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术思想解放,宗教、王官世守被打破

学术思想解放,宗教、王官世守被打破

【摘要】:学术思想的解放,首先是对宗教迷信而得到解放,关于这一点,又可分作两项来说:对鬼神的解放第一,对鬼神的解放。对贵族的解放各种制度,既得人本主义的说明,则当时学术思想的解放,便大有可观了。学术思想界,开首对宗教迷信而得到解放,于是神权之说破,而人本主义显,其后又对贵族而得到解放,于是“王官世守”笼断学术之局毁,而知识始下逮普及。

学术思想的解放,首先是对宗教迷信而得到解放,关于这一点,又可分作两项来说:

对鬼神的解放

第一,对鬼神的解放。春秋以前之相信鬼神,已如前述,但是,到了春秋之时,就不信鬼神了,如:

史嚣说:“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仲幾说:“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左传·定公元年》)

对天的解放

第二,对天的解放。以前认为天为有意识的人格神,但到西周之末,这种思想便完全动摇起来了,如: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秦风·黄鸟》)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昊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小雅·雨无正》)

昊天不佣,降此鞠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小雅·节南山》)

这种对天的怀疑,在春秋时,更为显明,如:

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左传·昭公十八年》)

以前都认为天能降福,所以敬天;到现在这大变革时代,流离死亡依然是流离死亡,并不见得天会显些什么威灵,因此就对天怨望起来了,怀疑起来了,甚至痛骂起来了。

人本主义

鬼神与天,既不足信,于是才有人敢于拿人来代替神权,换句话说,就是拿人本主义来代替神权,如:

史嚚说:“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由妖。”(《左传·庄公十四年》)

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

这明明说人意就是天意,而神只是依人而行。根据这一点,于是有人又以人本主义,去解释各种制度的发生,而打破前此以人间制度为天所制作之神权说,如:

叔向诒子产书说:“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惧其未也,故诲之以忠,耸之以行,教之以务,使之以和,临之以敬,莅之以强,断之以刚。犹求神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左传·昭公六年》)

对贵族的解放

各种制度,既得人本主义的说明,则当时学术思想的解放,便大有可观了。不过这种解放,只是对宗教迷信的解放,而得到人的发见;至于当时学术的中心,却还在贵族手里,要到孔子出来,倡自由讲学之风,以“有教无类”为宗旨,中国学术思想才对贵族而得到解放。学术思想界,开首对宗教迷信而得到解放,于是神权之说破,而人本主义显,其后又对贵族而得到解放,于是“王官世守”笼断学术之局毁,而知识始下逮普及。这样一来,加上又遇着大变革的时期,于是各本其术以救时弊,而“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就形成学术思想界的分野了。

谈先秦诸子的派别的,有《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淮南子·要略》《史记》、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以及《汉书·艺文志》的九流十家。

本讲只就各派学说出生的先后,分为(一)老子(二)孔子(三)墨子(四)孟子(五)稷下派及其他(六)庄子(七)荀子(八)韩非八项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