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疆域演变:杨东莼文集专著

中国疆域演变:杨东莼文集专著

【摘要】:构成历史事实的第二要素为地域,本章所述,就是这一点。我国太古疆域,其详已不可考。汉代继起,南服南海,北逐匈奴,东制朝鲜,西通西域,今本部诸省及新疆要地、蒙古边隅,均入版图,是为中国疆域的第三次扩张。清代仁、宣以后,外藩尽失,我国疆域便只限于中国本部及关东三省、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了。

构成历史事实的第二要素为地域,本章所述,就是这一点。中国是亚洲惟一大国:北接西伯利亚,西抵葱岭,东面临海,南与印度及印度支那半岛接壤。就全国地理的形势,得区分为四部:一为中国本部,包括黄河长江、粤江三大流域;二为关东三省,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三为蒙古、新疆高原,包括今外蒙古、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及新疆;四为青海、西藏高原,包括今青海、前后藏及西康。四部总面积为4278347方里,在全世界居第二位〔2〕

我国太古疆域,其详已不可考。大抵在春秋以前,汉族活动尚不出黄河流域。春秋时,楚与吴、越渐强,长江流域始渐次发达。战国时:秦并巴、蜀;魏有上郡;赵有代郡、云中、雁门;燕开右北平、渔阳、上谷、辽东、辽西五郡;而楚又独霸长江流域,是为中国疆域的第一次扩张。秦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又平百越,置四郡。当时四界所至:东至海及朝鲜,西至临洮,南至南交,北至沙漠,今中国本部的疆域,至是略定,是为中国疆域的第二次扩张。汉代继起,南服南海,北逐匈奴,东制朝鲜,西通西域,今本部诸省及新疆要地、蒙古边隅,均入版图,是为中国疆域的第三次扩张。至于唐代,东伐高丽,北平突厥,灭薛延陀,西降西域诸国,并吐谷浑,南服诸蛮;当时四界所至:东至海,西逾葱岭,南尽林邑,北被沙漠,是为中国疆域的第四次扩张。蒙古崛起,并吞西夏、金、宋,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又屡次西征,深入欧洲;当时四界所至:东临海,西至黑海,北尽大漠,南接印度,版图之大,为从来所未有,是为中国疆域的第五次扩张。满清入关,倾覆明室,蒙古、青海、西藏并入版图,东自朝鲜、琉球,南至安南、暹罗、缅甸,西至哈萨克、不哈耳、布鲁特、浩罕,西南至不丹、廓尔喀,无不称藩内附,是为中国疆域的第六次扩张。清代仁、宣以后,外藩尽失,我国疆域便只限于中国本部及关东三省、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了。

次就政治区域来说:则有颛顼创制九州,虞舜肇十有二州和禹贡九州,周礼职方九州〔3〕诸说,秦一统天下,始立四十郡;汉代继起,又分天下为十三部。其后晋有十九州之分,唐有十道之分,宋有十五路之分,元代疆域最广,始创行省之制,分全国为十一中书行省,而云南设省,也始于此时。明代又设十三承宣布政使司,而贵州建省,又始于此时。清代分全国为十八行省,末年又将关东建为三省,新疆建为行省,于是全国共有二十二行省[1]。到了民国,又设西康、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青海六省,于是全国就有二十八行省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