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李斯:荀子与韩非学友,反对不师今而学古,重要学术思想

李斯:荀子与韩非学友,反对不师今而学古,重要学术思想

【摘要】:李斯是荀子的学生,韩非的学友,吕不韦的门客;他变法的观念,便是从这三人得来的。李斯根据这见解,而反对“不师今而学古”的陋见,在学术思想史上,实占重要地位,且值得后人的崇仰。李斯这“别黑白而定一尊”的工作,虽受了韩非的影响,但这工作,却与秦国政治上的大一统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我们所不可忽略的。

李斯荀子的学生,韩非的学友,吕不韦的门客;他变法的观念,便是从这三人得来的(荀子有法后王之说,韩非及《吕氏春秋》言变法见前)。他的焚书议,代表了他的思想,也就代表了大一统的秦国的思想。其言曰:

焚书议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淳于越反对他变法,其言曰:“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而私学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明,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私。(《史记·始皇本纪》)

始皇焚书,是否灭绝古学,关于这问题,编者在拙著《本国文化史大纲》中有详细的解答,这里用不着再说。现在要说明的,就是李斯的反对“不师今而学古”。以前不论是儒、墨、道哪一家,其言政治,都无不抬出一个“先王”来,以重其言。韩非早看到了这个弊病,所以说:

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即诬也。(《显学》)

韩非这见解,实足以打破那托古改制、捏造证据、以耳为目、不察实际以及迷古守旧的心理。李斯根据这见解,而反对“不师今而学古”的陋见,在学术思想史上,实占重要地位,且值得后人的崇仰。

李斯这“别黑白而定一尊”的工作,虽受了韩非的影响,但这工作,却与秦国政治上的大一统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我们所不可忽略的。

李斯之学,虽与法家有关,然其统一学术,则为“儒表法里”,故夏曾佑说:“观其大一统,尊天子,抑臣下,制礼乐,齐律度,同文字,攘夷狄,信灾祥,尊贞女,重博士,无不同于儒术。……本孔子专制之法,行荀子性恶之旨。”(见《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二篇第一章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