳永逸之计,谓“必改土归流,而后可以安民,必归并事权,而后可以治苗”。世宗听其言,即以东川三土府改隶云南,并命他为滇、黔、桂三省总督,任征苗事。鄂尔泰先后招服黔边,东西南三面生苗二千余寨,开辟贵州苗疆二三千里,又劾罢云南诸土司,平定澜沧江以东各地,广西诸土司也就缴纳印信和军器,改土归流的政策,由是大告成功。九年,苗疆事粗定,鄂尔泰以功入为武英殿大学士,任为湖广总督。继任的督抚,从此就把苗事忽视,到了十三年,遂激成了台拱(贵州今县)九股苗之变。直到高宗时,以张广泗为云、贵、湖、广、川、粤、桂七省经略,定计抚熟苗剿生苗,先后共毁苗寨一千二百余,赦免的三百余,斩首四万级,苗才完全平定。
金川即金沙江的上游,为四川西边诸土司之一,俗信喇嘛教。明时,其部人有哈伊拉木者,得封演化禅师,世有其地。后来分为两部:清世祖时,始授小金川酋卜儿吉细土司职,至圣祖时,又把演化禅师印授给大金川酋嘉勒巴。嘉勒巴孙莎罗奔,以从岳钟琪征西藏有功,于世宗时,授金川安抚司。高宗时,其势渐强,以女阿扣妻小金川土司泽旺,泽旺懦弱,为阿扣所制。乾隆十一年,莎罗奔劫泽旺,并夺其印。明年,又侵打箭炉(今西康康定县)附近诸土司。高宗叫张广泗督兵进剿。时莎罗奔居勒乌围(在今四川懋功县对河稍西),其兄子郎卡居噶尔崖(在今懋功县对河稍东),凭碉死守,广泗攻不利。十三年,以讷亲前往经略,起岳钟琪赴军自效。讷亲又败,改以傅恒代其任。明年,清分两路进兵,为直捣中坚之计,莎罗奔父子闻警恐惧,遂降。莎罗奔既降,郎卡掌大金川事,乘清廷方有事于伊犁,郎卡就逐渐桀骜,逐泽旺及革布什咱土司(在大金川西南)。乾隆三十一年,朝命阿尔泰进剿,阿尔泰以苟且息事为得策,只谕郎卡反还诸土司侵地,即以安抚司印给郎卡,并许郎卡以女妻泽旺子僧格桑。未几,郎卡死,其子索诺木与僧格桑联合犯边,而阿尔泰按兵不进,诏赐死,改命温福、桂林进讨。时乾隆三十六年。明年,桂林以战败被劾去,改以阿桂代其任。阿桂、温福虽一度攻下小金川,但因进攻大金川,而有木果木(在大金川东)之败,于是温福阵亡,小金川复陷。帝授阿桂为定西将军,渐复小金川,于四十年进破勒乌围,时僧格桑已死,而莎罗奔、索诺木已先期走噶尔崖,阿桂进逼,四十一年,索诺木、莎罗奔出降,金川全定。清以小金川为美诺厅(后赐名懋功,即今四川县),大金川为阿尔古厅(后并入懋功厅),都直隶四川省。
西南诸国,有缅甸、暹罗、安南、廓尔喀,今分述其臣服于清室的经过如下:一曰缅甸。元时于缅甸置邦牙等处宣慰使司。明初,缅甸叛,被沐英打平,于其地置缅甸军民宣慰使司,与车里、木邦、八百大甸、孟养、老挝五部,同为明的土司。明世宗时,缅甸宣慰使司莽纪岁为孟养、木邦所害,子瑞体立,打败孟养,并有孟密(在木邦西),遂叛明。瑞体死,子应里嗣,侵入永昌(今云南保山县)、顺宁(云南今县),神宗命刘霆进讨,打败缅甸兵,直抵阿瓦,缅人请降。不久,应里子思斗又称乱,为万国春所败。明并筑汉龙、天马、虎踞、铁壁、铜壁、巨石、万仞、神护八关于陇川边境,列兵戍守。后永历帝走入缅甸,其酋莽应时俘帝献给吴三桂,于是缅酋自负其功,不复朝贡于中国。这时永历帝的官属,其子孙多沦入缅甸,自成一部,叫做桂家,据波龙山采银;而云南石屏人吴尚贤,也同时在卡瓦部(木邦附近)开茂隆银场,有众数十万。乾隆初,尚贤想乘时建立边功,说缅酋莽达拉入贡,事甫就绪,适缅有内乱。尚贤又为滇督所害,遂不果。缅甸的内乱,起于白古部,莽达拉遇害,国都阿瓦被陷。阿瓦北境的木疏酋雍籍牙〔43〕起兵复仇,把白古部打败,进据阿瓦,建立新缅甸国。雍籍牙死,子莽纪瑞立,莽纪瑞死,弟孟驳立,进犯永昌、普洱。乾隆三十四年,以傅恒为经略,大举征缅。时孟驳已卒,子赘角牙立,为其臣孟鲁所杀,缅人又杀孟鲁,立雍籍牙的季子孟云。孟云以连年战争,国用日绌;而世仇暹罗又有约清夹攻之说,孟云恐惧,遂决计入贡。五十五年,孟云遣使入贡,高宗因封他为缅甸国王,定十年一贡。二曰暹罗。暹罗和缅甸,原为世仇。清初,暹罗入贡中国。缅酋孟驳却以兵攻暹罗,陷其国都犹地亚(在湄南河上流)。中国居留人郑昭,募集同志据海滨,为暹罗报仇,恢复犹地亚,驱逐缅甸守兵,部众共推昭为主,迁都于盘古(在湄南河下流近海处)。昭既再造暹罗,于是遣使至中国告捷,并贡献方物。其使节于乾隆四十六年到达北京,而昭先一年却为怨家所害。时昭养子华方统兵在外,走还讨贼即位:这就是现今暹罗王室的始祖。五十一年,入贡中国,受封为暹罗国王。三曰安南。安南在元时,屡为元兵所破。明太祖即位,遣使诏谕安南,其王陈日焜才遣使入贡,受封为安南国王。数传至日焜,被其臣下黎季犛所害,季犛立其子颙及弟,复害死颙、
