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决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律等,载佛所行事,有为我等凡夫作模范,无论何人皆可随学者亦屡见之。......
2024-01-28
排佛
理学家得力于道家之处,在前一讲中已经说过了,现在要说理学家与佛学的关系。原来中国的佛教,在晚唐时候,只有禅宗的势力笼罩一切,上一讲所说的李翱便与药山禅师很有关系。当时有思想的文人,也多和禅师来往。韩愈立意卫道,在那时便竭力排佛。到了宋初,儒家大师孙复,也力排佛教,其言曰:“仁义不行,礼乐不作,儒者之辱也。儒者之辱,始于战国,杨朱、墨翟乱之于前,申不害杂之于后;汉、魏以下又甚焉:佛、老之徒横行于中国,与儒相并而为三,甚可怪也!彼等破灭人伦,儒者鸣鼓而攻之可也。”(《儒辱说》)而欧阳修亦作《本论》,以斥佛教,其言曰:“佛法之为中国患千余岁矣。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无不欲去之。去而复集,终至莫可如何,此为我有阙废也。补缺修废,明王政,充礼乐,虽有佛,亦无所施事于我民也。”石介又作怪说和之,其言曰:“中国道德之所治,礼乐之所施,五常之所被也。然而汗漫不衍之教行,妖诞幻惑之说满,可怪也。”像这种排佛的论调,一时朝野上下,无不如响斯应。
儒释融合
在这浓厚的排佛空气中,佛教徒中的有识者,很想作“儒、释融合”的运动。在宋代与欧阳修同时的,便有两个人物:一个是明教大师契嵩,一个是大觉怀琏。契嵩的《辅教篇·原敬》说:“万物有性情,古今有生死。”其自注云:“性者寂静不动,人之资质者也;情者感而通,人之欲者也。”这就是拿性情来配合本觉不觉。当时文人如王安石、苏轼兄弟、黄庭坚、陈师道之辈,看见契嵩的著作,竟渐次为佛所化。大觉答修选孙氏问教,更力倡儒、释一致的论调,其言曰:“妙道之意,圣人寓之于《易》。周衰,先王之法坏,礼义沦亡,奇言异术,出而乱俗。及我释迦之入中土,以第一义示人,以慈悲化众生,亦时之所趣也。……圣人之教,迭为扶持,化成天下,如天有四时,循环而生成万物。至其极也,而弊生焉。然弊迹也,道一而已。自秦、汉至今,千有余岁,风俗靡靡,愈趋愈薄,圣人之教,裂而鼎立,互相诋訾,不知所从,大道寥寥,不知其返,良可叹也。”他这种论调,在学术思想界上也很有影响。惟其如此,所以当时儒者,也多和佛教徒往来,如苏轼之友佛印了元,欧阳修之友祖印居讷,张商英之友往洪觉范,都无不过从很密。
理学家与佛学
理学开山祖师周、张、二程,便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风尚所及,他们自然也研究佛学。敦颐是否从学于寿涯,是否参禅于慧南,是否有得于佛印(《居士分灯录》),是否师事过常聪(空谷景隆《尚直编》),我们不必过问,但是他所著的《太极图说》与《通书》,却处处可以寻出禅家思想的脉络。横渠(即张载)是否伴着敦颐晋谒过常聪以得东林理性之论(弘益纪闻),我们也不必过问,但《宋史·张载传》却明明载着他“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又他批判《楞严经》,也有深得《楞严经》的处所。程颐是否问道于灵源禅师(《嘉泰普灯录》),我们也不必过问,但他以释敬为主一,却完全是佛教的心一境性。至于程颢,则程颐的《明道行状》更明白地说:“明道泛滥于诸家,出入于释、老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不但他们四人如此,就是张栻、吕祖谦、游酢、吕大临、谢良佐、杨时以至朱熹,都无不与佛学有深切的关系;至于陆九渊,就更用不着说了。他们目击佛学横行,虽有孙复一班人攻击,而王安石辈却反为佛所化,所以他们虽力辟佛,却仍要从佛学中窃取其长,以入于儒,建立儒家的新哲学——即后来所谓理学——而与佛学相抗。明白了这一点,则所谓理学的源泉,也就明白了,并且,理学家既有得于释、老,何以又力辟释、老的道理,也就明白了。[2]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华严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决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律等,载佛所行事,有为我等凡夫作模范,无论何人皆可随学者亦屡见之。......
2024-01-28
第一节诸法皆空佛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谈空,空是佛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思想之一,是佛教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一切法性空,一切法无我无众生,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影如炎”[2],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3]。也就是说,世间法之所以无不是空者,是因为一切法皆为因缘所生。......
2023-12-0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佛学会重庆市分会”。第四条本会直属于中国佛学会。第二十四条本会章程如有未尽事宜得提交会员大会决议修正后,呈请中国佛学会及市社会局备案。第二十五条本会章程经会员大会之通过,呈请中国佛学会及市社会局核准备案后施行。......
2023-10-12
要说明佛学何以特盛于六朝、隋、唐,首先就要说明自汉以来佛学在中国的发展史。牟融有《理惑篇》,其主旨在于祛除那些怀疑佛学者的所见。便是儒、佛、道一致的论调了。佛学到这时候,竟成了与儒、道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清谈玄言之风愈盛,则佛学亦随之而盛。这个关联,便是佛学特盛于六朝、隋、唐的根本原因。而隋、唐国外交通频繁,有利于高僧的往外留学,也足以促成佛学的进展。......
2023-08-17
傅先生是一位具有原创性的哲学家,他会通中西日哲学与佛学,以批评的精神和创造性智慧,转化、发展儒释道思想资源,在与西方、日本学者直接对话的过程中,促进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交流互动。)以上六个方面,都是真正能成为“一家之言”的新论,是傅先生留给我们的重要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2023-07-25
第9章群体分化:成瘾社会建构的启示[1]本章通过对成瘾机制的探讨和分析来说明一种群体分化的过程,这一分化过程肇始于人们某种效用维度的强化和群体归属的调整发生了相互作用,而“博弈—结构功能主义”模型中多层次的博弈也对该过程产生了推进作用。的确,上瘾物品有非法和合法之分,成瘾行为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2023-12-02
第一章总纲第一条本院乃世界佛学苑之一院,定名为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经呈请四川省政府教育厅备案并历年予以补助。第五条院长院护由院董大会商承世界佛学苑苑长请任之,各教职员由院长院护聘任之。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简章由院董大会商同世界佛学苑苑长订定,呈请四川省政府教育厅核准施行。第十六条本简章如有未尽事宜,得由院务会议提议,交院董大会议决修改之,并呈报主管官署备案。......
2023-10-12
第一节闽南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经历民国时期的创办和发展与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复兴和提高等两个历史阶段,具体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由于瑞今、广箴法师的居中联络,会泉法师乃和转逢和尚商议,决定在南普陀寺创办闽南佛学院,当即延请常惺法师来厦门着力筹办。民国十四年9月,闽南佛学院正式开学,公推会泉、常惺为正副院长。......
2024-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