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先生拟定《实业计划》,是在欧战告终的时候。所以中山先生主张国际合作开发中国实业,同时拟定具体的《实业计划》,分送国内外当局,征求意见,并向民间作广大的宣传。本来中山先生的计划,虽然提出于欧战告终的时期,实际是早已成竹在胸的了。他的伟大的《实业计划》,不待说,是为了发展国家资本而写的。第一计划第一计划是以北方为对象的,包含五部分。......
2023-08-17
明代凡二百余年,其政局可分作三个时期。自太祖至宣宗,为极盛时期:在本时期中,不但统一了全国,确立了明室统治的基础,并且武功和文治,也颇有可观。自英宗至穆宗,为中落时期:在本时期中,内则宦官祸国,权臣跋扈,外则鞑靼、瓦剌、倭寇相继患边,明室至此,不复振起。自神宗至思宗,为衰亡时期:在本时期中,政治腐败,达于极点,于是民不聊生,变乱蜂起,而满洲乘之,明室遂亡。自此以后,福、唐、桂三王、名义上虽保持着十七年的帝统,但流离奔波,实际上早已不算一个国家了。明自太祖至永历帝,传十二世,历主十九,凡二百九十四年而亡,现在先将其世系表列如下:
自顺帝北走、太祖定都南京以后,然明还未能全有中国。这时:元将库帖木儿据山西,李思齐、张思道据陕西,元梁王把匝剌瓦密尔(世祖第五子忽哥赤之后),据云南,元将纳哈出出没于辽东;而明玉珍之子昇则据四川,国号夏。洪武元年(1368),太祖命徐达、常遇春、冯胜、汤和征库库,库库兵大败,逃走和林。明年,移师平陕西。四年,又命汤和、傅友德定四川,昇出降。十四年,又命傅友德、蓝玉、沐英定云南,梁王自杀。二十年又命冯胜、蓝玉定辽东,纳哈出降。于是今中国本部之地全定,遂进而移师北伐。原来自顺帝没后,库库北走,又拥立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于和林。洪武十一年,太子卒,子脱古思帖木儿嗣立。太祖以故元遗寇,终为边患,就于二十年命蓝玉、冯胜诸将进讨,明年,大败之于捕鱼儿海(今绥远克什克腾旗西北),脱古思帖木儿远遁,行至土剌河(即图拉河),为其部下所杀。自是元裔凡五传,至坤帖木儿为其臣鬼力赤所篡,称可汗,去国号,称鞑靼。时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
太祖厉行君主集权制,其所行政策二:一曰大行封建。太祖惩前代孤立之失,广封诸子二十五人,其用意无非是借以外守边陲,内资镇守。诸王都置相传官属,护卫甲士,少的三千,多的一万九千余人,而燕王棣和晋王以守御北边故,并得节制诸将,权势尤重。二曰杀戮功臣。太祖谋臣,以刘基为最有名,自刘基为胡惟庸害死后,惟庸即握大权。太祖既是个厉行集权的君主,自然不肯放松惟庸,后来惟庸勾结李善长、陈宁、徐节诸人谋反,事泄,太祖就把惟庸、宁、节诸人杀掉。其后,惟庸谋反之状全露,于是太祖一意肃清胡党,遂兴大狱,被诛的达三万余人,善长等至是都坐死。并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国人。不久又有蓝玉之狱。蓝玉是明初骁将,屡建军功,后封为凉国公,惟庸之变,有人说玉也与其谋,太祖以他功高,未曾追究。后来宿将多死,玉擢为大将,总兵征伐;不过他自恃功伐,也就专恣横暴不易驾驭了,旋玉也有反意,事发,遂族诛蓝氏一万五千余人,名将傅友德、曹震、张翼、朱寿、何荣等都坐死。并作《逆臣录》,布告国内。除胡、蓝二大狱之外,其他因细故而死的,则有廖永忠、汪广洋、周德兴、冯胜、胡美诸人。于是老臣宿将全尽。他如大兴文字之狱〔309〕,徙江南富民十四万户于中都(今安徽凤阳县),严刑峻法,戒母后临朝,以及禁宦官干政:都无不是由于他的君主集权的专制政策而来。不过他于初定天下之时,能够禁止胡服胡语,以扫腥膻之俗;定立制度,以革胡元旧制;悉心筹备边防,以御外侮;却是他的善政。
太祖没,太子标早死,遗绍皇太孙允炆即位,是为惠帝(1399—1402)。惠帝用黄子澄、齐泰之言,效汉平七国故事,削夺诸藩,又更定官制,今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时燕王棣在北平,拥兵最多,遂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指黄子澄、齐泰为奸臣,请入京清君侧,自署官属,称其兵曰“靖难”,连败中央军耿炳文、李景隆、盛庸诸大将,自瓜州渡江,进军龙潭。左右或劝惠帝他幸,以图复兴,侍讲方孝孺请坚守京城,待四方援兵。未几,燕军迫城下,李景隆等开门降,都城陷,宫中火起,惠帝不知所终。燕王既入京城,即皇帝位,是为成祖(1403—1424)。于是族诛黄子澄、齐泰,并夷其族,坐党死者数百;方孝孺不肯为成祖草登极诏,也被诛十族〔310〕。他如忠于惠帝的卓敬、练子宁、景清都被族诛;又籍盛庸、耿炳文家,庸、炳文均自杀;而李景隆亦旋得罪,削爵籍其家。又改北平为北京(即顺天),于永乐十九年迁都,而以南京为陪都。又分遣御史巡行国内,一时政事整饬,百司称治,史称为永乐之治。帝又北破鞑靼、瓦剌,南并安南,东御东倭,又招致南洋诸国,武功极盛,幅员之广,几和汉、唐相同;是为明的极盛时代。