,而夺其位。未几,季犛自称太上皇,传位于其子苍。成祖时,黎苍遣使入贡,封为安南国王。后来安南旧臣裴伯耆和前王陈日煃弟天平把黎氏篡夺之事告诉成祖,成祖才命大兵护送天平至安南。天平将至,又为黎苍的伏兵所邀杀。于是成祖叫沐晟、张辅进讨,安南兵大败,季犛及其子苍被获,安南平,诏置交趾布政司。原来当明兵初讨安南时,其陈氏旧臣简定先降,未几,定又潜号,称大越,旋又自称上皇,立陈季扩为帝。成祖又叫沐晟、张辅进讨,简定被擒,惟陈季扩遁去。后来季扩乞降,诏以季扩为交趾布政使,季扩不受命,卒为张辅所擒。等到张辅还归,安南陈氏旧将黎利又起兵反,建大越国,定都东京,时宣德三年(1428)。世宗嘉靖时,权臣莫登庸篡国,据河内:而黎氏遗臣阮淦仍拥护黎氏子孙,据清华州,和莫氏对抗。于是大越国分为南北:莫王北,黎王南。至万历二十三年南朝将郑松才起而驱逐莫氏,恢复河内。二十八年,阮淦子潢,又遂据顺化独立,自称广南王,于是黎氏和阮氏对抗,安南复分为大越、广南二国。康熙初年,其嗣王黎维禧受封为安南国王,朝贡不绝。时大越政权全在其臣郑氏之手,至维禧六传至维
,郑栋辅政益专权。这时广南国势在大越之上,其王阮福要自称安南大帝。福要死,次子福顺立,为臣下所制。郑栋因嗾使广南土豪阮文岳与弟文惠、文虑起兵为乱,福顺被杀;兄子福政继立,不久,自杀;福政弟福映又继立,为郑氏及文岳等所迫,走遁暹罗,广南王室遂绝,时乾隆四十九年。文岳等又进而侵犯大越,五十一年,攻入河内,郑栋自杀,文岳遂代之摄政大越,维
卒,嗣孙维祁受制于文岳。于是大越、广南尽为三阮所有。后来黎氏王族把文岳等乱国的消息报告粤督孙士毅,高宗才叫士毅进讨,把文惠诸人打败,诏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时乾隆五十四年。明年,文惠乘士毅不为守备,又大败清军,高宗改以福康安代士毅。文惠闻清军将再至,而其兄文岳又方与暹罗构兵,无暇北顾,于是改名光平,遣其兄子光显入贡。高宗因将维祁编入旗籍,留置京师,而大越就为文惠所有,诏封文惠为安南国王。光平死,子光缵嗣立;后文岳亦死,文虑又为光缵所杀,三阮相残,至嘉庆七年(1802),卒为福映所乘,攻入河内,光缵遇害,于是安南复入于福映。四曰廓尔喀。尼泊尔亦称巴勒布国,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居民多属蒙古族,自清平西藏,即奉表贡方物。乾隆三十二年。尼泊尔内讧,为其西境的廓尔喀所乘,于是廓尔喀酋长遂即尼泊尔王位。五十五年,廓尔喀进兵西藏,西藏许纳岁币于廓尔喀,廓尔喀才退兵。明年,藏中岁币爽约,廓尔喀又引兵深入,高宗因命福康安、海兰察进讨,大败廓人,廓人请和,定五年一贡,高宗因建碑于拉萨,自表其十全武功〔44〕。廓尔喀内附后,其邻哲孟雄、不丹,也遣使入贡。以上所述,系西南诸国内附的情形。至于东方,则朝鲜已于清初内属,而琉球也未用兵,即入贡受封〔45〕。当时的版图:东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领有朝鲜和库页岛;南至暹罗湾和孟加拉湾,收复缅甸、暹罗、安南;西越葱岭,臣服阿富汗、敖罕、吉利吉思、巴达克山;西南越喜马拉雅山,臣服廓尔喀、哲孟雄、不丹;北接西伯利亚。除元代以外,实为中国史上版图最大的一代。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有意思的是,若用“蝴蝶效应”这一理论解读历史,也是有其意义的。今天,我们就来找找导致明朝灭亡的那只蝴蝶。那么,到底是哪个官员给崇祯皇帝提了这个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的绝命建议呢?显而易见,这桩风流公案就是那只导致明朝灭亡的蝴蝶,我们的寻找至此已经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但是,历史不能假设,一桩风流事最终断送了大明朝。......
