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帝国主义的束缚我们从上面已经知道了中国农村的衰落与其原因,则现在来谈农村复兴,自必要对症下药,即消灭那些使农村衰落的原因。另方面,中国工商业不振,自然也影响农村,但这也是外力压迫的结果。以上两端,是复兴中国农村的根本方案,但其实现则异常困难。(三)减轻地租整理田赋与废除苛杂中国农民的担负,实在过于繁重。以上七点,是略举其大者,若能照此切实执行,则中国农村定不难有复兴的前途。......
2023-08-17
中国农村衰落,破产,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我们从下面诸端,即能充分的明了。
(一)耕地减少 中国农业经营,还是使用一向的落后方法。假如要增加生产,则唯一可能的方法,是扩大耕地面积。但近二十年来,情形却恰相反。据民国三年北京政府农商部的调查,全国耕地面积为十五万万七千八百三十四万余亩。但民国二十一年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则仅为十二万万四千八百七十八万余亩。在十余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三万二千九百余万亩。
耕地减少的另一面,即为荒地的加多。民国三年,中国荒地面积为三五八,二三五,八六七亩。民国八年增至八四八,九三五,七四八亩。民十九年内政部的统计,则全国荒地达一,一七七,三四〇,〇〇〇亩之巨。
(二)农村人口减少 在农业经营没有向更集约的方向发展时,耕地的减少,即意谓着农业人口的减少。战争,匪患,水旱天灾,饥馑疫疠,这毁灭了中国大批人口。在破产的状况之下,幸免于上述灾难而未死的人们,有的为兵为匪,有的则流浪都市。虽吾国缺乏精确数字的说明,亦可以断定农业人口是大批的减少。民国三年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除贵州未计入外,全国农户为五千九百四十余万户。但民十六年武汉政府的统计,全国只五千六百余万户。从那时以后,战争、水旱、匪灾更不知又毁灭多少农业人口。
(三)农产减少 耕地减少,农业人口减少,则其直接结果是农产物减少。以前的且不说,即以最近几年而言,据有调查之十一省计,秈粳稻平常年产量应为八七,三〇五万担,二十二年则仅八一,〇五一担。据有调查之九省计算,糯稻年产应为一〇,四二九万担,二十一年则仅七,九三六万担。
小麦常年产量应为四二,三三七万担,而二十二年则只三九,〇五〇万担,大麦常年产量应为一二,八二〇万担,而二十二年仅一一,一七二担。
粮食为吾国最主要农产,近年产额均略见减少。其他如丝茶棉等主要产物,也是一样情形。民十五年,吾国输出丝一六八千担,民十八输出一八九千担,至民二十一年,则仅七万八千担。二十四年虽稍多,亦只十万担。茶的输出,在民国八年以前,年约一五〇万担以上,民十八年已减至九十余万担,而民二一年则更减至五十余万担,廿四年则仅三十八万余担。棉花产量在民国八年为一〇,二二〇,七七九担,二十一年则减至八,一〇五,六三七担,二十四年更仅四七〇,四一三担。
(四)粮食进口 以农立国的吾国,而至每年输入大批粮食,这是若何危险的现象。近二十余年以来,米麦进口情形,且用一简表表示如下:
(五)农民穷困 在上述诸情形之下,还在土地上继续挣扎的农民们,其生活状况实异常困苦。最近政府机关、学校团体调查农民的收支情形,普遍的是入不敷出,且相差极巨。但我们这里不能征引许多数字,读者不难自己参考。一般农民,一年四季是衣不蔽体。一到冬季,若有杂粮充饥,已不易得,即非荒年,以树皮树叶、糠粞、野菜,乃至观音土果腹的,实不在少数。我们可以总括的说,吾国农民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过的非人的生活。
我国农村衰落的现状,大体已如上述,下面要来看看衰落的原因: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农业所以衰落,以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最主要原因。第一,廉价的商品,破坏了农村家庭手工业,使农民收入减少,支出加多,且不得不卖贱买贵。第二,输入大批粮食,使中国丰收亦成灾难。第三,胁持中国关税,使中国每年有巨额入超,近年来入超多时至八九万万,少亦四五万万。这还是就直接破坏农村而言,其间接影响更难历举。
(二)高额地租 中国农民有百分之五十为佃农;土地有百分之四十以上为佃耕地。是以地租的高低,能影响农村经济极大。吾国地租高度,最低占产量百分之四十五,最多的且占百分之六十以上。除此常规地租以外,还有许多额外需索。农民终岁劳苦,新谷登场,除缴纳地租外,多不能维持过冬季的生活。
(三)苛捐杂税 中国各地,除田赋正额外,例有附加。附加税名目之多,有至数十种者;其数量之大,则亦超过正税数十倍。更有一种特殊现象,即预征田赋,如现在民国二十五年,田赋已征至民国六七十年,这样,农民如何担负得起。
(四)高利贷 农民既然常年穷困,自不得不乞助于借贷。农村既无正规的资金供给机关,乃趋于高利贷。其所付利息,最低如二分三分已不易担负,何况常规的不只三分,甚至有的高至百分之一百五十的。
(五)鸦片 鸦片的种植,需要最肥沃的土地。鸦片种植愈多,则正当农产愈少。中国种烟区域之广,实属惊人。西北如甘、陕、宁夏,西南如云、贵,西部如鄂西与四川,这都是著名的产烟区域,其他如河南、河北等省,也有种植鸦片的地方。
(六)战争与匪患 民国以来,吾国战争次数,实难以数计。每次战争迁延的时日,多则数年,少亦数月。其范围大则遍全国,小亦及数省,征发人民与粮食什物,蹂躏农田,摧毁村屋,其破坏实无所不至。至于匪患,其为害与战争无异。
(七)天灾 我国近年来,水灾,旱灾,虫灾,风灾,震灾等各种自然的灾难,层出不穷。我们当不难记忆数年前西北大旱灾与长江大水灾,那给与农村经济的影响该如何的严重。
吾国农村衰落的原因,其主要者约如上述诸点。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一)解除帝国主义的束缚我们从上面已经知道了中国农村的衰落与其原因,则现在来谈农村复兴,自必要对症下药,即消灭那些使农村衰落的原因。另方面,中国工商业不振,自然也影响农村,但这也是外力压迫的结果。以上两端,是复兴中国农村的根本方案,但其实现则异常困难。(三)减轻地租整理田赋与废除苛杂中国农民的担负,实在过于繁重。以上七点,是略举其大者,若能照此切实执行,则中国农村定不难有复兴的前途。......