成祖卒,太子高炽立,是为仁宗(1425),在位一年而卒,太子瞻基立,是为宣宗(1426—1435)。未几,而高煦之乱作。高煦是仁宗之弟,成祖的次子,当成祖起兵时,颇有军功,封为汉王,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成祖在日,他就以唐太宗自命,骄恣不法,等到宣宗即位,他便遣人约山东诸将同反。后来他竟师法成祖,也以“靖难”为辞,索诛户部尚书夏原吉,指为奸臣。宣宗亲征,大军至乐安,高煦以部下多叛变,遂出降。高煦既降,废为庶人,山东诸将与谋者,相继诛戮,凡六百四十余人,宣宗并作《东征记》,以示群臣。宣宗在位凡十年,委政于杨荣诸人,颇能图治,史称其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于是明兴至此六十年,人民才得休息,称为宣德(宣宗年号)之治。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中山先生拟定《实业计划》,是在欧战告终的时候。所以中山先生主张国际合作开发中国实业,同时拟定具体的《实业计划》,分送国内外当局,征求意见,并向民间作广大的宣传。本来中山先生的计划,虽然提出于欧战告终的时期,实际是早已成竹在胸的了。他的伟大的《实业计划》,不待说,是为了发展国家资本而写的。第一计划第一计划是以北方为对象的,包含五部分。......
2023-08-17
考据学的启蒙运动者为顾炎武,然同时还有阎若璩、胡渭、姚际恒三人,都是替考据学辟坦道的人。这三人的工作,虽杂而不纯,但其为后此考据学奠立一个极强固的基础,却要归功于他们。建立考据学的功臣,首推戴震。这一段故事,已足以说明戴氏治学的出发点,而戴氏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学派的建立者,亦即在其治学方法。清代考据学的特盛,已如前述,而其一代学术的中坚,则在于诸经都各有新疏,观阮元所辑的《......
2023-08-17
清代的学术,可以叫做朴学〔134〕时代;其勃兴,可以说是王学的反动。这时期以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三人为代表。炎武虽反对王学,但不攻击程、朱,即不攻击宋学,而其大倡“舍经学无理学”之说,则为清代朴学的先声。这时期还有黄宗羲、王夫之、颜元诸人,虽和朴学无关,但于清初学术界亦占重要地位。清代学者说经一尊东汉家法,着重名物训诂,自不免于支离破碎。清代开今文学的先声的,是乾隆时的庄存与。......
2023-08-17
十五日,日本以履行英、日同盟为口实,要求德国舰队即时退出日本、中国海洋方面,否则解除其武装,并将胶州湾租借地全部,以还付中国为目的,于九月十五日以前,无条件交付日本。二十六日,日军占领潍县车站。十八日,日本外相加藤训令日置益径向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要求案。......
2023-08-17
宋代制度,多仍唐旧,现在先述官制。可惜推行并不普遍,所以宋代人民依旧不能脱掉力役之苦。海盐于产地设亭场,制盐之民称亭户,或称灶户;制解盐之民则称畦夫:这两种盐都是籍民制盐,由官发卖。宋时植茶之处称山场,采茶之民称园户;园户都隶属山场,除岁纳茶若干作为租税外,其余的茶都归官收买。宋代管理鬻矾的机关,亦谓之“务”,制矾之民称镬户,所制之矾,由官发卖,香即香药,和宝货都是由国外运来的。......
2023-08-17
但实际上,英国议会修改宪法仍极慎重,且多属于引申与补充性质。任何成文宪法的国家,亦有宪法所未规定,但为一般所遵守的最高习惯。成文宪法,本身即附有修改的一定程序,是以为刚性宪法。......
2023-08-17
地方官制,自晋以来,均行州、郡、县三级制度。炀帝又废州置郡,郡置太守,县置县令,几回复秦、汉之旧,为地方两级制。唐初以州转县,州置刺史,县置县令,也为两级制。唐沿隋制定均田租庸调之法。以上所述,系属于田赋一项,自唐中叶以后,因为国用不足,还有许多杂税,如盐税、茶税、酒税、关税等,留到第二十八章再讲。隋沿北周旧制,也行府兵之制......
2023-08-17
相传黄帝范金为币,为中国货币之始,其实不然。所以我们断定贝为货币之始,是极有根据的。关于货币真具有一定的制度的,还要算周代,因为商业的发达,始于周代。武帝时,乃铸五铢钱,为汉代通行的货币。明太祖鉴于前代钞法的弊病,因停止交钞而铸洪武通宝。至于纸币,则多由商家私发,至光绪末年,因外国纸币充斥各地,始设立大清银行,发行纸币。但自军阀割据以来,币制愈不统一。......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