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理论之集大成者《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说明《韩非子》确系韩非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与今本《韩非子》55篇相同。《韩非子》本名《韩子》,后因唐代韩愈的名气越来越大,后人为了加以区别,故改名《韩非子》。有关《韩非子》各篇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也曾有过争论,有的认为书中多数篇不可信,有的认为书中只有少数篇不可信。韩非对《老子》的"德"也作了唯物主义的改造。......
2023-12-03
韩非是法家的建立者。前此如管仲、申不害、商鞅、慎到的政治主张,虽近于法家,但是,他们只可算法理学者,并不曾树立有体系的法治主义。至韩非出,始集前此诸子的大成,本于荀子与道家之言(参看荀子及稷下派二节),而建立一学派。
法家能成立一学派,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变很有关系。前此贵族政治赖以维系主属的关系的东西,就是礼。春秋战国之世,此种政治,业已崩坏,而渐趋于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并且,新有产阶级勃兴,以前备受压迫的人民,渐次抬头,而获得独立与自由,于是前此维系主属关系的礼,便不足以言治,而不得不尚法,观管仲治齐,子产治郑,即可想见。所以说法家的产生,是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变有关;而贵族之恶法家与秦皇之信法家,其原因也就从此可以明白了。
以下就《韩非子》一书,述韩非之学的大要如下:
历史观
前此学者,如孔子、孟子,无不道尧、舜、周公,而赞美古代的政治,并且,想把所谓古代的仁政实现起来。但是,韩非却与此相反,而力言历史的进化观,其言曰:
今有构本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务循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
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马,此不知之患也。(同上)
这种说法,在《商君书·更法篇》中,也可找到。韩非的主要意思,就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就是“古今异俗,新故异备”,时代不同,政制与治法自然也随之不同。李斯的政治主张,便受了这种历史观的影响。
法治主义
他以为法治是最可靠的,儒家的人治,却不免有“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之病,所以力言法治之重要。其言曰:
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中者上不及尧、舜,而下者亦不为桀、纣。抱法则治,背法则乱。背法而待尧、舜,尧、舜至乃治,是千世乱而一治也。抱法而待桀、纣,桀、纣至乃乱,是千世治而一乱也。(《难势》)
此言人治之不可靠。又曰:
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使中主守法术,拙匠执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用人》)
此言法治之万不失。法既定立,则不论何人均须遵守,故曰:
人主虽使人,必以度量准之,以刑名参之。以事遇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难二》)
由此看来,法实高出一切。惟其如此,所以凡言行不著于法令者,都在禁止之列。其言曰: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五蠹》)
李斯焚书,便套着这个调子。
严赏罚
法家重威势,因为推行法治,无威势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说:
夫马之所以能任重引车致远道者,以筋力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人主》)
人主威势之表现于外者,就是赏罚,其言曰: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二柄》)
此二柄操在君主手里,君主利用臣民畏罚利赏的心理,而自执二柄以责其效,则法治可以推行而无阻。
以上所述系韩非之学的几个要点;此外他也言性恶(见《六反》),则与荀子同;也言无为(见《大礼》与《扬权》),则与老子同;也言功利(见《五蠹》),则与墨子同;兹不具述。由此看来,便可知法家所受儒墨道三家的影响。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法家理论之集大成者《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说明《韩非子》确系韩非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与今本《韩非子》55篇相同。《韩非子》本名《韩子》,后因唐代韩愈的名气越来越大,后人为了加以区别,故改名《韩非子》。有关《韩非子》各篇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也曾有过争论,有的认为书中多数篇不可信,有的认为书中只有少数篇不可信。韩非对《老子》的"德"也作了唯物主义的改造。......
2023-12-03
虽然金丝猴是亚洲特有的动物,但它们的祖先却起源于非洲,五种金丝猴物种都是疣猴亚科金丝猴属的成员。由于种群和物种之间的杂交,金丝猴的进化历史非常复杂。此后,约70万年前,越南金丝猴祖先群与喜马拉雅种的祖先群曾有过第二次相遇并发生基因交流后又分离。此后,滇金丝猴的两个单倍群A和B再次相遇并发生基因交流,形成了今天的滇金丝猴物种和种群。......
2023-11-22
一般来说,19世纪90年代以前,直接以生存竞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和进步为主要特质的进化主义或社会达尔文主义并未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或主流意识形态。但我们希望从更广的方面,看一看在各种复杂因素促使下形成的中国进化主义世界观的早期形态。中国近代早期形成的“强弱”意识和“强弱”论式,显然是在中西激烈冲突之下形成的。......
2024-06-16
韩非认为秦用卫鞅之“法”,国富兵强,但是因为“无术以知奸”,国家富强的成果却被大臣利用为扩张其私门势力的资本。韩非主张取长补短,把“法”、“术”、“势”三者结合使用。韩非十分重视用“术”,因而他不仅集法家“法”、“术”、“势”三派的大成,也还进一步发挥了黄老学派用“术”的学说。......
2023-08-29
这样,在严复那里,“进化”作为普遍的世界法则,就把所有的物质运动变化都纳入到它的范围之内。严复坚信“人道”、“人类社会”的进化改善,最终就是基于作为“天道”的普遍进化原理。但是,除了“天演”这一普遍原理之外,达尔文的“物竞”、“天择”,斯宾塞的“优胜劣败”、“适者生存”法则,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天道”吗?......
2024-06-16
“五四”反传统作为一个“事实”,我相信已经成为“常识”。我们倾向于用“激烈”或“强烈”的字眼,来限定“五四”反传统的程度,把它称之为“五四”“激烈反传统”或“强烈反传统”。“五四”新文化就是通过夸大传统与现代、传统与进化之间的冲突来反叛传统的。......
2024-06-16
中国进化思想文献(一)著作雷侠儿(Charles Lyell,今译赖尔).地学浅释(八册).玛高温口译.华蘅芳笔述.上海:江南制造局,1871—1873文教治(G.Owen).地学指略(上、中、下).李庆轩笔述.上海:华美书馆,1899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天演论.严复译.沔阳卢氏慎始其斋刻本,1898达尔文(Charles Darwin).物种原始.马君武译.上海:中......
2024-06-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