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和《汉书》所见区域经济与区域政治评价,六见“天府”的说法,其中五次都是指关中。长安,可以称作西汉经学的“天府”。在齐鲁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之中,经学被列为第一,是符合文化史的实际的。长安因政治重心西移得以吸引齐鲁文化西渐。而长安,成为经学论著收藏和进一步传播的中心。......
2023-11-28
六经中,乐本无经——说详邵懿辰《礼经通论》——其他五经,在西汉均由师传授,今分述如下:
易
《易》为卜筮之书,免于秦火,其传不绝。孔子六传为田何,汉初言《易》,都以田何为祖。武帝时,田何再传杨何,始立博士。宣帝时,田何三传弟子施雠、孟喜、梁丘贺,始立学官。元帝时,又立京房《易》,京房为杨何弟子,又学于焦延寿。民间又别有费直《易》,后汉时大行,马融、郑众、郑玄、荀爽等,均传费氏《易》。民间又有高相《易》,专说阴阳灾异,传高康《毋将永》,与费氏《易》,均未立学官,惟不及费氏《易》之盛。晋永嘉之乱,施、梁丘二氏之《易》亡;孟、京、费三氏之《易》不传。南北朝时,只郑玄注与王弼注行世。唐世,孔颖达取王注作《正义》,而郑注亦微。今列汉初《周易》传经表如下:
书
《尚书》原有百篇,秦火时,博士伏生(胜)窃之藏诸壁中,汉兴,《书》出,得二十九篇,即:《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大誓》《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雒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费誓》《吕刑》《文侯之命》《泰誓》。其书以隶文书写,为《今文尚书》,其传经图如下:
汉武时,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之与今文比较,多十六篇,即:《舜典》《汩作》《九共》《大禹谟》《益稷》《五子之歌》《胤征》《汤诰》《咸有一德》《典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冏命》。然所传者只二十九篇,贾逵、马融、郑玄均有注,至于所多十六篇则失传,其传经图如次:
成帝时,诏征《古文尚书》,东莱、张霸以伪作古文《百两篇》进,经刘向与宫中所藏古文对校,多不合,遂黜其书。东晋元帝时,梅颐得《孔安国传尚书》五十八篇,即所谓伪《孔传》者是。南北朝时,南朝主梅本伪《孔传》;北朝主郑玄注。唐世,孔颖达作《正义》,本伪《孔传》,由是伪《孔传》盛行。宋吴才老、朱子均疑《孔传》,至清阎若璩作《尚书古文疏证》,始定《孔传》为伪作。
诗
《诗》三百五篇,汉兴,传《诗》分齐、鲁、韩及毛《诗》四家,皆出于子夏,前三家《诗》为今文,毛《诗》为古文,东汉时,毛《诗》盛而三家衰,其后三家失传。兹列各家传经图如下:
礼
周政衰微,诸侯欲逾法度,恶礼之害己,多去其典籍,故孔子之时,《礼》已不具。秦兴,力改周制,由是《礼经》更多崩坏。汉初,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仪礼》。孝文时,鲁徐生善为颂,传子至孙延、襄,惟不能通经。高堂生三传至后苍,始立学官,宣帝时,其弟子戴德、戴圣,并立学官。又别有鲁共王得古文于壁间,较高堂生所传多三十九篇,即所谓《逸礼》,后郑玄注《仪礼》止及十七篇,而此三十九篇遂佚。又河间献王与鲁共王共得《礼记》二百十五篇,戴德删为八十五篇,即所谓《大戴礼》;戴圣又删八十五篇为四十九篇,即所谓《小戴礼》;又名《礼记》。又《周礼》本名《周官》。河间献王广开献书之路,李氏上《周官》五篇,佚《事官》一篇,因取《考工记》,以备六官之数。这书藏在秘府,诸儒不得见。王莽时,刘歆始以之立于学官,即《汉书·艺文志》所谓《周官经》六篇。刘歆授杜子春,杜子春授郑兴、郑众,贾逵作《周官解诂》,马融作《周官传》,马融授郑玄,玄作《周官》注。《周官》晚出,汉林孝存何休,清万斯大崔述,均有著作以疑《周官》。《周官》并《仪礼》《礼记》称为三礼。今将《仪礼》《周官》传经图列于下:
传《春秋》者有左氏、公羊、穀梁、邹氏、夹氏五家。邹氏、夹氏书早佚。汉兴,公羊先出,穀梁次之,左氏最后。《公羊传》由子夏传之公羊高,其后四传至公羊寿,始著于竹帛,胡毋生、董仲舒皆其弟子。《穀梁传》本于子夏弟子穀梁赤,其传授不明。《左氏传》出自孔子弟子左丘明,十四传得刘歆、贾护,其学大昌。公羊家范升述左氏失十四事以难左氏,陈元为之辩。其次,李育又陈难左氏义四十一事,而贾逵著《左氏长义三十事》以驳之。其次,何休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以张《公羊》,而郑玄又著《箴膏肓发墨守起废疾》以辩之。后《左氏》独盛,余二家寖衰,至清季,《公羊》始复兴。兹将三传经授图列下:
经有今古文之异,用隶书写者为今文经,用籀文写者为古文经,今本友人周予同所作《经今古文学》,将西汉今文十四博士与西汉末所发现的古文经传表列如下:
今古文经之异
①古文经传的备记,都采自刘歆、班固、许慎诸人的话。
②庆氏礼本今文学,据《后汉书·儒林传》,未立于学官,所以不在十四博士之内。
续表
①古文经传的备记,都采自刘歆、班固、许慎诸人的话。
②《春秋穀梁传》,宣帝甘露间始立为博士,不在十四博士之列。
其次就今古文学的不同,表列如下:
今古文学之异
今古文经之争,自西汉末季至东汉末年二百多年间,共经四次,今本友人周予同《经今古文学》所述,表列如下:
今古文之争
①第二、三、四次之争,参看上述《春秋》条。
②第二、三、四次之争,参看上述《春秋》条。
③第二、三、四次之争,参看上述《春秋》条。
东西两汉经学之异
最后就东西两汉经学之异点,分述如下:
第一,西汉以一经为专门之学,兼通数经者甚少,如申公通《诗》与《春秋》,韩婴通《诗》与《易》,孟卿通《礼》与《春秋》,都是稀有之事,至于夏侯始昌通五经,则更是绝无仅有之事。东汉却不然,兼通五经者甚多。
