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争霸是发生于春秋时期的重大的政治事件。争霸角逐中出现“春秋五霸”,一般认为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第一位真正的霸主。当时,还曾有宋襄公、秦穆公欲争霸中原而未遂的情况,在长江流域的吴越之间的争斗,构成春秋争霸的尾声。春秋的争霸战争,尽管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局面,但它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贵族统治体系,使国家数量减少,换来了区域性统一。......
2023-08-13
《春秋》是鲁史之名,孔子修《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即周平王四十九年(B.C.722),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即周敬王三十九年(B.C.481),共242年,史家就叫这时期为春秋时代。这时代的特征,是王室的号令不行于诸侯,诸侯互相侵伐,争为霸主,而封建制度从此解纽。当时诸国见于《春秋》的有一百四十余国,其有事可纪的,只有第八章中所述的十四国,而齐、晋、宋、楚、秦、吴、越七国为最盛。大抵春秋之世,最初为齐桓公独霸时代,其次为晋、楚争霸中原、秦霸西方时代,最后为吴、越争霸时代,今依次分述如下〔82〕:
齐桓公的霸业,得力于管仲。管仲相齐,不使四民杂处;又作内政以寄军令,明为乡自治制,暗则为军制〔83〕。更定赎罪律以备军械,官山海盐铁之利以足国用,权谷币以重农事,由是灭谭灭遂以立威〔84〕,会鲁侯于柯(今山东阳谷县东北),还鲁侵地以示信。至其霸业,可分三项述之:一曰睦邻。初会宋、陈、蔡、邾〔85〕于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以平宋乱〔86〕;又会宋、陈、卫、郑于鄄(今山东濮县东),而桓公始称霸。二曰攘夷。当时山戎伐燕,桓公率兵逐山戎以救燕,于是诸侯益相附齐。狄灭卫伐邢〔87〕,桓公会诸侯之师以救邢,迁于夷仪(今山东聊城县西南十二里);又封卫于楚邱(今河南滑县东),以复其国。又楚势方强,以兵伐郑,桓公会宋、鲁、郑、曹、邾诸国于柽(今河南淮阳县西北)以救郑,率诸国之兵以伐楚,责其不纳贡于周,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于是楚势为之一挫。三曰尊王。时周惠王欲废太子郑,桓公会宋、鲁、陈、卫、许、曹及太子于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以定太子之位,这就是后来的襄王。又会周、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今河南考城县),相约共尊王室,襄王赐以胙肉。后王子带召戎攻周,为管仲所平,王室以宁。由上所述,可知桓公霸业之盛;但召陵之盟,楚虽受挫于齐,而楚于会盟之后,还敢剪灭弦、黄、英三国〔88〕,桓公竟不能遏止,于是楚势益强。后桓公、管仲相继死,霸业遂衰。宋襄公继起,与楚战于泓(水名,在今河南柘城县境),伤股而死:襄公图霸不成,而楚势益盛。
晋公子重耳少遭骊姬之难,出奔于外,得秦穆公援助,返国即位,是为晋文公。时王子带又引狄人攻周,文公发兵杀带,周襄王因赐以南阳之地(今河南沁阳县一带)。会楚伐宋,宋求救于晋,文公伐楚之与国曹、卫以救宋,又大败楚师于城濮(今山东濮县南),楚势大挫,襄王因命文公为伯,使专征伐:文公霸业,至是告成。文公卒,子襄公立:与秦穆公一战于殽,再战于函(山名,均在河南洛宁县境),三战于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东北),秦师均败。自是穆公增修国政,重施于民,于是取晋王官(今山西虞乡县南)之地,而晋人不敢出战。穆公又用由余之谋以伐戎,辟地千里,独霸西方:襄王因命穆公为西方诸侯伯。自是晋、秦屡起战争,多为晋所败;终春秋之世,秦人始终不能得志于中原。襄公死后,而楚又崛起。原来楚国,到了楚庄王的时候,其势始大。这时郑居黄河南岸,介居晋、楚二大国之间,为晋、楚争霸中原所必得的与国。庄王伐郑,晋出兵救郑,为楚败于邲(今河南郑县),于是宋、鲁、曹、邾、卫、秦诸国都附楚,庄王的霸业,由是告成。自是晋专兼并其附近的戎、狄之国,至庄王卒,子共王立,才再起以与楚争郑。晋又使楚叛臣申公巫臣至吴,教之乘车,教之战阵,以牵制楚国。楚既有东方大敌,于是疲于奔命,卒为晋所乘,败于鄢陵(今河南鄢陵县西北);但楚势仍盛,时出师北侵。当时天下附楚的有陈、蔡、郑、许诸国,而秦为楚的与国;附晋的有鲁、卫、宋、曹诸国,而齐为晋的与国:晋、楚两国,势力相埒,于是宋向戌倡弭兵之会,两国争霸之战始息,而郑得子产佐国,国亦称治。后吴、越崛起,才入于吴、越争霸时代。
原来吴自寿梦得申公巫臣以后,才通于中国,其季子札又往聘中原上国,吴的文化由是益进。及阖闾立,用楚亡臣伍员〔89〕,国势更强,与楚战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县东北),楚师大败,吴师入郢,楚几亡国。后楚大夫申包胥乞援于秦,得秦之助,始得复国。当吴师深入楚境,越又乘虚袭吴;后阖闾率师伐越,与越王句践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县),阖闾伤指而死;子夫差继位,谋复父仇,卒败越于夫椒(山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句践屈身求和,夫差许之。句践阳事夫差,阴谋雪耻,于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欲以报吴。夫差不以为意,反北上伐齐、鲁,句践乘虚入吴,吴不能敌,困夫差于姑苏(台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夫差乞和,句践不许,夫差自刎死,吴遂亡。句践既灭吴,于是率兵渡淮,与齐、晋会于徐州(今江苏铜山县),致贡于周。周元王赐句践胙,命为诸侯伯,越势极盛。后句践卒,其势始衰,卒为楚所灭。春秋的霸局,至是告终。
