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的风水批判思想应当说,学术界对王充的研究较为充分。但在已有的研究中,王充的风水批判思想则鲜有论及,目前尚未见专文讨论。王充的风水批判思想主要见于《论衡》中的《四讳篇》、《诘时篇》、《讥日篇》、《辨祟篇》、《难岁篇》、《诘术篇》、《解除篇》等。综合各篇内容,王充的风水批判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宅居营建中时日禁忌。......
2023-11-28
王充的思想,接近老子,是廓清两汉迷信之说的战士,今本《论衡》一书,分述其思想如下:
万物生成说
王充以为万物生成,皆由于气,故曰: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言毒》)
夫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自然》)
万物之生,虽本于气,但气有阴阳之分,故曰:
夫人所以生者,阴阳气也。阴气生为骨肉,阳气生为精神。(《订鬼》)
观此,可知他言阴阳,全本于《易》。人与物都是禀阴阳之气而生,所以人与物是一,《论死》也说“人,物也”。果如此,则人与物有何分别呢?他认为人是有智慧的,而万物则无,所以说:
夫倮虫三百六十,人为之长;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辨祟》)
但是,人为什么又有贤愚之差呢?他以禀气的多少,来解答这问题,其言曰:
至德纯渥之人,禀天气多,故能则天自然无为。禀气薄少,不遵道德,不似天地,故曰不肖。……天地为炉,造化为工,禀气不一,安能皆贤?(《自然》)
但是,又为什么会有禀气之差呢?关于这问题,他却不曾解答出来。不过要注意的,就是他言天生万物,全系自然,这便与老子之说相似,其言曰:
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且夫妇不故生子,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因气而生,种类相产,万物生天地之间,皆一实也。……夫天地不能故生人,则其生万物,亦不能故也。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矣。(《物势》)
论命
王充主有命说,以为死生贵贱均由于命,故曰:
操行有常贤,仕官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逢遇》)
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命禄》)
惟其主命,故坦然恬淡,不怨不尤,以到达“不贪进以自明,不恶退以怨人,同安危而齐死生,钧吉凶而一败成”(《自纪》)的境界。观此,其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可知。不过他以禀气的多少,以定人之终身,则人之命,亦有定数,所以说“用气为性,性成命定”(《无形》)。盖他的宇宙论,既以气与自然为中心,则其推论必连类至此。他如言相法,亦莫不由此中心思想出发,所以也说:“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于体。……表候者,骨法之谓也。”(《骨相》)
论性
王充有《率性》《本性》二篇,《率性》述他自己的见解,《本性》叙述以前关于论性的各说,并各各加以批评,以确固他自己的主张。《本性》说:
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性情,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
接着他历叙孟子言性善,告子言性无善恶之分,荀子言性恶,陆贾言“天地生人以礼义之性”,董仲舒言情性之说,刘向言“性在于身而不发情接物而然”之说,都与以一个“未能得实”“竟无定是”的批评,而谓世硕之说,“颇得其正”。于是他本于世硕之说,而提出他的主张,其言曰:
酆文茂记,繁如荣华,恢谐剧谈,甘如饴蜜,未必得实。实者,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谓性无善恶,是谓人才无高下也。禀性受命,同一实也。命有贵贱,性有善恶。谓性无善恶,是谓人命无贵贱也。(《本性》)
此言人性有善有恶,而恶亦可变为善,故曰:
“人性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
“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竟在化不在性。”(以上《率性》)
是则他虽主性有善恶,然亦非谓性之善恶不可移。而他言“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率性》),则实与他的万物禀气而生之说相合,而宋儒言气禀说,却早为他所道破。
破除迷信
《论衡》中《九虚》《三增》《订鬼》《论死》,以下诸篇,均叙当时的迷信,而一一予以反驳。他第一反对天人感应之说,《变虚》说:
夫天体也,与地无异。诸有体者,耳咸附于首。体与耳殊,未之有也。天之去人,高数万里。使耳附天,听数万里之语,弗能闻也。人坐楼台之上,察地之蝼蚁,尚不见其体,安能闻其声。何则?蝼蚁之体细,不若人形大,声音孔气,不能达也。今天之崇高,非直楼台,人体比于天,非若蝼蚁于人也。谓天非若蝼蚁于人也。谓天闻人言,随善恶为吉凶,误矣。
第二,他反对有鬼,《论死》说:
世谓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试以物类验之,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何以验之?验之以物。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世能别人物不能为鬼,则为鬼不为鬼,尚难分明。如不能别,则亦无以能知其为鬼也。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粗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人无耳目,则无所知。故聋盲之人,比于草木。精气去人,岂徒与无耳目同哉?
