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他笔下有关秦始皇身世的说法却出现了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庄襄王死的时候,王子政继位,他就是秦始皇帝。秦始皇陵二号坑出土的铜车马秦始皇身世的争论明代,汤聘尹对《史记》提出异议,他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这种说法是当时好事者杜撰的。而陵墓内陪葬的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转眼间,两千多年过去了,有关秦始皇身世的争论仍未取得一致看法。......
2024-01-23
自灵帝中平六年(189)董卓入洛阳,天下即已入于混乱之局,中经魏、蜀、吴三国的鼎立,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灭吴,始归一统。但西晋历时仅三十七年(280—316),而五胡之乱起,于是东晋偏安江左百三年(317—419),后为刘裕所代,时北方亦为北魏所统一,由是中国分为南北朝,经百六十九年(420—589),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始又归一统。计自曹丕篡汉(220)起,至开皇九年止,凡经三百七十年,史家总称为魏晋南北朝时代。本章先述三国的鼎立。原来自董卓擅行废立,州郡诸镇同盟西讨以后,即已形成群雄割据之势。其魄力较大,见于正史者有:渤海太守袁绍据冀、青、幽、并四州,兖州牧曹操据兖、豫二州,豫州刺史袁术据徐州,徐州牧陶谦据彭城,荆州牧刘表据荆州,益州牧刘焉据益州,马腾、韩遂据凉州,宋建据抱罕(今甘肃临夏县),刘虞、公孙瓒、袁熙分据幽州,青州刺史袁谭(绍长子)据青州,并州刺史高干(绍之甥)据并州,辽东太守公孙康据营州,孙策据扬、交二州,张粤据汉中郡,吕布据下邳(今江苏邳县)。建安元年(196),曹操迁献帝于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势最盛。这时刘备代领陶谦故地,为吕布所袭,走奔操。三年,操攻布,擒杀布。而袁术(绍之从弟)据徐州,也为操所败死,操遂并有徐州。四年,袁绍既并公孙瓒,拥冀、青、幽、并四州之地,众十余万,进攻许。许都大震,操屯兵官渡(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备绍。五年,绍为操军所败,丧其将颜良、文丑。后操又破绍护粮军于乌巢(津名,在今延津县东南),乌巢离绍营四十里,绍军惊溃。六年,绍死,其子谭、尚内争不已,卒为操所乘,谭被杀,尚奔幽州,于是操自领冀州牧,时建安十年。尚奔幽州,投州刺史袁熙(绍子),旋熙为其部将焦触所攻,遂与尚奔辽西乌桓。建安十二年,乌桓又为操所破,于是尚、熙奔辽东公孙康。康伏兵斩尚、熙,送其首于操。幽、冀、青三州,由是全为操所定。这时高干也为操所败,而并州又入于操。十三年,汉罢三公官,以操为丞相。同年八月,荆州牧刘表死,操击荆州,其子琮降。这时天下大势,全决于操,其未为操所夷灭的,便只有凉州的马、韩,抱罕的宋建,南郡的张鲁,益州的刘焉,营州的公孙康数人,而孙权则据江东,刘备则流离奔亡,尚无发展。
三国鼎立的关键,在赤壁(山名,在今湖北嘉鱼县西北江滨)一役。现在先述赤壁之役以前的大势。刘备本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以讨黄巾有功,除闻喜(山西今县)尉,旋投陶谦,谦表备为豫州刺史。谦死,备领徐州牧,为布所袭后,投操为豫州牧。这时献帝舅董承与备密谋诛操,事觉,承为操所杀,备因叛操。操自将击备,备败绩,奔袁绍,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备至荆州,表待以上宾之礼。及操征表,表子琮降操,备始奔夏口(今汉口),使诸葛亮说孙权,同拒曹操(208)。权父坚,仕汉为长沙太守,后坚击刘表,为表所射杀。子策,与周瑜相友善,有复仇之志,袁术奇策才,以坚部众还策,策由是击败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威震江东,操因表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策死,弟权因代领其众,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至诸葛亮来说合力拒操,权始命周瑜、程普、鲁肃率精兵三万,与备众合,御曹操于赤壁。这时操众号八十万,以远道南征,士卒疲罢,又因水土不合,兵多疾疫,初一交战,操兵不利,退守江北。瑜用黄盖计,以火烧操军,而瑜等自以精锐随后,操军大败而遁。瑜等过江,追至南郡;自是操兵力不及江南,而三国鼎立的局势渐成,时建安十三年。赤壁战后,曹操的势力既不获南展,于是一意西图,击降张鲁,杀马腾,破韩遂及腾子超,又斩宋建,并有凉州。刘备也乘间据有荆州,西并巴、蜀,破降刘焉之子璋,并有益州。建安十八年(213),操自立为魏公,受九锡。二十一年,自进为魏王。二十五年,操死,子丕篡汉,改是年为黄初元年,是为魏文帝。明年,刘备也自立为蜀汉昭烈帝,改元章武。魏又以孙权为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封吴王,加九锡。至魏明帝太和三年(229),权始改元黄龙,自立为帝,是为吴大帝。至是三方鼎立,各不相下,而三国之名乃大定。