2023-08-17
考据学的启蒙运动者为顾炎武,然同时还有阎若璩、胡渭、姚际恒三人,都是替考据学辟坦道的人。这三人的工作,虽杂而不纯,但其为后此考据学奠立一个极强固的基础,却要归功于他们。建立考据学的功臣,首推戴震。这一段故事,已足以说明戴氏治学的出发点,而戴氏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学派的建立者,亦即在其治学方法。清代考据学的特盛,已如前述,而其一代学术的中坚,则在于诸经都各有新疏,观阮元所辑的《......
2023-08-17
以上把李翱的思想的来源,简略地说过了。《复性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讲性情的关系,中篇讲复性灭情的方法,下篇讲复性的归结。(下篇)以上所述,是《复性书》的大意。我们从《复性书》中,可以窥见李翱的思想,在表面上固然挂着儒学的招牌,但骨子里面却全是释、老的思想。《复性书》中性与情的对立,便是本于佛教的真如与无明之说。这便是《复性书》中含有老、庄思想之处。......
2023-08-17
十五日,日本以履行英、日同盟为口实,要求德国舰队即时退出日本、中国海洋方面,否则解除其武装,并将胶州湾租借地全部,以还付中国为目的,于九月十五日以前,无条件交付日本。二十六日,日军占领潍县车站。十八日,日本外相加藤训令日置益径向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要求案。......
2023-08-17
构成历史事实的第二要素为地域,本章所述,就是这一点。我国太古疆域,其详已不可考。汉代继起,南服南海,北逐匈奴,东制朝鲜,西通西域,今本部诸省及新疆要地、蒙古边隅,均入版图,是为中国疆域的第三次扩张。清代仁、宣以后,外藩尽失,我国疆域便只限于中国本部及关东三省、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了。......
2023-08-17
自隋至唐初,食盐无税。德宗时,罗掘益密,凡茶漆竹木皆税十之一,以供国用,又于道津置吏,阅商贾钱,每缗税二十。海禁未开以前,我国工业都不能脱掉手工业的范围,不过到了隋、唐之世,手工业已形成为独立的生产事业,而行会制度,亦从之而兴〔204〕。至于毛织品,则已详见第二十六章,兹不赘述。市署掌百族交易之事,规定斗秤大小,凡伪造品归署没收,凡货物不中量的市署得禁其发卖,其造弓矢长刀,均由市署立样。......
2023-08-17
突厥属回族,系匈奴别种,其始祖姓阿史那氏。唐之兵力,至是西尽波斯。至长寿王,与北魏和亲,北魏始省称之为高丽。五传至平原王,正当隋文帝代周之时,高丽遣使朝贡于隋。唐兴,时婴阳王已死,异母弟建武立,是为荣留王,遣使入朝。太宗贞观十六年,高丽西部大人泉盖苏文专国政,杀建武,立其侄藏为王,是为宝藏王。九传至义慈王,正唐高宗时,义慈王与高丽结合,绝新罗朝贡于唐之路,新罗因求救于唐高宗。......
2023-08-17
旧派史学家或唯心派史学家,不懂得这种道理,从而每每在历史上发生一种偏见:他们以为生活的演进,是由一种超人的人,或半神体的人来主宰的,好像没有这种人来主宰,则人类生活就无从演进。其实,拿社会进化史的眼光来看,历史上决没有这样超人的人或半神体的人。所谓燧人氏,不过是火的发明之象征;所谓伏羲氏或庖牺氏,不过是畜牧的发明之象征;所谓神农氏,不过是农业的发明之象征。故此,上面所说的这种偏见,是不得不打破的。......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