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陆贾与贾谊:汉初儒家经典对比分析

陆贾与贾谊:汉初儒家经典对比分析

【摘要】:汉初儒者,有陆贾与贾谊,但都不是纯粹的儒者。陆贾有《新语》,《汉书·艺文志》列为儒家,然其言历史近于荀子、韩非,其言政治又与老子相似,则实非纯儒,今分述如次:历史观陆贾的历史观,自一方面言,则与荀子“法后王”之说相合,其言曰: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

汉初儒者,有陆贾贾谊,但都不是纯粹的儒者。陆贾有《新语》,《汉书·艺文志》列为儒家,然其言历史近于荀子韩非,其言政治又与老子相似,则实非纯儒,今分述如次:

历史观

陆贾的历史观,自一方面言,则与荀子“法后王”之说相合,其言曰: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道近不必出于久远,取其致要而有成。《春秋》上不及五帝,下不至三王,述齐桓、晋文之小善,鲁之十二公,至今之为政,足以知成败之效,何必于三王?故古人之所行者,亦与今世同。……万世不易法,古今同纪纲。

但在他方面言,却又与韩非的见解相同,其言曰:

制事者因其则,服药者因其良。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合之者善,可以为法,因世而权行。

政治论

陆贾的政治论,是无为的,颇与老子相似,而鼎革之变以后,国家元气未复,也是促成这种政治论的原因,我们看汉初施行六十多年的无为政治,便可知当时时势的需要了。陆贾说:

道莫大于无为……何以言之?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故无为也,乃无不为。

是以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岂恃坚甲利兵深刑刻法朝夕切切而后行哉?

贾谊有《新书》五十八篇,《汉书·艺文志》列为儒家。然贾谊实非纯儒,司马迁谓“贾生明申、商”(《太史公自序》),即其近似法家之证,而其言道术,则有时似老有时似儒,由此看来,贾生之学,实杂而不纯。《新语·道术》说:

道术

“数闻道之名矣,而未知其实也。请问道者何谓也?”对曰:“道者所从接物也。其本者谓之虚,其末者谓之术。虚者言其精微也,平素而无设施也。术也者所从制物也,动静之数也。凡此皆道也。”曰:“请问虚之接物如何?”对曰:“镜仪而居,无执不臧。美恶毕至,各得其当。衡虚无私,平静而处。轻重毕悬,各得其所。明主者,南面而正,清虚而静。命名自宣,命物自定。如鉴之应,如衡之称。有亹和之,有端随之。物鞠其极,而以当施之。此虚之接物也。”

案此即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之意。

《道术》又说:

“请问术之接物何如?”曰:“对曰: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举贤则民化善,使能则官职治。英俊在位则主尊。……术者接物之遂。凡权重者必谨于事,令行者必谨于言,则过败鲜矣,此术之接物之道也。”

案此即孔子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