此言无鬼。但世间竟有生而见鬼者,却又是什么道理呢?他因以生理上与心理上的理由,以解答这问题,《订鬼》说: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昼日则觉见,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但是,他所谓无鬼,只言无能为人形的鬼,至于阴阳鬼神之论,却并不废弃,所以《论死》又说:
鬼神,荒忽不见之名也。人死精神升天,骸骨归土,故谓之鬼。鬼者,归也;神者,荒忽无形者也。或说:“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转,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神者,申也;申复无已,终而复始。人用神气生,死复归神气。阴阳称鬼神,人死亦称鬼神。气之生人,犹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冰释为水,人死复神。其名为神也,犹冰释更名水也。人见名异,则谓有知能为形而害人,无据以论之也。
此外,尚有《四讳》《讥日》《卜筮》《辨祟》《诘术》《解除》诸篇,要皆历举当时各种迷信,而一一予以反驳。又有王符与桓谭,亦均立论以破迷信,惟不如王充的周详,故略而不述。
总上所述,可知王充的思想,实足以破除当时的迷信;不过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所以他持论亦不免有前后矛盾之处。但是,他的著述体例,多半先陈述反对派的意见,然后予以反驳,再申述自己的主张,则似亦合于科学方法。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王充的风水批判思想应当说,学术界对王充的研究较为充分。但在已有的研究中,王充的风水批判思想则鲜有论及,目前尚未见专文讨论。王充的风水批判思想主要见于《论衡》中的《四讳篇》、《诘时篇》、《讥日篇》、《辨祟篇》、《难岁篇》、《诘术篇》、《解除篇》等。综合各篇内容,王充的风水批判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宅居营建中时日禁忌。......
2023-11-28
谢无量的王充哲学研究,是最早试图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一次思想实验。该书明确地以唯物史观研究王充思想,深入剖析了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谢无量思想之多元化与先进性[187]。总之,谢无量整个论述过程,无不贯穿着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2023-10-29
王充通过对神学的全面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黄老道家的“天道自然”思想。王充的冰水之喻,说明了万物的生长和消灭的原因,并且认为万物虽然有生灭,但是气却是永存的。王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矛盾的。在《论衡》中,王充对此提出了许多反驳。......
2023-11-20
王充写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论衡》书对这种社会历史观持批判的态度。因之,《论衡》中的社会历史论述是带有唯物主义因素的自然宿命论的社会历史观。因此,后人称《论衡》书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全书。......
2023-12-03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e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道”是生命之源,“德蓄之”是用,意思是说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的养育。这其间有一个生长的力量,就是“势成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因此称为“道生之”,而把自然规律的具体作用于万物称为“德畜之”。本章讲把握生命,使自己永存之道。再一次强调了“道”生万物,却不占有,不主宰,一切顺应自然,具有深妙的品德。......
2023-10-17
王充,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者。此书的写成同王充从小刻苦勤奋,广读博览,勤于思索是分不开的。王充从6岁开始学习,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通读了《尚书》、《论语》,后来又被送到洛阳的太学。虽然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的关怀和温暖,但年纪幼小的王充依旧立志做一番大事业来慰藉自己的父母,这一直是他最好的精神食粮,他拼命的博览群书,为日后的有所作为吸足了知识的养分。......
2023-11-27
汉代阴阳谶纬之说特盛,儒家诸生均为所困,当时虽有桓谭反对图谶[25],然能独树一帜对当时思想界施以严正的批判者,却要首推王充。要之,他以自然为其思想的中心,从自然出发,其推论必连类至此;而以当时科学不昌明的缘故,则这种思想上的矛盾,亦未可以独罪王充。由上所述,王充思想虽未能前后一贯,但他能于当时充满着灾异之说的思想界中,独树一帜,以正时俗嫌疑,却是两汉不可多得的思想家。(五)试述王充思想的大略。......
2023-08-17
王韬对西方侵略中国一事特别愤恨,信中以大量笔墨谴责了自葡萄牙占据澳门以来至鸦片战争西方侵略者在中国的侵略罪行。但是,象古典爱国论者一样,王韬被仇恨的情绪挡住了视线,看不清西学东渐、中外通商与西方侵略的区别所在。(二)过分强调中国的特殊性,反对大规模学习西学。......
2024-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