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宋朝统一与初年政治总结

宋朝统一与初年政治总结

【摘要】:宋自太祖开国,虽然统一宇内,结束了军阀政治,集大权于中央:但对域外民族,却始终无力征服。所以一到太宗之世,域外民族就相继寇边。后逵又为其下所杀,于是行逢进据朗州,宋兴,行逢死,子保权嗣,其将张文表称乱潭州,欲进袭朗州,保权恐惧,乞援于宋。宋初的政治,就是天宝以来的军阀政治的反动,其结果为中央集权。可见太祖立法之初,也具有深意。还有提倡气节和崇尚儒学,留到三十六章再讲。

五代以来,汉族势力渐就衰微,而域外民族如辽、金、夏却乘时崛起。宋自太祖开国,虽然统一宇内,结束了军阀政治,集大权于中央:但对域外民族,却始终无力征服。所以一到太宗之世,域外民族就相继寇边。到了钦宗之时,金人寇境,徽宗和钦宗竟为金人掳去,宋室至此,遂不得不偏安于南方。后来蒙古崛兴,竟灭掉宋室,君临中国。统观有宋一代,共传十三世,历主十八,凡三一九年,而其间汉族和域外民族斗争的期间,却占了大部份,所以我们可以说宋代是汉族和域外民族战争的时代。现在先将宋代世系表列如下:

当太祖(960—975)即位之时,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均不服,太祖命石守信进讨,并车驾亲征,筠和重进都大败,自焚死。这时马氏之楚已亡于南唐,其将刘言镇朗州、王逵镇潭州,都受命于后周,后言为逵所杀,后周改以楚将周行逢镇潭州,以逵镇朗州。后逵又为其下所杀,于是行逢进据朗州,宋兴,行逢死,子保权嗣,其将张文表称乱潭州,欲进袭朗州,保权恐惧,乞援于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命慕容延钊、李处耘假道南平以伐文表,继冲出降,于是南平为宋所有。宋师还未到达潭州,而保权将杨师璠已破文表;及宋师至潭州,还趋朗州,保权又打算拒宋,为慕容延钊所败,执保权以归;于是湖南为宋所有。明年,后蜀孟昶约北汉同侵宋;太祖命王全斌、刘光义进讨,昶出降,于是蜀地为宋所有。开宝三年(970),又命潘美伐南汉,明年,进逼广州,刘出降,于是岭南为宋所有。开宝七年,太祖又命曹彬伐南唐,明年,进逼金陵,李煜降,于是江南为宋所有。又明年,太祖死,弟光义即位,是为太宗(976—997),吴越王钱俶来朝,旋尽献其地以降,诏封俶为淮海国王,于是两浙为宋所有。闽在五代之时,已为南唐所灭,其牙将留从效据漳、泉二州,从效死,子绍镃继立,为统军陈洪进所废,推张汉思为留后,洪进旋又幽汉思,而自为留后。及宋平南唐,吴越王入朝,洪进遣子入贡。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钱俶降宋,洪进也以地降,于是漳、泉为宋所有。太祖之世,先后遣王全斌、曹彬、潘美,伐北汉,均无功,而辽时助北汉。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命潘美,伐太原,别遣郭进以断辽兵来援。辽果以兵救北汉,郭进与辽师战于白马岭(在今山西忻县西南),辽军大败;太宗亲征至太原,继元以外援不至,遂降宋,北汉亡。北汉亡后,中国一统于宋。

宋初的政治,就是天宝以来的军阀政治的反动,其结果为中央集权。原来自唐末以后,中央所患,就是藩镇的跋扈和禁军的骄横。太祖即位,首先就解除禁军石守信等的兵权〔218〕,同时并令凤翔节度使王彦超、安远节度使武行德、护国节度使郭崇义、定国节度使白重赞、保大节度使杨廷璋诸人罢镇〔219〕,以解除他们的兵柄。至于其他节度使,则或因其身没,或因迁徙致仕,都以文臣代替使知州事,自是藩镇兵权渐失。太祖又更立法制,集权中央,以消弭镇患:(一)设通判于诸州,统治军民两政,事得专达,和诸州长吏均礼;又令节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直奏事,不属诸藩,这样一来,藩镇便失了民政之权;(二)又命诸州于度支经费外,一切财赋,均归中央,诸州不得占留;又于各路置转运使,以总利权,这样一来,藩镇便失了财赋之权;(三)又收诸州劲兵,列营京畿,以备藩卫;弱的留在本州,叫做厢军,不甚教阅,名虽为兵,其实不过给役而已;又选军中强勇,号为兵样,分送诸道,令如样招募;又分遣禁军,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佚;自是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惰;(四)五代藩镇跋扈,敢于枉法杀人,太祖因下令凡诸州决大辟,均应录案奏闻,付刑部详覆之,这样一来,藩镇便不得专擅杀人。以上所述,系削夺藩镇实权的政策,所以立法很严;但大权既集于中央,内重之弊,便随之而起。太祖有见及此,所以中央政府以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样一来,宰相所统,便只限于民政,其他兵财两政,就无从过问了。再加上台谏之权特重,随时随事,台臣均得弹劾执政;于是所谓宰相遂益加无从擅专。可见太祖立法之初,也具有深意。至于对于人民,则大乱之后,太祖也和历代开国帝王一样,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如榜《商税则例》,令官不得妄取;如诏免旱灾之地的田租,如禁别籍异财,禁赌博;如劝民重农,劝民储蓄:都是安集百姓、恢复农民生产力的政策。他如制禄特厚,以优礼士大夫,派遣重将镇守边塞,以御外夷〔220〕:都是宋初的要政。还有提倡气节和崇尚儒学,留到三十六章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