2023-10-04
清吉寨,原名青寨子,位于钟祥市客店镇赵泉河村与朝阳村交界处古青山顶,海拔655米,山平面积1.5平方公里。殿门额上阳刻大楷书“清吉寨”3字。研读碑文,可以知道清吉寨的简要历史。据碑文记载,清吉寨原名青寨子,创建于明末,后毁。于是齐相捐资,请工命匠,凿石拓基,辟隘扼险,比原迹高大坚固得多,历时一寒一暑于嘉庆三年告竣,命名为“清吉寨”,寓意能保护众百姓清吉平安。清吉寨拓片高大的祖师殿山墙......
2023-11-18
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的归属2000年一个大热天的中午,我和妻子通过设在约旦河东岸的简陋边防站,跨过阿卜杜拉国王大桥,进入以色列占领下的“西岸”地区。但是历来代表巴勒斯坦的组织和所有阿拉伯国家都不承认这一点,认为耶路撒冷应该是巴勒斯坦共和国的首都。目前以、巴和阿、以冲突的焦点之一就是耶路撒冷的归属。事实上,在伊斯兰世界恶名昭彰的十字军正是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并且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建立了持续一个世纪的拉丁王国。......
2024-01-22
克里特文明——爱琴海岸的文明之花克里特文明是爱琴文明的源头和古希腊文明的起点,与现代西方文明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关系,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克里特文明却在三千多年前神秘地消失了。因此,很可能就是这场灾难给克里特文明带来了致命的打击。罗马帝国文明——狼孩创造的共和之国傲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与东方的汉帝国于两千多年前一并成为了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
2024-06-10
在南宋初期的朝堂上,文武百官是分为战、和两派的,岳飞是主战派的代表,秦桧是主和派的头头儿,因此,对于南宋朝廷来说,战还是和是个大问题。殊不知,对于战争的另一方,军事上占有优势的金政权来说,战还是和也是个大问题,是个难以统一意见的大问题,而且和南宋一样,金国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也一直在进行着明枪暗箭、你死我活的斗争。与此同时,金国上层也分成了两个互相对立的派系。......
2023-10-04
结语顾太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清代,中国的女性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女作家云集,作品数量浩繁,不但在题材意蕴和艺术形式方面有创造性发展,而且发展了她们自然人的一面,交游、交流,游山玩水、诗词酬唱,抒发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两人都给顾太清以很高的评价。顾太清这位清代女作家,以自己的创作为她在文学的神圣殿堂赢得了一席之地。......
2023-11-27
动词的“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的预先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名词的“设计”是对事物一个统筹规划的一个过程的总称。总的来看,设计发展历史本身表现出两个主要特征:其一,从历史发展的时间纵轴上来看,“设计实践”是先于“设计之名”而存在的。其二,设计的产生得益于“制造过程”与“设计过程”的分离。......
2023-09-18
褒斜道主要利用了褒水、斜水这两条南北水源相对应的河道河床为道。关于褒斜道的始筑时间,尚有歧见。为了麻痹项羽,刘邦烧断了褒斜栈道。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褒斜道不能通车,但人、畜仍可行;车道改行故道。其后有人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运。朝廷拜御史大夫张汤儿子张卯为汉中郡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500余里。《开褒斜道碑》记载: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
2023-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