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学的启蒙运动者为顾炎武,然同时还有阎若璩、胡渭、姚际恒三人,都是替考据学辟坦道的人。这三人的工作,虽杂而不纯,但其为后此考据学奠立一个极强固的基础,却要归功于他们。建立考据学的功臣,首推戴震。这一段故事,已足以说明戴氏治学的出发点,而戴氏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学派的建立者,亦即在其治学方法。清代考据学的特盛,已如前述,而其一代学术的中坚,则在于诸经都各有新疏,观阮元所辑的《......
2023-08-17
昌黎韩愈(768年至824年),在文学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在学术思想界却没有特殊贡献,不过因他对于宋代理学很有关系,所以必得说说。
他有集四十卷,又外集十卷。他的思想,见于《原道》《谏佛骨表》《原性》《与孟尚书书》诸篇中,《原性》一篇论性,分性为上中下三品,实本于孔子性近习远、智愚不移之说,韩氏并无特见,故略而不说;以下仅就其余三篇,以见韩氏的思想。
原道
《原道》一篇,在于阐明儒教要旨以斥佛老。其言曰:“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商,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他这段话,简明地叙述了儒教的精神。接着又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他这段话,便是宋儒道统之说的发端。他于孟子以后,只推重荀、扬,但因其“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所以不能继孟子而直承这个道统;同时,从这段话的语气看来,我们便知他以孟子以后的一人自任。他认孟子辟杨、墨,其功不在禹下,所以能继这道统;他自己排佛、老,以弘布儒教自任,自然也足以继承这个道统。其言曰:“汉世已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寖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亡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与孟尚书书》)
他既以弘布儒教自任,所以他又力言圣人设礼乐刑政以为民除害以教民生养之理,其言曰:“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其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原道篇》)从这一点出发,所以他(一)反对老子的无为,《原道篇》:“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二)反对佛家的治心而外天下国家,《原道篇》:“《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他这样推尊《大学》,实开宋代二程子表章《大学》之端。
谏佛骨表
他的《谏佛骨表》,专在于排佛,其言曰:“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人宫禁?……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其《与孟尚书书》亦曰:“孔子云:‘丘之祷久矣。’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册,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各自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他这样从夷夏之见从祸福之见去排佛,实在不曾触犯佛教的真髓,无损于佛教的毫末,所以结果在儒者中反引起了柳宗元的反对论。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考据学的启蒙运动者为顾炎武,然同时还有阎若璩、胡渭、姚际恒三人,都是替考据学辟坦道的人。这三人的工作,虽杂而不纯,但其为后此考据学奠立一个极强固的基础,却要归功于他们。建立考据学的功臣,首推戴震。这一段故事,已足以说明戴氏治学的出发点,而戴氏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学派的建立者,亦即在其治学方法。清代考据学的特盛,已如前述,而其一代学术的中坚,则在于诸经都各有新疏,观阮元所辑的《......
2023-08-17
至于《通书》,则专言人事,而归之于诚与静。不过其学,偏于术数,故传者甚少。死后,朝廷且以其《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立于学官。他的理气之说,多本于伊川,以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因此他又以理为天地之性,而以理与气杂为气质之性,从而他也主张变化气质,以返于天地之性。张栻受学于朱熹门人蔡沈,而和熹过从最密,学者称为南轩先生。他为学纯以一心为主,认为心即是理,简易直截,而以朱熹的即物穷理,为支......
2023-08-17
地方官制,自晋以来,均行州、郡、县三级制度。炀帝又废州置郡,郡置太守,县置县令,几回复秦、汉之旧,为地方两级制。唐初以州转县,州置刺史,县置县令,也为两级制。唐沿隋制定均田租庸调之法。以上所述,系属于田赋一项,自唐中叶以后,因为国用不足,还有许多杂税,如盐税、茶税、酒税、关税等,留到第二十八章再讲。隋沿北周旧制,也行府兵之制......
2023-08-17
末年改革官制,又增为十一部,责任内阁成立,又定为十部。又有步军统领衙门,掌巡察逮捕等事。至于各省设立高初等审判厅、高初等检察厅和咨议局,则是清季预备立宪时所推行的新政。札萨克之上,清廷特设驻防大臣以统驭之。于是昔日的市舶司,遂一变而为今日的海关制度。......
2023-08-17
十五日,日本以履行英、日同盟为口实,要求德国舰队即时退出日本、中国海洋方面,否则解除其武装,并将胶州湾租借地全部,以还付中国为目的,于九月十五日以前,无条件交付日本。二十六日,日军占领潍县车站。十八日,日本外相加藤训令日置益径向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要求案。......
2023-08-17
以上把李翱的思想的来源,简略地说过了。《复性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讲性情的关系,中篇讲复性灭情的方法,下篇讲复性的归结。(下篇)以上所述,是《复性书》的大意。我们从《复性书》中,可以窥见李翱的思想,在表面上固然挂着儒学的招牌,但骨子里面却全是释、老的思想。《复性书》中性与情的对立,便是本于佛教的真如与无明之说。这便是《复性书》中含有老、庄思想之处。......
2023-08-17
是以本节所讨论的订婚结婚与离婚,都以自由婚姻为主体。即以订婚而言,也有一定的条件与程序。例如中国近来社会变动异常迅速,许多青年男女感染现代文化的洗礼,立即感觉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构成的婚姻的痛苦,是以离婚案件层出不穷。是以,离婚虽是病态,但一旦有离婚的必要,还是以迅速离婚为宜。离婚病的治标办法,还只有以离婚来医治。英国教会人士大都反对离婚,其离婚条件,远较其他国家为苛刻。......
2023-08-17
自隋至唐初,食盐无税。德宗时,罗掘益密,凡茶漆竹木皆税十之一,以供国用,又于道津置吏,阅商贾钱,每缗税二十。海禁未开以前,我国工业都不能脱掉手工业的范围,不过到了隋、唐之世,手工业已形成为独立的生产事业,而行会制度,亦从之而兴〔204〕。至于毛织品,则已详见第二十六章,兹不赘述。市署掌百族交易之事,规定斗秤大小,凡伪造品归署没收,凡货物不中量的市署得禁其发卖,其造弓矢长刀,均由市署立样。......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