春秋以齐、晋、宋、秦、楚、吴、越七国为最盛,其中只有齐为周之勋戚〔90〕,晋为周之懿亲,所以王室是赖,也以这二国为最多。春秋霸业以尊王攘夷兴灭继绝为主,而真能名副其实的,也就只有齐桓、晋文,所以孟子说:“五霸桓、文为盛。”他如宋国,虽为上公,而微子之后;吴国虽同为姬姓,而泰伯之后;于周都有代兴之意,便不知所谓尊王攘夷了;至于秦、楚、越三国,则更于周无关;所以自桓、文尊王之局,至宋、吴、秦、楚、越就变为力征之局了:这是春秋时代的变化,也即是转入战国混战局面的序幕。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春秋争霸是发生于春秋时期的重大的政治事件。争霸角逐中出现“春秋五霸”,一般认为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第一位真正的霸主。当时,还曾有宋襄公、秦穆公欲争霸中原而未遂的情况,在长江流域的吴越之间的争斗,构成春秋争霸的尾声。春秋的争霸战争,尽管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局面,但它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贵族统治体系,使国家数量减少,换来了区域性统一。......
2023-08-13
在齐桓公跃登霸台亮相前,必得有人为之击鼓奏乐,拉开序幕。齐僖公之子齐襄公继位后,郑国发生了内乱。郑庄公死后,大臣祭仲开始专权。齐襄公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开始插手郑国的内部事务。只是由于齐襄公内行不修,言而不信,又暴虐残忍,诛杀不当,从而延缓了齐国称霸的行程。......
2023-08-30
苗贲皇⑤在晋侯之侧,亦以王卒告。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⑦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步毅⑨御晋厉公,栾⑩为右。晋厉公的战车陷入泥坑,当是其御者和车右的责任,旁人不应代劳。栾书若让晋厉公乘己之车,那他必将抛弃自己作为主帅的职责。晋厉公遵从占筮结果出战。彭名为楚共王驾驭战车,潘党为车右。......
2023-09-22
译文晋文公、楚庄王相继称霸,赵、魏两国因张仪的“连横”策略受困于秦。晋献公向虞国借道灭了虢国;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会盟,被推为盟主。晋军顺利通过虞国道路,攻下虢国。晋军凯旋,经过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送了许多给虞公,并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虞公毫不怀疑,还调出城中兵马,跟随他与晋献公出城打猎。却不想晋军在此时发动突然袭击,一举灭了虞国,活捉了虞公。就这样,晋国轻而易举地吞并了虞、虢两国。......
2023-07-28
十二月,楚子使公子辰如晋,报钟仪之使,请修好结成。钟仪在晋景公前直呼子重、子反之名,是对晋景公的尊敬。晋景公让人把他释放出来,召见并慰问他。钟仪再拜,叩头致谢。晋景公采纳了范文子的意见,对钟仪重加礼遇,让他回国代晋国求和。……十二月,楚共王派公子辰到晋国,回报钟仪的使命,请求恢复友好关系,缔结和约。......
2023-09-22
此其后,宋伐杞,狄伐邢、卫,桓公不救,裸体纫胸称疾1。召管仲,曰:“寡人有千岁之食,而无百岁之寿,今有疾病,姑乐乎!”于是令之县钟磬之榬2,陈歌舞竽瑟之乐,日杀数十牛者数旬。桓公起,行筍虡之间3,管子从,至大钟之西,桓公南面而立,管仲北乡对之。于是伐钟磬之县4,并歌舞之乐5,宫中虚无人。古者钟磬皆有环,悬于钩上。8三君之处:后世学者分析认为在之字后漏掉了“居”字,当为三君之居处。......
2023-10-31
第五章汉朝Chapter05楚汉之争刘邦入咸阳之后,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以此树立民心。随后,项羽进驻咸阳,杀秦王子婴,焚烧秦宫,收罗财宝,分割天下。封刘邦为汉王,居巴蜀。又三分关中,封秦军降将章邯等人为王,以牵制刘邦,随后又陆续分封了十八个王。刘邦伺机进入关中,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而刘邦知人善任,拉拢其他各派势力共同对付项羽。......
2023-12-03
因为今天是立夏,大家期待已久的蛋王之争又拉开序幕了!大家“噌”一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小心翼翼地从课桌里取出准备已久的蛋,攥在手中。激烈的蛋王之争上演了。鸡蛋组、鸭蛋组、鹅蛋组的选手轮番登场,参赛的小朋友个个面红耳赤,围观的小朋友则在一旁摇旗呐喊。鸡蛋组的蛋王产生了!蝴蝶美美的鸡蛋碎了,正在一边伤心地哭。可是接下来他们就犯难了,碎蛋壳该倒进哪个垃圾桶呢?“这个不难,碎蛋壳属于厨余垃圾,应该扔进……”......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