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民族形成-杨东莼专著

我国民族形成-杨东莼专著

【摘要】:民族、地域和时间,是构成历史事实的三大要素;本章专述我国民族的形成。民族、种族和国家这三者的区别既说明了,以下就我国民族的形成,作简单的鸟瞰。满族或称东胡族,西籍称为通古斯族。此族以屡次入主中原之故,几全部同化于汉族。至于秦陇、巴、蜀间的氐、羌,则在隋唐之际均已同化于汉族。五族之外,尚有苗族和韩族。苗族,西人称为印度支那族。此族与汉族交涉甚密,其被汉族同化者必多。

民族、地域和时间,是构成历史事实的三大要素;本章专述我国民族的形成。民族和种族不同:民族是社会学上的群,是历史的研究对象;种族是生物学上的群,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前者是由于精神上的和生活上的共同性而产生的,换言之:即有了共同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风俗、习惯,有了共同的生活地域和共同的生活状态,再经过历史发展的融合过程,才显现出民族意识,才形成一个民族。后者是由于生理上的共同性而产生的,换言之:即根据头盖骨的形态、身体的长度、皮肤和眼球的色彩以及鼻和发等等生理上的区别,把人类分做若干类型,就叫做种族。民族又和国家不同:国家是政治学上的群,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家为一种政治的共同状态团体,在同一国家之中,可以有不同的种族和不同的民族,从而可以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活状态。例如苏联,就是如此。民族、种族和国家这三者的区别既说明了,以下就我国民族的形成,作简单的鸟瞰。

构成本国史的民族,有汉、满、蒙、回、藏五族,而以汉族为主干。汉族最初的根据地,在黄河流域今河南及山东西部、山西南部、陕西东南部;后繁殖遍全中国,且散布于南洋群岛。汉族在太古时,分为若干部落,不相统属;相传至黄帝出,才建立国家。黄帝以后,如唐、虞、夏、商、周、秦、汉、晋、宋、齐、梁、陈、北齐、隋、唐、后梁、后周、宋、明,都是此族建立的朝代;而魏、蜀、吴三国以及五胡十六国时之北燕、前凉、西凉五代十国时之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楚、荆南、吴越、闽还不在内。汉、唐两代,声势最为煊赫,至今尚以汉人泛称中国人;而南洋、北美一带,且有称中国人为唐人的。此族开化最早,势力最大,立国最古,历史上被此族所同化的民族亦最多;故今日所谓汉族,只是一个大共名,其中包含无数历史上被同化的民族。

满族或称东胡族,西籍称为通古斯族。此族的根据地大抵在今吉林以东、朝鲜以北、乌苏里江流域之地;后繁殖于东三省热河、察哈尔、绥远及北平,其他散处于南京、杭州、广州、福州、江陵、成都、宁夏。唐、虞、三代的肃慎,秦、汉时的挹娄、鲜卑、乌桓,都属此族。挹娄至南北朝时为靺鞨,分为粟末、黑水、白山诸部;唐代,粟末靺鞨建立渤海国。五代时,渤海国为契丹所灭,因分为生、熟二女真,黑水靺鞨即属生女真,建国号曰金,后为蒙古所灭。元亡以后,女真渐强,分建州、海西、野人三部,满洲即属建州女真,明衰,建国号为金,后又改为清,灭明而据有中国。鲜卑于晋时入主中国的,有慕容氏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燕,乞伏氏的西秦和秃发氏的南凉;于南北朝时入主中国的,有拓跋氏的北魏、东魏、西魏和宇文氏的北周。其在青海方面,则有慕容氏的吐谷浑。自鲜卑入主中原后,塞外东胡族的代兴者,有库莫奚、契丹,其中以契丹为最强,五代时建国号曰辽。辽亡以后,其族又建西辽于阿母河流域,至蒙古兴起时,始被灭于乃蛮苗裔古出鲁克。他如柔然(蠕蠕)、室韦、鞑靼,亦均属此族。此族以屡次入主中原之故,几全部同化于汉族。

蒙古族简称为蒙族;原属东胡族,是室韦的一部。或称为蒙兀室韦,或称为蒙瓦部,通或称为盟古,或称为忙豁勒,此外尚有蒙兀斯、蒙骨斯、蒙古里、朦骨、蒙瓦、盲骨、萌古等称号,都是一音之转;至明修元史,始定名为蒙古。此族初居今黑龙江以南,后西徙于今肯特山,役属于金、辽而总隶于靺鞨别部的鞑靼,故其人又自称为鞑靼。至成吉思汗出,统一内外蒙古,其势始盛;忽必烈继起,入据中国,建立元朝。元亡以后,此族仍以蒙古为根据地,而散处于新疆、青海及俄属中央亚细亚。

回族当称突厥族;以其人相信回教,故又称为回族。此族与汉族交涉最早最密且最久:太古时的荤粥、周代的獯鬻、猃狁,春秋、战国时的北狄、林胡、楼烦,秦、汉时的匈奴、丁灵,魏、晋、南北朝时的赤勒(即敕勒)、铁勒(即高车)、丁零,隋、唐时的突厥、薛延陀、黠戛斯、沙陀、回纥(即回鹘),元的畏兀尔,都属此族。此族的匈奴在汉时分为南北:北匈奴至东汉时为窦宪击败,越阿尔泰山北遁,至晋时侵入欧洲,做了匈牙利人的始祖。南匈奴在汉代款塞称臣,入居西河、美稷(今山西汾阳、离石一带),至晋时,其酋刘渊倡乱,遂开五胡乱华之局,建立前赵、北凉、夏、后赵诸国。沙陀于五代时,则建立后唐、后晋、后汉诸国。此族世世盘踞今蒙古、新疆一带,后为蒙古族所迫,其大部分于明景宗景泰四年(1453)西窥东罗马,陷君士但丁。建立国家,即今土耳其国的始祖。其小部分,则明、清以来号为回回,散居新疆及甘、陕、滇之一部。此族和汉族交涉最久且最密,故其同化于汉族者不在少数。

藏族或称氐羌族,即唐的吐蕃族,西人因音讹为图伯特族。此族在上古总称为西戎,而犬戎、申戎、义渠戎、氐、羌均属此族;在汉有广汉羌、武都羌、抱罕羌、烧当羌、大种赤水羌、发羌、白马、武都、大月氐、小月氐;晋代有仇池、前秦、后秦、后凉、前蜀;唐有党项羌、吐蕃;而党项羌至宋则开西夏;他如元的乌斯藏,明的西蕃,亦均属此族。西藏全境青海南部及西康一带,为其根据地。至于秦陇、巴、蜀间的氐、羌,则在隋唐之际均已同化于汉族。惟西康一带的土司,迄未同化,至清犹有大小金川之乱。

五族之外,尚有苗族和韩族。苗族,西人称为印度支那族。此族最初根据地在长江流域,现今则散居于湘、桂、滇、黔之间,分为生苗和熟苗:生苗不与汉族往来,熟苗大抵已为汉族所同化。韩族即汉的三韩,隋唐的新罗,明、清的朝鲜。此族与汉族交涉甚密,其被汉族同化者必多。此外,古代南方尚有濮族,即今的猓猡;又有越族,亦作粤,其人和现在的马来人相似,但在秦、汉时即已为汉族所同化。古代东方更有莱夷、淮夷、徐戎,在春秋、战国时,亦逐渐为汉族所同化。他如塞种,则汉时已入伊犁;阿剌伯人、波斯人、犹太人,则唐代已入南方沿海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