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天文历数的发明与传承

天文历数的发明与传承

【摘要】:天文历数的发明,大概在农业已经发明之后,因为播植收获,都是随着节候寒暑为定准的。但根据我国的传说,在黄帝时代,就业已发明了天文历数之学。周代又有冯相、保章二氏,以掌天文。其后,太祖以西域人推测天象至精,诏译其书,置回回司天监,改用回回历。其后南怀仁死,白进、张诚等,又共备历政的顾问。数学本与天文历法有深切的关系,故历数并称,象数并称。然为一代开山之祖者,当推梅文鼎与王锡阐。

天文历数的发明,大概在农业已经发明之后,因为播植收获,都是随着节候寒暑为定准的。但根据我国的传说,在黄帝时代,就业已发明了天文历数之学。相传黄帝使羲和占日,常宜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隶首作算数,大挠作甲子。容城综此六术而作历(《史记·历书索隐》)。于是以甲子纪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做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地支),合支干以明日,积余分以置闰。《后汉书·郡国志》更谓黄帝推分星次,以定律度。尧时,以璿为玑,以玉为衡,以象天体的转运——这就是后世所称为浑天仪的滥觞。又窥日月五星的运行,以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为一岁,以闰月定四时(《尚书·尧典》),后世称为阴历之祖。夏、商、周三代,都因其制;唯月正之建,各有不同:夏以寅为人正,故建寅为正月(即现在大阴历的正月);商以丑为地正,故建丑为正月(适当夏的十二月);周以子为天正,故建子为正月(适当夏的十一月)。周代又有冯相、保章二氏,以掌天文。分天体为二十八宿;又将列国的领土,分配于天体,叫做分野;谓属于分野的分星,如有变异之时,则此分野之国,必有灾难。这就是占星术的发明。当时如周之史佚、苌弘,鲁之梓慎,晋之卜偃,郑之裨灶,宋之子韦,齐之甘德,楚之唐昧,赵之尹皋,魏之石申,都掌着天文,以星占名世。

到了汉代,天文学更有进步。尧时的璿玑玉衡,据说是浑天仪的权舆,后遭秦而灭。汉宣帝时,耿寿昌始铸铜而为之象,衡长八尺,孔径一寸,玑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旋转而望之,以观日月星辰之所在,即璿玑玉衡的遗法,汉代叫做浑天仪。安帝时,张衡又作候风地动仪以配之。至于历法,则武帝时有太初历,依夏正以正月为岁首。

原来太阳与各行星相缠的宿度,每岁有不及之分,其差很微,而在以前都不知道,至晋虞喜,始发明此理,因立岁差法,为历代所宗。

隋时,刘焯造七曜新历,颇能纠正当时之失。唐代李淳风又造铜浑天仪,作《麟德历》及诸算经;其后僧一行又作《开元大衍历》与《算经》。玄宗时,更有九执历,出于西域,为瞿昙悉达所译,与现今欧西之法相同。

元代郭守敬出,始集古代历法的大成。郭氏所创造者有五:(一)太阳盈朒。(二)黄道赤道差。(三)黄道内外度。(四)白道交周。(五)月行迟疾。这五项推测,都比古代为周密,与天亦合,为前此所未有。

明初用大统历,为刘基所进。其后,太祖以西域人推测天象至精,诏译其书,置回回司天监,改用回回历。万历时,利玛窦来中国,著《乾坤体义》《经天该》等书,李之藻从之学,于是西法始萌芽。后徐光启又依西法推算日食甚验,而大统历与回回历均不合,于是开局于北京首善书院,用西人邓玉函、熊三拔、龙华民等从事修改,制造仪器。时熊三拔著有《简平仪说》,阳玛诺著有《天问略》。后又用汤若望、罗雅谷等译《崇祯历书》百余卷,即以新历代旧历,然未及实行而明亡。清世祖入关,又用汤若望掌钦天监,颁行西法的时宪历书。圣祖时,旧钦天监职员杨光先等排斥西教,一时西法遂废。后圣祖命钦天监副吴明烜与南怀仁各测日影使之对照,吴测验有误,而南怀仁的测验准确,因此用南怀仁掌钦天监,颁行新法时宪历。又命徐日升修复以前为李自成所破坏的测天仪,南怀仁更著《新制灵台仪象志》,编康熙永年历;圣祖又著有《历象考成》,并其所著《数理精蕴》《律吕正义》二书,合称《律历渊源》。其后南怀仁死,白进、张诚等,又共备历政的顾问。

数学本与天文历法有深切的关系,故历数并称,象数并称。相传黄帝命隶首作算数,虽不可信,然数的观念与日常生活有关,故其发明亦最早。至周,关于数学始有专书,《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即假托周公所著的数学书。唐时,李淳风与僧一行,均以明历而兼明算著名;且唐代选举,有明算一科,国子监中又设算学一科,当时算学的发达,可想而知。元代中西交通频繁,西学渐次输入中土,当时如郭守敬,即以西法治历兼治算学;而李治专治算学,著有《测海圆镜》一书。明末,西教士前后来华,其所译著:如利玛窦的《几何原本》《勾股义》,艾儒略的《几何纪要》,罗雅谷的《比例规解》,均甚有名。而李之藻、徐光启辈,多从西教士学,亦长于算学。清代圣祖,精于算学,著有《数理精蕴》。然为一代开山之祖者,当推梅文鼎与王锡阐。同时大师如黄宗羲、江永辈,亦倡导数学,故清儒治经者亦多明算数。当时如文鼎的《勿庵历算全书》,江永的《慎修数学》,李锐的《李氏遗书》,董佑诚的《董方立遗书》,焦循的《里堂学算记》,张作楠的《翠微山房数学》,刘衡的《六九轩算书》,徐有壬的《务民义斋算学》,邹伯奇的《邹征君遗书》,丁取忠的《白芙堂算学丛书》,李善兰的《古昔斋算学》,均系一代有名之作。又曾国藩江南制造局于上海,颇译西洋科学书,其算学名著,即出于李善兰与华蘅芳之手。维新运动以后,西洋数学书籍译本,就更加增多了。