第二,西汉主今文,东汉主古文。
第三,西汉专凭口述,墨守师法,罕有撰述,可数者止有京房的六十六篇、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韩婴的《诗内外传》、后苍的《曲台记》。东汉则不一定遵守师法,可以参酌各家,以为经说。
第四,西汉虽言训诂,然用力不多;东汉则训诂大昌,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
第五,西汉传经之业在学官,东汉则散诸民间。
经学三变
要之:两汉经学凡三变,西汉主今文,而董仲舒糅合阴阳五行家于儒,于是说经非纯本孔子之见,是为一变;刘歆倡古文,使儒与阴阳五行家分,于是说经渐次回复孔子之本来面目,而古文学大昌于东汉,是为一变;郑玄遍注群经,不主一家,混合今古文家法,于是郑说行,而今文绝,是为一变。
【注释】
[1]西汉诸儒,受老子影响者不止仲舒一人,他如司马谈、扬雄亦莫不如此。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甚称扬道家(见《史记·太史公自序》),则其倾向于道家可知。扬雄拟《易》作《太玄》,取老、庄之旨以释玄,其《法言·问道篇》更说:“夫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义,灭绝礼学,吾无取焉耳。”而《法言》拟《论语》,则其学之兼孔、老又可想而知。兹为篇幅所限,未能具述,特附记于此。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史记》和《汉书》所见区域经济与区域政治评价,六见“天府”的说法,其中五次都是指关中。长安,可以称作西汉经学的“天府”。在齐鲁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之中,经学被列为第一,是符合文化史的实际的。长安因政治重心西移得以吸引齐鲁文化西渐。而长安,成为经学论著收藏和进一步传播的中心。......
2023-11-28
(一)谶纬释名谶纬起源甚早,在西汉末年开始形成了一股思潮,这当然与汉末的政治衰败有很大的关系,到东汉则达到了极盛。“纬,织衡丝也。”《释名·释典艺》:“纬,围也,反复围绕以成经也。”“谶,纎也,其意纎微而有效验也。”《玄应一切经意义·九三》:“谶,秘密书也,出《河洛》。”后人的解释也基本上不离这个范围。......
2023-11-28
澳门的博彩业,究竟往何处去?澳门艺术博物馆隶属民政总署,为澳门文化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总面积10 192平方米,展览面积近4000平方米,是澳门规模最大的文物艺术类博物馆。为了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及参与博物馆举办的各类展览与活动,他们还成立了“澳门艺术博物馆之友”的组织。博物馆正在举行一个名叫“永乐文渊”的特展。搭乘下午1点去香港国际机场的渡轮。......
2023-12-03
但宦官们对李膺恨之入骨,时刻找机会报复。汉桓帝大怒,立即下令逮捕李膺等200多个党人。宦官得知后,软禁了窦太后,强迫汉灵帝宣布李膺等人谋反。李膺等百余名党人被抓,几乎全部遇害。这次事件牵扯有关人员多达六七百人,宦官气焰嚣张到了极点。经过两次“党锢之祸”,朝廷里正直的官员都遭到了打击,宦官集团完全控制了朝廷,东汉的政治一天比一天腐败了。......
2023-08-30
杖头木偶,古称杖头傀儡,民间多称作托戏、肘偶、托偶戏等。这正是明、清两代杖头木偶的基本演出面貌。这种偶戏形式介乎杖头木偶与布袋木偶之间,广泛活跃于河北民间。湖南的湘剧老艺人甚至称木偶班艺人为“大师兄”,以示偶戏的生成历史之早。解放以后,湖南的杖头木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内外颇有盛名。石阡木偶戏是贵州东北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杖头木偶,又称傀儡戏。......
2023-08-16
传说这块石头是五百年前余东红从遂安县城带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日长夜大,才变成现在这副威武雄壮的样子。这块石头长长扁扁的,模样和别的石头不一样。当时余东红没有在意,只是怀疑自己看书看得多把眼睛给看花了。于是,余东红不声不响把它塞进衣服口袋里带进学校,放假时又偷偷把它放进干粮袋里带回老家,藏在楼梯底下人家不注意的地方。随着这块石头的不断长高长大,余东红也时来运转,步步高升。......
2023-12-07
学术界有这样一种倾向:论述官营织局的规模则务求其大,探讨其对民间丝织业的影响则着力于其落后、消极的一面。为什么在官营织局最集中、力量最强大的江南地方,民间丝织业不是萎缩困顿,而是不断发展;而未曾设立织局,却有发展丝织业极有利条件的地方,民间丝织业反倒没有设有官局的地方兴盛?这不到2 000人的领机机户,在三大城市的民间丝织业者中,占的比例很小。......
2023-10-16
杨荫浏先生 中国音乐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挖掘研究、中国民间音乐抢救保存、中国乐器乐律研究等多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至今无人能及。而杨荫浏先生的这个举措,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他在一个伟大的民间音乐家就要默默地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为他,也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