三国以魏地为最广,领有司隶、豫、青、兖、徐、凉、秦〔86〕、冀、幽、并、雍诸州及荆州、扬州的一部,都洛阳;吴地次之,领有交、广、郢〔87〕诸州及荆州、扬州的一部,初都武昌,后徙建业(故城在今首都南);蜀地最小,领有益、梁二州及凉州〔88〕的一部,都成都。三国鼎立,直到蜀汉被灭,其间凡历四十四年(220—263),现将这期间三国的和战情形分述于下:一曰蜀吴的和战。赤壁战后,刘备以关羽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权使吕蒙取荆州,羽被吴兵所害。备耻关羽之败,遂伐吴(222),权命陆逊拒备于猇亭(在今湖北宜都县),备大败。明年,备病亡,子禅立,是为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事无大小,均取决于亮。亮遣使和吴,而蜀始无东顾之忧。二曰魏吴的和战。蜀伐吴时,权仍称臣于魏,及吴败蜀,魏转击吴,吴复与魏绝。公元226年,魏文帝卒,子叡立,是为明帝。后二年,权与陆逊至皖,与魏战于石亭(在今安徽潜山县北),魏师大败。又三年,权使孙布伪为降魏,以诱魏扬州刺史王凌,凌迎布被击,败于阜陵(在今安徽全椒县)。又三年,权与诸葛亮约同时大举伐魏,权入居巢湖口(今安徽巢县西南),众号十万。明帝命司马懿御亮,而亲征吴。魏将满宠募士焚吴攻具,吴兵多病,又闻明帝至,遂退师。自是两国罢兵但置守而已。至公元253年,吴诸葛恪又围攻新城,连月不下,将士疲劳,病者大半,始引兵还。三曰蜀魏的相拒。蜀既联吴,又南平夷〔89〕,以灭后顾之忧,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明年,马谡与魏张郃战于街亭(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为魏军所败。明年,魏与吴战,关中虚弱,亮因急引兵围陈仓(今宝鸡县),不下,亮引还。明年,亮又伐魏,拔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公元231年,魏令司马懿屯长安,督张郃、郭淮御亮。亮分军攻祁山(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北),自逆懿于上邽(今甘肃天水县),懿敛军依险,兵不得交。自是亮分兵屯田,为久驻计,与司马懿相持,亮设计激懿,懿终不战。公元234年,亮卒,蜀军退还成都。公元253年,姜维伐魏。明年,取魏狄道(甘肃今县)。后三年,维又伐魏,为魏所败。自是蜀势日非,而维屡年攻战,亦不见功。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可是,在他笔下有关秦始皇身世的说法却出现了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庄襄王死的时候,王子政继位,他就是秦始皇帝。秦始皇陵二号坑出土的铜车马秦始皇身世的争论明代,汤聘尹对《史记》提出异议,他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这种说法是当时好事者杜撰的。而陵墓内陪葬的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转眼间,两千多年过去了,有关秦始皇身世的争论仍未取得一致看法。......
2024-01-23
2012年的冬日,一则老人失忆的消息,赫然出现在《华商报》上。“失忆”两个字,印象里是电影电视剧的桥段,真的有吗?没有联系电话、不了解任何情况,只有西安市救助站这个地址,一头雾水的我,拎着机子出了单位。四处奔走询问,数个电话、几经周折后,终于在西安市救助站站长助理的办公室里,见到失忆老人。下午6点片子播出后,有观众打来电话,说认识失忆的老人!但所有人都只想帮老人找家、找记忆。......
2023-11-26
再探秦王子婴身世之谜芮钊秦王子婴作为秦帝国最后一任君主,对其身世的争论,历代学者大都遵循“二世兄子说”,直至当代才有学者撰文详加论述并肯定“始皇弟说”,且逐渐为学者们所接受。然而在笔者看来,秦国王位的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和赵高称王关中失败为求自保,以图后计的心理,对探析子婴身世当为“始皇之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3-11-29
直到现在,班级里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演讲口才,可称之为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我认为,一个人纵然拥有满腹才智,但在面对如此飞速发展的社会时,如果存在着表达交流方面的障碍,必然不利于自己融入社会,不利于自己发挥所长。否则,技能再高,若不善于表达,也只是等于零。......
2023-09-19
想来想去,越王勾践想出了个“奇”招来。“奇”,是无传之法,是战争用谋的精髓所在,是体现一个指挥员智慧的最重要的标志。勾践的“奇”字,就是在军事攻击前,先打击其心理,让敌人在从未见过集体自杀的恐怖情景前一下难以适应过来,从而一举击败对手。阖庐死后,夫差即位,为报槜李之仇,为使自己不忘杀父之耻,他设专人立于自己的庭院之中,一旦自己出入时,此人必须高声提醒他:“夫差,你忘了越王杀死你的父亲吗?”......
2023-08-30
孔子认为一个人“质胜文”或者“文胜质”都是片面的,只有外在的“文”与内在的“质”统一起来,才是理想的君子。“性”与“伪”密不可分,荀子强调了美是“性伪合”的结果,实际上也是强调文质统一。[64]所以,白贲并非排斥文饰,而是追求一种外在文饰与内在质素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
2023-09-30
走到半道,听到路人议论周庄王要将自己的妹妹王姬嫁与齐国国君襄公,而鲁国的和亲使臣已到洛邑。周庄王对这桩婚事是早早有心了,鲁使到来,三言两语,一拍即合,只等依着礼制按期完婚即可。春秋初期,郑国率先崛起成为第一强国,至郑庄公死后,郑国旋即衰落,第一强国的名号便落在齐国头上。当下两人决议立即入齐。......
2023-10-19
大作家之所以成为大作家,除了所写的内容有高价值以外,就是因为文章有自己的风格。几种成分,人与人都不能尽同,加起来成为总和,差别自然就更大;表现到文章上就会成为不同的风格。办法是“采花成蜜”。大量地读,可以比作蜜蜂的采花。推想辨别花的气味,蜜蜂是靠本能;我们就不行,要靠学。以上说采花,说成蜜,是粗略言之;为了实用,还可以说得细一些。......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